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躺枪”?澳总理访美的醉翁之意

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不断“躺枪”,

某种程度上说明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大幅提升。

▲  2月21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启程访美。访美前,一些澳大利亚媒体不断鼓吹“对抗中国”的论调,然而特恩布尔22日公开说,对中国“没有任何敌意”。

有观察认为,澳大利亚媒体和总理截然不同的言论,恰好是正处转型之际的澳大利亚外交焦虑症的写照。不过,特恩布尔此次访美,并非完全针对中国,其中示好“带头大哥”的戏份很足。

对抗中国只是表面文章

在特恩布尔访美启程前几天,澳美两国舆论就开始不断鼓吹“对抗中国”的论调。

▲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披露,澳方正与美国、日本和印度讨论推出一个区域基础设施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以抗衡中国影响力。

▲  美国彭博新闻社称,四国有关基建计划的探讨似乎说明,反制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有了新的“经济前线”。

除了澳美媒体之外,还有一些国家的媒体也将特恩布尔访美的意图引向中国。

英国《卫报》猜测,被视为抗衡中国影响力的美澳日印“四方安全对话”,将成为特朗普与特恩布尔会谈的关键要素。该机制正谋求推出一项联合地区基础设施计划,以“取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认为,东亚海运的控制权现在在美国人手里,部分在澳大利亚人手里,他们想长期保留这种控制权。美国仍寄希望于澳大利亚,视其为抗衡中国的重要伙伴。

中国无疑再一次不幸“躺枪”。

实际上,在国际舆论场上,中国“躺枪”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似乎已成为“躺枪”专业户。但中国此次“躺枪”只是特恩布尔访美的表面文章。

修补裂痕才是其重头戏

美国校园枪击案引发的反枪大游行浪潮席卷全美,这场持续发酵的社会危机正困扰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此时访美,无形中能够帮助特朗普分散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算是帮了一个小忙。

▲  2月1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民众集会要求控枪。

美澳同盟关系是澳大利亚外交甚至国内政治稳定的基础,对美国这个“带头大哥”历来言听计从。在经济上依靠中国,在安全上更依赖美国,这种形势令澳大利亚外交非常尴尬,也很被动。如果美国能够推出媲美中国“一带一路”的平台,澳大利亚就可以无惧中国压力而紧靠美国,不再饱受焦虑之苦了。

对美关系一直是澳大利亚外交的优先方向,所以特恩布尔访美首要目的并非针对中国,而是维护美澳盟友关系。可以说,对抗中国只是表面文章,修补美澳外交裂痕才是其重头戏。

▲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菲律宾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论坛上会晤。

一方面,特朗普需要兑现竞选承诺,而作为“小弟”的特恩布尔则是藏着私心。

从特朗普上台一年的外交举动来看,他一直在兑现自己的承诺,而缩小贸易逆差是其最重要的承诺。特恩布尔率领迄今最大规模的政商代表团访美,预计将签订规模不小的贸易订单,这正好切合了特朗普扭转美国贸易被动地位的期望。在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之时,这是一份大礼。

当然特恩布尔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澳大利亚作为TPP的创始国之一,在特朗普退出之后仍渴望重启TPP。炒作“中国成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担忧,可以为特恩布尔提供“弹药”,以鼓励特朗普软化反对TPP的立场。目前,特朗普此前反对TPP的强硬态度已经开始软化。

另一方面,双方私人关系不睦已影响到盟友关系,特恩布尔愿意示好特朗普,重拾旧好。

在特朗普执政初期,两人在电话交谈中曾有过不愉快。由于双方在接受难民问题上分歧尖锐,特朗普在电话里冲特恩布尔大发脾气,而且突然中断电话交谈。此后两人很少有接触。美澳外交在一些共同议题上出现了不一致的声音。

时至今日,特恩布尔才实现首次对美国国事访问,足见私人关系不睦已经影响到国家间关系。美澳盟友的裂痕加大,显然不利于特恩布尔。

不可否认,美澳两国的确有抗衡中国的共同需要,但也有需要中国的共同诉求。美日印澳打算另起炉灶暗中讨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替代方案,对抗中国之意不言自明,但这条路很难走通。

▲  印媒2017年11月报道截图

因为,作为一个涉及60多个国家、几乎囊括所有大国(美印除外)的全球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的、开放的、共赢的,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美澳等国的举动与其说是对抗中国,不如说是可能给国际社会“添乱”。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不断“躺枪”,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大幅提升。有事没事都会被别人拿来说事,对于“躺枪”一事,中国国内舆论需要从容淡定。

撰文 / 李刚

图片 / 网络

制作 / 徐曦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