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和他做朋友!”当孩子间出现“第三者”时,该如何处理?
“拉帮结派”,这个现象在刚会说话的孩子身上,就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一个小群体里的小朋友,会下意识地“第三者”,比如,甲和乙感情好,但是甲讨厌丁,乙却和丁的关系不错。这个时候,甲小朋友就会跟乙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讨厌丁,你要跟我一起讨厌他,你不能跟他做朋友!”这种“第三者现象”,实际上展现的是孩子的独占欲。不要以为只有成年人有独占欲,实际上小朋友的独占欲比成年人要来的更加强烈和纯粹。丁先生在儿子三岁的时候,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六岁的小男孩。说是这个小男孩的父母有事要处理,所以他要在丁先生家里住一段时间。丁先生夫妻俩都害怕小男孩在别人家里不自在,所以对他非常关心和和蔼,从他刚进门开始就对他嘘寒问暖。与此同时,他还强烈要求儿子必须和他一起分享玩具,要多让着客人。他本以为儿子平时这么乖巧懂事,肯定会对这个陌生的小哥哥,释放莫大的善意。但是在吃晚饭的时候,他看小男孩很拘谨就主动给他夹菜盛饭,就在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儿子突然大叫了一声,把手里的碗狠狠砸过去,大叫道:“你这个坏蛋给我出去,爸爸妈妈是我的!”丁先生吓坏了,连忙给小男孩擦干净,还狠狠地斥责了儿子一顿。不料儿子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反而对小男孩的敌意越来越深,甚至连爸爸都一起讨厌上了,整个人就像一个小刺猬。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强烈的占有欲?
每个人的意识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认识自己到认识世界,需要漫长的成长过程。而人类最初始的意识状态,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身边的所有事物,都是以他为中心向外辐射。在看到某样东西时,他会下意识地去和自己建立起联系,比如:看到冰箱,他的认知是:这是我家里的冰箱;看到玩具,这是我的玩具。这个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的世界,会对同自己没有联系,并试图入侵他世界的人有天生的抵触感。这就好像夫妻俩的世界,容不得第三者入侵,不然就会使得原本的关系遭到破坏一样。对于孩子来说,他自己的东西在别人手里,会让他感到极度的不安和背叛感。就比如在案例中,丁先生的做法,实际上就会让孩子感觉到背叛。因为他觉得:你是我的爸爸,为什么要对别人好?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想要把自己周遭的事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占有欲。占有欲分两种:一种是蛮横的掠夺、掌控,甚至是摧毁;一种则是深入的了解。比如:孩子想要一朵花,家长可以引导他去了解花、植物,甚至是自然,这就是朝好的方向。而不是仅仅只是帮他把花摘下来,任由他摧毁,这只会助长他蛮横不讲理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