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无勇无谋地“练功”,练到老也只是“戏匠”
有句古老的谚语说:铁打的棒槌磨绣针,功夫到了自然成。这道理是很明显的。本来,一分磨炼,一分成就,这又是谁能否认的呢?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简单,更不能呆板地列作一个公式:愿望+用功=成就。因为就有人下了一辈子的苦工夫,真个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结果呢?所获得的成就,反不如一般。
这并不是说,走向成功,也还有一条不必经过用功磨炼,而能直达的捷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专为懒汉准备下的道路,而是说,磨炼也要有磨炼的方法,用功也要有用功的门道,而这些方法、门道,又必须有理论和科学上的根据。
我国的戏剧表演艺术,千百年来,多少的前辈们,曾经给我们积累下了很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这些经验,我们还没能我有计划、有系统地加以整理,而提炼成为理论。
为了使我们戏剧表演艺术的再提高,这一步工作是我们必须及早开始,努力进行的。
单就“练功”方面来说,前辈们也曾体验出不少的秘诀。
这些秘诀中,有的固然还需要研究整理,但大部分却是很精到、很深刻的。
就我个人所粗浅体会的,举两点来谈谈:
老前辈们对于“练功”时间的长短,是非常注重而坚持的,比如说,“涸膀子”每天要用多长时间?“撕腿”每天要用多长时间?一点也不肯通融,说不这样,就不出功夫。起初我也怀疑,这未免太固执了!但后来在实用中间,才体会出所以必须坚持的道理。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无论是动作方面、声音方面,给予观众的感觉,第一要轻松舒适。如果踢下腿,要让观众不由得也帮着使劲儿,拔一个腔,要让观众暗地里捏把汗,这表演艺术就是失败了。要让观众感觉到轻松舒适,做演员的对于动作和声音,都必须能够应付裕如。
怎样才能应付裕如呢?在练功的时候,就必须以超出舞台所需要的质量来练习来作准备。武术家在腿上绑铁沙袋,逐步加重而练习到纵跃自如的程度,解下沙袋,就更显得轻巧灵便了,这是同样的道理。
怎样才能知道练功所需要的量呢?因为各人不同,各时不同,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对数表可以查看。惟有我们常常检查自己的演出,是否将要有力竭声嘶,不能应付支持的现象?如果有,那就是练功的量不够,应该再加刻苦勉励的。
有位老前辈曾说,“练功”不是专凭匹夫之勇的,无勇无谋,练到老也是“戏匠”。这话很耐人寻味的,怎么叫“勇”?怎么叫“谋”?什么是“匠”呢?这也就是艺术和技术的区分。
一个演员走上舞台,必须使观众感觉到他所扮演的剧中人是鲜明地活跃在大家面前。但是平常我们和人接触,并不是很短时候就可以看清他的特点。舞台上可就不容工夫。所以做演员的,必须对剧中人有深刻的体会,集中起来,发挥创造力去刻画。
中国戏剧用程式化的动作来帮助表演,好处是能够增加表现的鲜明。但程式必须要通过内心,然后才能真正的发挥效用,否则便成槁木死灰,反而影响了表演。所以,我们练功,不仅是身体要练功,脑子也要不断地练功,并且脑子和身体更要配合到一起来练功,这样才能修养成为好的演员。
(《程砚秋戏剧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