青枯病导致番茄产量不高怎么办?几个要点教你辨别与防治
大家好,我是学农老王。大家都知道,番茄是一种果实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的食物。但在其种植培育过程中,病害发生十分频繁,致使番茄产量和品质下降。在之前的文章中,老王也给大家介绍过几种番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今天我继续为大家介绍另一种常见的病害—青枯病。
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及辨别方法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会导致番茄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属于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和露地栽培的番茄都有发生。这是一种突发性病害,在高温多湿的夏季危害较重,温棚栽培主要侵害秋延后或秋冬茬栽培番茄。
1、发病症状
当株高30cm左右时,植株开花后,患病的植物开始表现出有害的症状。顶端叶片开始逐渐发白并枯萎下垂,之后是下部叶片凋萎,最后是中部,但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情况发生。发病初期,病株会在中午枯萎,在晚上和早上恢复正常,病叶颜色变浅。反复多次,每一次枯萎的程度都会加剧,导管被细菌堵塞,最后导致的番茄植株枯死。病程通常很短,在7d后就会失去活性。
患有青枯病的番茄,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会产生水渍状斑点,之后扩大变为褐色的1~2cm斑块。
2、产生原因
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的,这种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和农具传播。病残体是病害主要来源,是病菌越夏、越冬的主要载体,因此一旦有病残体的残留,青枯病原体就极易从根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并在植物的血管组织中扩散生长,导致导管堵塞和番茄植株枯死。
番茄青枯病原菌喜欢高温、高湿和酸性环境。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30℃~37℃,最适宜的酸碱度是6.6。大雨或连阴雨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气温在27~32℃,热气蒸腾作用增大,土壤温度随气温急剧上升,更加容易促成病害流行。在梅雨和炎热的夏秋季节,这种病的发病率非常高。
3、辨别方法
枯萎病和青枯病在番茄种植上常同时发生,外表症状也有很多共同点。但是这两种致病病菌不同,如果判断错误,导致药不对症,可能就会延误治疗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怎样更好地辨别这两种病害呢?下面老王来给大家讲讲。
植株萎蔫速度快慢不同。青枯病发病迅速,病株只需7天左右便会枯死,而枯萎病株从显症开始到死亡需12-15天,凋萎的速度和时间都比青枯病慢。
病株叶片萎蔫部位和顺序不同。青枯病是从顶端叶片开始凋萎,然后是下部,最后是中部叶片凋萎,凋萎时叶片仍然呈青色。枯萎病与青枯病不同,枯萎病病株是自下部叶片开始,自下而上逐次凋萎。叶色逐渐由绿变淡,由黄到枯黄,进而转为褐色。
枯萎病株在潮湿时,茎基部可看到黄白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而青枯病外表只表现出凋萎的病症,并不出现病征(病原菌)。将病茎剖开,我们会发现病症的维管束呈现褐色,当用手挤压时,切面上的维管束会溢出白色菌液,这是青枯病与枯萎病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 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源头来防治。选用抗青枯病品种,比较推荐8621、丰顺及夏红1号等品种。
- 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植被轮作4年以上,可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高钾复合肥和硼肥作基肥,每667m2施硼砂0.5~0.75kg,基肥用量要足,减少中后期开沟施肥对根系造成的损伤,避免病菌从伤口入侵,酸性土壤每667m2撒施生石灰50~100kg。
- 采用高畦栽培,及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干田间积水,防止病菌随水传播。
- 收获后连根拔除植株,及时清理田园,清扫残枝落叶,减少田间病源积累。
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升,8—10天灌1次,连灌2—3次。
3、 物理防治:春季气温回升后,保留棚膜和裙膜,平时将裙膜卷起,棚门打开;下雨时放下裙膜,关上棚门,用以避雨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