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成人的难处》

  长大成人的难处 》

河合隼雄  著

(粗体字为书中原文)

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有一句台词,她当时正坐在年轻警官的车上。她说,“你们都这样说,长大就好了,可是学校里没有一门课是教我们如何长大的。”年轻的警官一时无言。

无言的不止这位警官,也许很多人都无法回答吧,因为我们自己也面临着“什么是大人”、“自己是否已经是大人了”这类问题。作者希望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思考“成为大人”这件事。

第一个案例“模范高中生的离家出走”。来访的父母说明原因,把情况毫无保留的告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接下来作者抛出的观点马上就抓住了我——现在都认为离家出走就是坏事,但这真的是坏事吗,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离家出走?然后作者将这个词换成“离开家”。为了成长而离开,这不正是西方少年文学里的Home – Away – Home情节吗?比如《寻找阿加莎》《宇宙的最后一本书》,还有成年人熟知的《霍比特人》,主人公们都经历了离开家,并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回家的过程才完成了自我成长。

作者引导这对夫妇去反省“好孩子”的定义——真正的好孩子,必须具备自我判断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这种能力不是早期来自父母的经验传授。相反恰好是,青春期的孩子要颠覆之前来自父母或周围大人的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直完美呵护自己的父母变得怎么看都不顺眼,觉得厌烦。作者举了雨天带伞的例子,在母亲看来是“好心”,但孩子认为是支配、监视。记得小学有篇课文叫《妈妈不要送伞来》,其实礼貌地表达了我自己能搞定的意思。

现代社会孩子数量减少,父母放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多了,不知不觉加强了对孩子的监视,孩子们失去了“作恶”的机会,人为制造出来的好孩子增加了。 (作者的另一本书《孩子与恶》)。

矛盾随着自立倾向增加而扩大,而模范生想要冲破“好孩子”的外壳,其实比“费头子”更难,因为头上他们顶着个标签呢。所以这位模范生的觉醒还真是不容易。要想孩子重新回家,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就很重要了,而作者也说了,没有通用的好方法。但是作者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父母自我反省的同时,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家人间的对话,大人和孩子的对话,只要具有深刻意义,在某种意义上都会呈现对决的姿态,因为和风细雨的交谈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但是这一对决并不是以战胜对方为目的,而是为了促进互相成长。”

这次出走在父亲和儿子坦诚了彼此的想法后结束。父亲觉得儿子成长了,事实上,作者认为父母和儿子一起获得了成长。

作者还用了些篇幅介绍古老的成人仪式。在过去社会中采取成人仪式来使孩子和大人的分界线非常明确,通过这样激烈的仪式,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人。作者将“离家出走”的例子视为现代启蒙仪式的开端。而现代的启蒙仪式总是伴随着相当的危险性,以及反反复复,时间颇长。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孩子想长大成人也没那么容易了。

把西方长大成人和日本长大成人的标准拉出来单独看,也是十分有意思。如果是日本人,什么都不说也能察觉对方心情的人,才能称为大人;而在西方,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才是大人。直率是青少年的优点,而要长大,就得变圆润一点,又叫被岁月磨去了菱角。作者对此观点是中西方各有千秋,不妄下结论。

作为父母,我还没想过有一条再生通道是留给我们的。我展露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此章节摸索了好一阵,其实方法也简单,内容就在第二章死亡与再生的“弑亲”小节,惊悚不。女儿看了书的封面,说你们这些大人就这么想知道我们的想法吗?我哪里是在揣摩你的想法,我是在自救啊。

说笑了,其实看这本书的过程,我更多地是回顾自己的成长片段,搜寻与父母“决裂”的事件。正是这些“决裂”与“和解”让我有点像大人了,尽管在这之前我早已认为自己是大人。

下面的选项是作者藏在书中的“大人”的标准,不妨试试看你是否已经是长成大人了吧。

你是大人了吗?

- 18岁以上。

- 什么都不说也能察觉到对方心情的人。(日本)

- 能够提出自己意见的才是大人。(西方)

- 选择职业和配偶时,即使拼命行动,也要留下允许偶然性能潜入的空间,这也是长大成人的条件之一。

- 想要逃离家庭的情感纽带是无法长大成人的。

- 真正的大人,都是内心保留了孩子气的人。

- 对于人生中的无数对立关系,不轻易判断善恶,而是置身其中,对结果负责,这个人才真正长成大人了。

- 长大成人时不要直接接受现有的世界观,而是不依赖现成模式,努力构建个人的世界观,并持续推进这一过程,最终长大成人。

END

文/编:流沙

书语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