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件小事儿最容易被父母忽略,却对孩子伤害很深,尤其是第2件!

英国慈善机构“儿童协会”对英格伦10年级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大约1/7的人曾被家人忽视过。其中,缺乏情感支持和忽视监督是最常见的忽视形式。

小S也曾在节目中坦言:有段时间她冷落了二女儿。

Professor也从微博上发现她经常晒老大和老三的日常,而老二却很少出镜,就算是偶尔出现,大多数情况也都是老大和老三的背景。

甚至小S说过这样一句话:3个孩子里,二女儿是最懂事的那一个,不需要过多关注她。

因为懂事,所以“忽略”,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吗?也许正是由于小S的这种观念,才让二女儿养成了敏感、害羞又懂事的性格。

懂事的孩子,能让爸爸妈妈省不少心,但是爸爸妈妈不能把孩子的【懂事】当成不关注、不陪伴、不上心的理由。

今天,Professor就来盘点那些父母最容易忽略的小事儿,这些细节的忽略,最不易察觉,也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内心……

孩子的生活总是一成不变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观念:孩子每天安稳的生活,每天就做那点事儿就很好。

于是,很多孩子就被父母规划好了生活,早上八点起床,八点半去学校,下午五点放学回家,六点吃晚饭,十点上床睡觉……

但是,这样的做法,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并非好事,尤其是对于低幼龄孩子而言。

从神经学来看,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是神经元突触增加的过程,如果没有新鲜事物的刺激,神经元的突触增加就会慢很多。

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才会让孩子大脑发育越来越快,这也是孩子大脑变的复杂和敏捷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尝试着每天换着花样的做饭,换个地方用餐,晚上吃了饭或者周末带孩子到不同的公园转转,探索不同的路线等等,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风景。

如果条件允许,每年的暑假或者寒假,父母不妨安排外出旅行,给孩子的生活增加一些起伏,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做噩梦不是小事儿

Professor有一次和同事聊天,在聊到噩梦这个话题时,同事说自己小的时候经常会做同一个噩梦:

梦里她穿着一件红色毛衣,站在草原上,突然脚下出现了一个洞,洞很深也很黑,什么都看不清,她蹲下来趴在洞口看,看着看着就突然掉了下去,然后一直下坠……

同事说,她经常被这个噩梦吓醒,事后哭着跟妈妈说,妈妈却只淡淡回了一句:就是一个噩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朋友因为得不到妈妈的安慰,变得更加害怕,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跟妈妈说话。

其实,梦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当孩子经常做噩梦的时候,说明他们很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孩子经历了一些危险的事情。

当孩子向父母诉说自己做噩梦的时候,父母不用过于担心,但更不能置之不理,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地听孩子讲述噩梦的经过,不时地用手去抚摸孩子,或者是抱着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言语冷暴力伤孩子的心

很多人会觉得言语冷暴力离着我们很远,可是下面这个场景,肯定很多父母都经历过:

孩子:“爸爸,妈妈!”

父母:……

孩子:“爸爸,妈妈!”

父母:……

很简单,但是也很形象。

没错,这就是孩子反复呼唤爸爸妈妈,而父母无动于衷的场景。

有时候,父母因为烦躁、疲惫、亦或者其他的事情而忽视孩子的声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冷暴力。

武志红在《圆桌派》节目上说:"现在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人长大的'",而"一个人"往往指"童年记忆里我们父母没有真正在场过。"

言语冷暴力隐藏在生活中很多场景中,家长很容易忽视,却对孩子的影响无法忽视,它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心理压抑。

忽视小孩子的情感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写过一个名为《羽毛》的短篇故事:

孩子发现了一根染着蓝色和金黄色的羽毛,于是兴冲冲的地去找妈妈,他搂着妈妈的脖子大声说:“看看,妈妈,看看,看我找到了什么!”

母亲看了他手里的羽毛,然后说:“宝贝儿,你找到了什么样的金银财宝了!”

说完,母亲便丢掉了羽毛去做家务,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会把找到的宝贝给妈妈看了。

对孩子来说,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一片羽毛,一片树叶,一只蝴蝶,里面可能蕴藏着无限的美好,而这些美好可能会被父母冷冰冰的回应所埋葬。

很多时候,孩子兴冲冲的去找父母诉说自己认为开心的事儿,可是父母或是因为忙或是因为不感兴趣便草草应付一句,更有甚者,一开始都不会去搭理孩子。

人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异常敏感的,当你不重视孩子的情感表达时,孩子也会在思想和行为上屏蔽父母,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越大越不亲人。

其实,亲子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因可寻,只是这些问题的原因,被父母忽略了。

Professor点评:

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件辛苦而快乐的事情,只要父母能够努力去在细节方面呵护孩子,理解孩子,他们就会用加倍的爱回馈给父母,而他们的人生也会更加阳光明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