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猫狗都嫌”,家长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叛逆期”?
顺我者,你好我好,逆我者,我哭我闹。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本来异常乖巧的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突然开始不听话,甚至和父母顶嘴、跟父母对着干、甚至跟父母吵架、发脾气,这个时候的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突然不好管教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这是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这标志着孩子进入了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叛逆期,而学会说“不”,正是这一成长重要时期的最耀眼的里程碑。
在心理学上,幼儿发育到2岁左右会进入“第一反抗期”,这个阶段,欲望、自我主张遭到阻止的幼儿则用反抗和拒绝行为来表明自己同别人的意志之间的冲突,他们不仅拒绝成人的命令和要求,甚至拒绝成人的帮助,事事要“我自己来”,这种持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以及对别人的命令、要求、帮助予以拒绝的态度,称为第一反抗现象。
这个时候的幼儿,开始喜欢对一切事情“say no”,不仅会时常违背大人的要求,甚至偏偏会挑那些大人禁止的事情去做,有些孩子甚至会在做完之后冲着父母得意的笑,会突如其来的任性、苦恼、难以调教,英语中,将这个阶段形容为“the 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
果果妈妈最近特别苦恼,因为她发现曾经那个听话乖巧的果果似乎一夜之间变了一个人,以前那个总喜欢缠着妈妈抱抱的果果突然不喜欢妈妈抱了,每次都挣扎着跑开,不仅如此,吃饭的时候会大声嚷嚷着“我自己吃”,然后把餐桌和衣服弄的乱七八糟,果果妈妈很郁闷:明明还是个两岁半的小孩,怎么就知道和我对着干了?
葡萄妈妈也有相同的烦恼,葡萄一岁以前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宝宝,妈妈说亲亲,她就会噘着嘴凑上来;妈妈说抱抱,就会伸着胳膊让妈妈抱抱;妈妈说知道了吗,葡萄就会乖乖的点点头,葡萄妈妈一直为自己有一个可爱懂事的宝宝而骄傲。
但是,自从葡萄一岁之后,让她喝水,她会把水瓶推开;要抱她,她会摇摇头表示不要;有时候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解,小家伙却理都不理,葡萄妈妈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别人和她说可能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葡萄妈妈并不相信:可是,我家葡萄才一岁多啊?
其实,宝宝的发展都是因人而异的,“第一反抗期”也一样,大多数宝宝会在2-3岁的时候进入“第一反抗期”,但是也有些孩子会在1岁以后进入“第一反抗期”,其实这个阶段的到来时间并没有局限,是从1.5-3岁多,每个宝宝进入的月龄和持续长短也会不同。
那么,宝宝们为什么会有反抗期呢?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特殊发育的时期,这两个特殊发育时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急速增长的转折点,也就是2-5岁和12-15岁。
这两个时期的孩子,会表现出性情急躁,不听话,做事不愿意让别人干涉,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叛逆。
而第一反抗期也很好理解,因为婴儿时期的孩子缺乏独立的自我意识,在两岁之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也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在他们的眼里,更多的是父母和玩具,而当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他们会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思,意识到“我”是什么,所以会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能力和想法、愿望,意识到自我的他们开始兴奋的展示自己的独立。
反抗期是好事还是坏事?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第一反抗期是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是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利用,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健康自信、行为能力强的好宝宝,而反抗期,会给宝宝带来非常多的好处。
心理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父母科学认真的对待,就能把孩子的“第一反叛逆”变为“第一发展加速期”,从而可以起到提升孩子心智水平和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作用。
叛逆期是孩子渴望独立的开始,这个阶段孩子会有自我意识的产生,经历过叛逆期的孩子,以后会更加自信、独立,孩子也能通过叛逆期释放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重压、获得更多的成长经验。
科学家曾经对低反抗和高反抗的儿童进行统计和追踪观察,他们发现,有80%的高反抗儿童会有意志坚强的主见、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低反抗的儿童中,只有26%的孩子具有这种能力,大多数低反抗的儿童都是遇事不能承担责任、做事不果断的。
生活被孩子「可怕的2岁」搅和得一地鸡毛,父母却可以用爱把鸡毛扎成一个漂亮的鸡毛掸子。
面对宝宝的反抗期,家长应该这样做:
1、放手让宝宝做主
虽然很多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会导致家里变得乱七八糟,但是这个过程同样是孩子通往独立的很好的道理,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多让宝宝自己拿主意,宝宝自己吃饭弄的到处都是,父母可以鼓励宝宝:宝宝能自己把饭吃进去,而且还有很多没有洒出来,真棒呀!把夸赞落实到细节当中,让宝宝明白怎么样做是对的。
如果宝宝坚持要自己站在板凳上,可以适当的让他摔一下,给他一些试错的代价,并且在之后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从而让宝宝知道做事情的界限,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2、多用选择语句,而不是肯定句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少说“不”,就可以尽量不要用单一的疑问句,多用选择句,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把“宝宝你要不要现在去睡觉?”,变成“宝宝你是现在去睡觉还是看完这集电视再去睡觉?”
教育孩子时,切忌羞辱孩子,也不要跟孩子一般见识,要保持宽厚的爱心来面对孩子的错误,把重点放在教导上。
3、家长也要减少对孩子说“不”
不是不能阻止孩子的一切行为,而是尽量用引导的方式去间接禁止,比如把“宝宝,不可以扔书本”,变成“哎呀,这个书里有小猫咪呢,我们看一下小猫咪的故事吧。”
4、适当对孩子说反话,刺激他们的逞强行为
比如“妈妈知道,宝宝太小不会自己收拾玩具的。”有时候孩子就偏偏会跑过去收拾玩具给你看,证明自己是厉害的。
5、教宝宝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而不是一味的哭闹
很多孩子生气的时候会扔东西、大声喊,或者哭个不停,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比如说生气的时候可以说“我生气了”,并且告诉他这样表达的好处。
6、给宝宝接受的时间区域
比如说,还有十分钟就要去睡觉咯,而不是我们现在要去睡觉了,虽然有些宝宝仍然会不愿意去睡觉,但是这样的说法至少能给宝宝一段接受的时间,还能让孩子理解时间观念,避免让孩子突然接受某种决定。
家长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应当是牧羊人放羊式的。
圈出一块地,羊儿满地跑,适当的指引,告诉他哪块草肥,哪块草干,但不做过多干涉。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