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里必看的10则经典佳句,掌握了它,受益终生

国学修学堂发布时间: 18-10-0715:46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虞溥传》崇,聚。峻极,高山。一点一滴地积累,久而久之便成为江河;一小粒一小粒积累,尘土也会聚成高山。2、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出自汉·班固《汉书·李录传》

马不在圈里饲养,就不能快走;人不经常修炼涵养,就不能有用于国家。3、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强本,加强农业。加强农业生产,节约开支,才是实现老百姓丰衣足食的途径。加强农业生产与节约开支是两大富国富民之道,这与我们今天强调“开源节流”的思想是一致的。4、农事伤则饥之本,女红害则寒之原。出自汉·班固《汉书·景帝纪》。

农耕之事受到影响是挨饿的根源,纺织之事受到妨碍是受冻的原因。这句话说明耕织之事不能妨害,否则便有饥寒之虞,这是强调耕织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5、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引《周书》。农民不耕种,那么就没粮可吃;工匠不做工,那么建筑工事就不能成;商人不经商,那么物产就不能流通,财富就无由致之;管理山林河泽之官不理事,那么国家就无材料可用。6、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王鉴传》。

喜欢滥用武力的军队容易躁动,就像被弓惊过的鸟儿难于安定一样。这句话以惊弓之鸟难安为喻,形容喜欢穷兵黪武的军队那种心神不宁、整天躁动不安的样子。7、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赵俨传》。为国者,治国的人。善于治国的人,不会积聚天下所有的财富于国家,而是让民众也殷实富裕。此言治国当注意藏富于民的道理。8、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人在殿堂上还没有下来,就能取得千里以外战场上的胜利。9、兵不在多,贵乎得人。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贵乎,贵于。士兵不在多,关键是要得到精锐勇猛之士。此言战争靠的是精兵强将能够冲锋陷阵,而不在人多而徒有声势。10、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节用,此指节约粮食。凶,指荒年。灾,灾难。节约粮食,多作储蓄,以备荒年或灾难时所用。此言储蓄备荒的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