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深层次原因: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的百年仇怨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关于这场宫廷政变,大家基本都耳熟能详了。

但是,大部分人对于这场政变个着眼点,大都是放在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人身上,对于这场政变的深层次原因,大都涉及不深。

其实关于这场政变的发生,不仅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个人对决,也是两人身后势力集团的对决,是李建成代表的关陇集团和李世民代表的山东士族的对决。

其实,早在玄武门政变之前,这两个势力集团就已经相争百余年之久了。双方的恩恩怨怨,早在北魏末年便已经开始了。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导致北方胡族逐鹿中原,东晋南朝偏安江左,中国历史上进入中国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后来,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政权逐渐统一北方,但是北方六镇起义的爆发,使得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

东部山东区域,由权臣高欢把持,其将魏都自洛阳迁邺城,是为东魏。后来,其子高洋代魏自立,建立北齐政权。

此时的山东是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大片区域。

西部关陇地区,则被权臣字文泰把持,其拥立原元魏皇室,定都长安,是为西魏,后来,其子宇文觉代魏自立,建立北周政权。

由此开启了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集团的对峙和纷争,本来高欢占据的山东区域是当时最富庶地区。而字文泰所统治的关陇地区则要相对落后,东强西弱之形势非常明显。

当时的主要武力集团六镇鲜卑武人,主要跟随高欢为主,跟随宇文泰入关进长安的少之又少。而当时关陇本地豪强势力也很弱小,所以字文泰实力远逊高欢,随时有并吞的危险。

而扭转局势之关键,则在于魏孝武帝西迁入长安。永熙二年七月,东魏孝武帝因为受高所迫害,趁着高欢疏忽之际,率领千余人轻骑西入关中。

魏孝武帝进入关中,使宇文泰占据的关陇地区,成为魏国的正朔所在。宇文泰在长安挟大子而令诸侯,取得巨大政治优势。

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彻底执行汉化政策。至北魏末年,鲜卑政权已成为高度汉化政权,得到中原士人尤其是山东世族的高度认可。

当年的六镇之乱,就是北边鲜卑保守势力对洛阳汉化势力的反攻。所以拥有更多六镇武力集团的高欢政权,对汉化政策非常敌视,而当时的山东区域又是北方汉文化的中心。

所以,东魏的高欢政权内部,汉族及鲜卑汉化势力和保守鲜卑势力的矛盾非常激烈,汉族及鲜卑汉化势力对东魏离心倾向相当严重。

所以宇文泰通过迎孝武帝入关,树立起北魏正朔大旗后,大量山东士人和鲜卑汉化势力纷纷来投靠,对东魏和西魏的峙局势产生不可忽视之影响。

东魏和西魏的这种对立,实质是己汉化的洛阳鲜卑与北镇鲜卑化武人的对立。

像独孤信、杨忠、这些人都是汉化鲜卑的代表,他们本已在东魏身居高位,却都因为孝武帝入关,而跟随其进入关中。除此之外,像以崔氏、郑氏、杨氏为代表的山东汉族世族,也纷纷跟随孝武帝进入关中。

此时的宇文泰关陇集团内部势力,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宇文泰为首之六镇武人。二是追随孝武帝入关的山东人士,三是关陇本地豪强势力。

随着大批山东人相继入关,在关陇集团内部形成一个以魏帝为中心的山东人士派系。字文泰一方面要借重山东人士对抗高欢,另一方面又要防范山东人士拥戴孝武帝,争夺西魏朝廷的实际控制权。

所以。虽然在关陇集团内部,宇文泰为首之北镇武人占据主导地位,但随孝武西迁及其后陆续入关的山东人士势力也很强大。所以宇文泰虽控制西魏朝政,但始终没有篡位。

宇文泰死后,这种平衡被打破,宇文氏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代魏自立,建立北周。

这引起了山东人士的极大不满,此时爆发的独孤信谋反事件,就是山东人士与以宇文氏为首之北镇人士之又一次较量。

但最终却被以独孤信被赐死结束,此后北周政权逐渐巩固。山东人士己无力再与宇文氏及北镇人士对抗,因此日趋消沉。

等到北周平定北齐,统一北方,东西对立局势结束。入关山东人士重新与原北齐山东人士结合,从关陇集团中分离出去。

形成以原入关山东人士与原北齐山东人士为主体、以山东地域为本位、与关陇集团相对应的地域势力,从而对北周隋唐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合并后的山东人士虽然势力增强,但长安政权仍在关陇集团掌控之中,山东势力较之关陇集团仍处劣势。

于是,山东势力为提高政治地位,开始大力支持与山东颇有渊源之杨坚,在杨坚夺取宇文氏政权之斗争中起到关键作用。

杨坚乃杨忠的儿子,而杨忠是汉化鲜卑的代表人物。而且,杨坚的岳父独孤信,更是因为代表山东人士和北镇人士对抗而被赐死。

故杨坚与入关山东家族颇有交情,关系相当密切。而且北周平定北齐后,杨坚很注意结交原先北齐的山东人士,所以山东势力多倾向支持杨坚称帝。

杨坚建立隋朝后,而一改北周压抑山东人的政策,对山东人士十分重要。但是到了开皇后期及仁寿年间,文帝与山东人士的关系却渐趋恶化。

这主要与与杨坚的太子杨勇有关,杨勇是杨坚的长子,当年杨坚谋划以隋代周的时候,杨勇已经成年。并成为杨坚的重要助手。

杨勇被立为皇太子后,一直参与军国大政,政治地位与政治经验都相当丰富。而且因为杨勇两次出镇守山东,并与朝中山东士人的代表领袖高颖结为姻亲,杨勇因此成为朝廷与山东势力联系的重要纽带。

但是,随着太子杨勇年岁渐长,权势日盛,本性猜忌的杨坚与太子杨勇的矛盾越来越深。开始试图抑制太子杨勇的权势。

尤其是山东世族建议朝廷实行甄别士流的取官制度后,杨坚对太子太子杨勇的猜忌之心日重,开始有了废储之心。

所谓甄别士流,即以门阀取人,这正是门阀士族势力雄厚的山东地区优势。而且此时执掌吏部的多是山东人士,其所举荐交接之人也多山东人。

考虑到杨勇与山东世族的密切关系,杨坚怀疑这是太子杨勇企图利用山东世族控制朝政,取代自己的位置。于是倾向太子的山东势力,成为杨坚清洗与压制的对象。

于是杨坚连连掀起大案,将朝中的山东势力清洗大半,山东势力的代表,杨坚的第一攻城高颖也被清洗出朝堂,随后太子勇被废,晋王广继为太子。

等待隋炀帝杨坚即位后,则继续加强对山东地区之防范与控制,并对原倾向于太子杨勇的山东势力继续进行清洗。

而山东士人对杨广的反抗也格外激烈,当年的汉王杨谅谋反和杨玄感之乱,骨干主体基本都是山东人。

但是山东人士的反抗,招来更激烈大规模镇压。更加剧杨广与山东势力的矛盾,此时,山东势力经过隋文帝和隋炀帝两朝清洗,其在朝中实力趋于式微。

与隋室相抗之土要力量,乃转为在野的山东人士,于是这些出身草莽的山东群豪,掀起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那一幕,就会发现明显的规律,所谓玄武门之变,不过是杨坚和杨勇的旧事重演。只不过,这次山东人士支持的不再是太子,而是秦王李世民。

当年唐朝建立的时候,一直率军在山东区域征战的李世民,在经略山东期间也形成了以山东豪杰、山东士族为核心的“山东集团”。

当然像崔、郑、卢这些山东顶级世族并没有投靠李世民,投靠李世民的多是寒族子弟。

而这些山东集团也成为李世民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成为李世民发动政变的依靠。有时候,历史就是一个循环,不断上演重复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