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展中国】一谷张力2020艺术创作回顾
一谷张力
一谷张力
自由艺术家
原名:张力,曾用名:垦梦人
1969年出生于山东。
个展
2016年
“意象张力"—— 一谷张力油画作品展,南京;
2014年
“意象张力"—— 一谷张力油画作品展,北京;
群展
2015年
首届中国当代意象风景邀请展,北京;
2014年
《中国新野性艺术群作品邀请展》第二季,北京;
艺术广东第五届艺术博览会,广州;
《重构意向》 当代意向油画邀请展,北京;
《江山如画》写生中国2014年年展,优秀奖,北京;
中国新野性艺术群作品邀请展,第一季,北京;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无微不至》2014年微展,北京;
纪念北京基督教60周年油画作品展,吴东魁美术馆,北京;
2013年
《老墙》、《老街》入选“江山如画“中国写生俱乐部年展,上海;
第三届广州艺术博览会,广州白云会议中心,广州;
入展
2014年
《古村缠绕》入选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写生展,潍坊;
2012年
《小院深深》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第二届造型艺术新人展,中国美术馆;
作品入编北京国际美术馆主编的《艺术与文明的对话》,北京;
1997年
作品入编《齐鲁书画家图录》,济南;
1998年
作品《探》入选山东测绘系统书画展,山东美术馆,济南;
作品广泛被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获奖
2015年
《长河文艺奖》
作为现代人,我相信,世上没有救世主,没有人能像上帝那样要光得光要水得水。要求得精神救赎,还得靠我们自己。我还相信,精神救赎所蕴含的某种悲悯、反思甚或批评,无法源自那些敢为天下先之类的励志篇章,也无法源自上行下效熬出的心灵鸡汤,更无法源自为刺激泪腺定制的煽情套路。尤其在灾难面前,精神救赎不是某种安慰、抒情或者忏悔,而是基于人类的精神需求,对人性,乃至对人类文明的严肃拷问。比如,反省自己人性中的善恶,并自问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再比如,问一问人类用有限的已知过度地解读无限的未知,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福祉或者灾难?还有,极度物质化的文明考量是否真的符合我们内心的文明需求……
作为现代人,我相信,世上没有救世主,没有人能像上帝那样要光得光要水得水。要求得精神救赎,还得靠我们自己。我还相信,精神救赎所蕴含的某种悲悯、反思甚或批评,无法源自那些敢为天下先之类的励志篇章,也无法源自上行下效熬出的心灵鸡汤,更无法源自为刺激泪腺定制的煽情套路。尤其在灾难面前,精神救赎不是某种安慰、抒情或者忏悔,而是基于人类的精神需求,对人性,乃至对人类文明的严肃拷问。比如,反省自己人性中的善恶,并自问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再比如,问一问人类用有限的已知过度地解读无限的未知,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福祉或者灾难?还有,极度物质化的文明考量是否真的符合我们内心的文明需求……
《局部1》
《局部2》
《局部3》
《局部4》
《高加索上的救赎》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也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他们。同样的,人们也用爱和忠诚来感谢他,报答他。
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于是,宙斯大怒,他差人将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饿、风吹和日晒。此外,宙斯还派一只神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但他又用魔法将被吃掉的肝脏在第二天又长出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一位名叫赫剌克勒斯的英雄将他解救出来为止,他一直忍受着这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现在我们常把普罗米修斯比喻成为了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也可以把普罗米修斯的这种救赎行为比喻成为了真理而不惜代价牺牲自己一切的社会哲思者,因为社会的进步一定是在人类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而真正引领人们走向正途和幸福的往往是这些为了真理无私无畏的哲思先驱者。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不是束缚我们自己的绳锁!
———卢梭
《美梦系列2》100X80cm 综合材料
《美梦系列3》100X100cm 综合材料
《美梦系列4》100X100cm 综合材料
关于信仰
我爷爷奶奶信基督教的,我父母没有明确信仰,我记得从小到家我家就以前农村造完新房子时候祭拜过一次祖先,其他时候都没有祭拜祖先或菩萨,所以我也特反感新闻中这种为了死人不顾活人的恶俗。
我老家清明上坟都会挂一个“挂念纸”在竹子上然后插在坟头,表示挂念,我就觉得比烧纸好的多了。社会在进步,好的手艺,好的物品可以流传下来,但是这种恶俗迷信一定得摒弃掉,当然必然有个过渡期,我希望年轻人不要再去接受这些东西了,不要因为怕被人说不孝,老年人不能明辨是非,年轻人应该能明辨是非,不要被道德绑架,要有自己的想法。
我有时会开玩笑说:你们年年烧纸钱祭拜祖先或菩萨,而我们家从来都没拜过菩萨,我们还不是活的好好的,你们得靠菩萨保佑才能活到现在,我们靠的是自己。
当然我承认我们需要信仰,因为有时候信仰会约束自己不去做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但是中国人的信仰太功利性了。以下表述我对中国式佛教和基督教信徒的差别
关于信仰的目的
中国式佛教信徒就是整天让菩萨保佑自己,拜祖宗也是保佑自己身体健康发大财,每年年初一灵隐寺抢头炷香,人山人海都是为找菩萨帮忙来的。
基督教信徒相对好一点,当然也存在想让耶稣来给自己治病驱魔的,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让人自己去赎罪,求上帝原谅自己,最后能升天堂。
对生活和变故的看法
我从小住农村,发现农村信佛的(农村自称是信“迷信”)的家里只要出现家人生病,或者其他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就会觉得家里有鬼(俗称来客人了),就会请人来驱魔驱鬼。我外婆是信佛的,外婆去世前几年,因为得了帕金森,很痛苦,这时候人最怕失去信心了,所以需要信仰啊,那她的信仰就是菩萨,她曾让我两次开车带过她去临安问菩萨,菩萨就会说:你家有客人啊,是那个谁谁谁,然后回家就烧点纸钱拜拜,还真别说,就后面一段时间效果还是有的,外婆会精神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一长就又变回老样子了。
我奶奶是信基督的,她一直心态很好,爷爷过世之后一直独立生活,每周参与基督教的聚会,家里不管发生好事坏事,她都是祈祷,从来不会说家里有鬼什么的。还记得有一次奶奶跟我说,她在走楼梯的时候耶稣告诉她楼梯有多少步,然后她一步一步走,边走边数,最后真的跟耶稣说的一样,她说是耶稣在指引她,我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其实是自己在给自己鼓励,所以我那会就觉得奶奶的“耶稣”很好,是一种正向信仰,所以在她离世的时候我觉得她是去了天堂。
其实我也不是想说佛教不好,其实现在有些所谓的佛教信徒,都是假的,整天就想菩萨给自己带来钱财和健康,鬼迷心窍。
佛教崇尚“人之初,性本善”,人来到世间时都是善良的,而后部分人变为恶人,而且佛教告知世人恶人是要下地狱的,所以大家都不敢为恶,但是人到快死的时候回顾整个人生,总能回想起一两件自己觉得违背道德良心的坏事,就会质疑自己可能要下地狱了,所以对死的恐惧很大;
基督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来到世间本性都是恶的,在不断的赎罪之后人变得越来越善良,祈祷耶稣原谅自己的罪恶,渐渐的直到离世之时觉得自己已经赎完所有的罪,可以跟着主耶稣去天堂happy了。
也许是要得到更多灵性的启示,一谷张力不断调换姿势,企图遭遇全新的自己。
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艺术家一谷张力的作品做了很多形式上的“自我更新”,从直接的情绪、情感宣泄到解构人物形象和语境的“熔化、流淌”;从快速的潜意识的写意到有意识的幻灭描述,可以看出艺术家深处的矛盾与焦灼。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筳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筳宴的厨房。
----鲁迅
一谷张力的“幻象”构成的世界,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与私欲,那“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状态,在当下动荡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强烈!一谷张力借着鲁迅的话语通过“呐喊”的冲动来达成社会责任的实现,这是一个喜欢:“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鲁迅的追随者。
面具戴得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鲁迅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可以注解艺术家一谷张力的“流变”的系列作品,根植于呐喊,却不得不哑然失声的异变,与“呐喊”后的释放不同,只能咽下“呐喊”的灵魂,人类词语无从注解那绝望、熔化、堆积!
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是表现主义绘画的魅力所在。一谷张力关注现实社会,强调表现艺术家主观感情和自身感受,为此对客观形象进行了夸张、扭曲、变形的处理,在他看来内在的处境、个人的主观是唯一的真实。有意思的是他并不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着力把个人表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这与表现主义有所不同,也正是在中国当下艺术表达的一个责任感使然,使得他的工作在当代艺术范畴。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鲁迅
最近艺术家一谷张力的工作介入了现成品,药品包装盒和红线造型着空白的、符号性的头像。关于民生、关于每个社会人的福祉,在一团杂乱中投影着整个现实的紊乱。假如造物主把人的血管胡乱错叠不加梳理,人就不能为人,如果血脉丛在幻象中已经错乱进入意识边界,那么人已经变异,社会也病了。
一谷张力的“药脸谱”中的实物转喻“进口药”事件输出了社会图像,写真着魔性的现实。他设定内容却没有评判,“药脸谱”让每个人籍着对处境的自我关注去追问,表现主义式的不安与不满在他者的内在发生。
鲁迅有句名言这样说: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我设想一谷张力会这样认定: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艺术!
欲望是人类本性的东西,在这上面人类始终的不停的享受和警示着自己。金钱、权利、色视乎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天使或恶魔……。我们自身的恶的欲望之火在焚毁我们自身,愿我们人性本善的谎言让我们恶的终结来得更晚一些……
当个体生命遭遇一场劫难,经历病变而获重生,画家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感知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次涅槃。
喷淋的红色其实就是血液,它代表着肉体曾经饱受病痛的折磨,同时,它又是独具表现意味的宣泄,是对过去生命状态的彻底决裂。
画面上装置着一些药盒,以及零星散落的药片胶囊,背景是满幅传统风格的写意山水,血液一直往下流淌,欲将画面覆盖。药在这里,被画家以装置的方式处理在画面中,借用真实的实物具象,示意医治和疗愈,表达出一种内心的自我救赎,同时又置放于当下的现实氛围中,形成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反思,从而传递出由自我救赎到社会语境的无奈情绪的批判。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最近艺术家一谷张力的工作介入了现成品,药品包装盒和红线造型着空白的、符号性的头像。关于民生、关于每个社会人的福祉,在一团杂乱中投影着整个现实的紊乱。假如造物主把人的血管胡乱错叠不加梳理,人就不能为人,如果血脉丛在幻象中已经错乱进入意识边界,那么人已经变异,社会也病了。
一谷张力的“药脸谱”中的实物转喻“进口药”事件输出了社会图像,写真着魔性的现实。他设定内容却没有评判,“药脸谱”让每个人籍着对处境的自我关注去追问,表现主义式的不安与不满在他者的内在发生。
鲁迅有句名言这样说: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我设想一谷张力会这样认定: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艺术!
欲望是人类本性的东西,在这上面人类始终的不停的享受和警示着自己。金钱、权利、色视乎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天使或恶魔……。我们自身的恶的欲望之火在焚毁我们自身,愿我们人性本善的谎言让我们恶的终结来得更晚一些……
自己虽然对艺术不太了解,谈不上鉴赏绘画作品,但我跟一谷张力是要好的酒友玩友,经常跟他不经意间谈到一些关乎人性的话题。这次在他画室喝酒看到这幅新作《淤》,让我又有感触,于是酒后妄言之。
作品从整体布局上,看到的是人的大脑,纷乱的红色丝线乱麻一样存储于这颗大脑中。丝线的底层是凌乱不堪的药盒,各种颜色的药盒可能是针对的各种疾病。乍看起来,好像有种机器人的感觉,渐渐深入细看的过程中心逐渐变得沉重,感觉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迷惘和纷乱,还杂有一丝不安。
现在这个社会感觉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士农工商,无论是世俗的还是高雅的,无论黄皮肤还是黑种人,越来越变得焦躁不安,越来越唯利是图,越来越脱离人性的自然本意。我感觉作品中红色的乱麻一般的红线,就好像现代人快节奏的亢奋的大脑神经线。然而这条线却是靠了各种各样的药品维持了它的正常运行,维持了它快节奏的生活娱乐,维持了它生存的一切一切。人的历史悄然变化更迭,也是人性的渐变。这个纷乱的形形色色世界,出离我们的本质人性越来越远。被粉饰的繁荣表面根本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也许会让我们更感到深深的恐惧和绝望无助。作品让我们努力寻找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契合点,我们需要问自己: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作品的背景是安静的绿色,也许是提醒我们,放眼世界的同时不忘低头审视自己的内心,继而守护自己的心灵,可是我们内心的崩溃又是这样的无可奈何……
回望人类图像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一直把崇拜之物刻于岩石之上,以求神灵。如新石器时代贺兰山的岩画太阳神,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等等。现代社会艺术家创作人物形象视觉传达更广泛,人类精英如孔子,耶稣,王羲之,达芬奇,莎士比亚……,平民如雷锋,于连,林黛玉……,但作为艺术表现,艺术家赋予了人物具象以外更多的图形色彩符号,如毕加索画他的众多情人一一玛丽泰,埃娃,费尔南黛……,画中的扭曲变形错位几何体大红大绿都是毕加索眼中的意象,是他的喜怒哀乐,是他的情欲,是情人们各自的心象和与他的恩怨,欢乐……毕加索以此寻找到了自己,也让情人读懂了他。
中国宋代画家梁楷《泼墨仙人》、《李白行吟》,石恪《二祖调心图》等人物画则是东方艺术家意象语言写意画的精品。画孔子像唐朝呉道子的作品可作后人的范本一一但这孔子像与当代艺术家要表现的理念相去甚远。
一谷张力创作《孔子像》,以一个现代齐鲁人的文化认知,借孔子图形去追问和评判当下,以隐喻的手法承载精神变异的图式。他借达利之手为圣人也为世人描写一幅幽兰灰白大红及现成品十字架的“孔子“相。耶稣在孔子手上把玩掂量,艺术家的荒诞手法正是中西文化的际遇,也给观众留下疑问一一一矫情的兰花指挂着的十字架是否暗喻中西文化的冲突?抑或信仰缺失的焦虑?人们站在《孔子像》前思量:“道‘是否淤塞?“仁“是否败落?“礼'在何处……?红色之手中似乎理想尚存又似乎难觅知音。一谷张力幻化扭曲的这许多符号,是否正是我们他们和眼前这个世界的“真相”
当下,我们的生活与孔子无关,孔子学院只是给外国人看的。一谷张力的孔子并没有正眼看世界,去天国之路的路标在哪里?孔子回故乡去了,他没有给我们答案。《孔子像》是一谷张力的说梦,幻觉+黑色幽默+死而后生的语境,他告诉人们:扭曲即真相!
瞧!这个人……,我们读懂了吗?我们懂尼采吗?“圣人"在我们前面,而我们走在相反的路上,孔子已经回故乡,而我们却找不到北!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梦回曲阜,孔府孔庙历代皇帝们立的“至圣先师“碑塔也与一谷张力的孔子像一样在摇摆,孔子从哈哈镜里踱着方步,是自嘲还是讥讽,面对游人他老人家扭曲摇摆的更厉害……,梦醒后再看一谷的《孔子像》,想起老夫子当年政治理想找不到着床的土地,终老还乡。二千年后齐鲁后人穿越时空请他来看看……一切都是扭曲的!一切都是不可理喻的,一切又正在进行中。于是孔老夫子晃动、摇摆、扭曲、撕裂、挣扎起来,与我们共舞!
一谷张力也悲怜,用其魔手给我们少许安慰,给孔夫子一点暖昧……,那双绣花手将荒诞的图像对抗当年他瞧不起女人的“名言“,这双矫情的兰花指是影射、是调侃、是现代人不堪重负抑或是艺术家自我的心理暗示,留下给观众去评说吧!
我认为其作品意象力的独特性是肯定的。孔子之后千年多事之秋,粉饰歪曲附会利用中国社会拿孔子作为文化的代表,把一个农民出身的文人智者演绎成为圣人,统治者高明,老百姓从此有了安慰。
尽管如此,一谷张力仍然怀揣着艺术家的良心,为我们为世人为自己重塑了一个形象,无论扭曲、摇摆、挤压、纤缠、霉菌丛生,但这是艺术家笔下的生命意义、思考、追求、批判。从文化根性上去述说,去解读孔子和艺术家自己,作品上的每一条线都让我们发现一个多元的空间延伸,每块颜色都是作者与观众的艺术“合谋”。
《局部3》
《局部4》
自由艺术家 一谷张力
“一谷”其一代表我“少则空,满则溢,一谷足矣”的人生态度;其二少年起生活成长于云南和山东的峻山秀川之中,滋养了喜爱大山的情怀,有山就有谷,有谷才有山。“一谷”和“张力”也正体现了谷与山所代表的温和与力量的对比和相生相依的哲学关系。因自幼对绘画情有独钟,冥冥自觉是一生之悦事,时时自毁前艺求破我出新,每每遇青睐者,倍感乃我知音之兴。
“一谷张力工作室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