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为什么处处跟自己的师兄姜子牙作对?

申公豹在“封神演义”里面是一个极其离奇的存在。他为了对付他那不太有天赋的师兄(姜子牙),可谓怎么狠怎么来,无所不用其极。可是,最终他究竟能得到了什么?
申公豹一直致力于封侯拜相,可是最终成王败寇,被阐教一众彻底封杀,还将申公豹用来堵塞北海之眼,受尽肉体以及精神的双重屈辱和折磨。
可是这样的结局,对于满腹心机的申公豹而言,似乎并不合理。那么,要解释申公豹处处和姜子牙作对,我们还得从《封神演义》找答案。
在原著七十二回里面,申公豹就曾隐约道出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
当时姜子牙遭遇师弟伏击,一时气忿加不解,“我与你无雠,你何事这等恼我?”且见申公豹缓缓道来:“你不记得在昆仑,你倚南极仙翁之势,全无好眼相看;先叫你,你只是不睬,後又同南极仙翁辱我?又叫白鹤童子衔我的头去,指望害我;这是杀人冤雠,还说没有?你今日登台拜将,要伐罪吊民;只怕你不能兵进五关,先当死於此地也?”
这段话里说出了以往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当年姜子牙被元始天尊赐封神榜,下山之后,申公豹跟在姜子牙身边,本来想着多条朋友多条路,不料姜子牙对申公豹不理不睬,申公豹觉得受到极大的侮辱。
第二件事,申公豹赶上姜子牙之后,申公豹同姜子牙打了一个赌约,将头颅抛掷上空,不料又遭到南极仙翁的偷袭,南极仙翁的仙鹤衔住申公豹的头颅不放,险些丢了性命,基于此事申公豹对姜子牙心怀记恨。
但我们细细一想,似乎又太冤枉姜子牙了。
原来,当初姜子牙下山之际,蒙得师父元始天尊万千交代,“此去但凡有人叫你,切不可应他。若是应他,有三十六路征伐你。
”那么也就是说,姜子牙不搭理申公豹,不是因为领了封神任务,觉得身份不同往日,飘飘然了,看不起申公豹,而是原始天尊早有交待,师命不敢不违。而且南极仙翁的意外杀出,姜子牙也没有想到,相反,当南极仙翁下令仙鹤准备杀掉申公豹的时候,姜子牙反倒苦苦哀求,才留下申公豹一命。对此,申公豹却毫不领情。
一个人如果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往往会记不得他人对他的好,只记住了坏。
如果仅仅是因为受到轻视,申公豹便要与姜子牙死磕到底,还是不太可能的,这种气量,怎么会是修行之人所为?不过,我们可以在原著里,摸索申公豹身世之后,大抵又会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了。
申公豹的初次亮相,是在三十七回。
原著对他有这样一段描述,“炼就五行真始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龙入九天。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从这段来看,申公豹的修行年龄起码在数千年,而且能耐还不小,可以降龙伏虎、跨鹤乘龙。
再来看姜子牙,仅仅上山修行四十年而已,元始天尊给他的毕业报告则更为难堪,“仙缘难成”。
那么修行时间长的申公豹,怎反倒称呼姜子牙师兄?
这个反差就很有意思了。若要探个究竟,这里面其实就大有学问。
原来,那个时候的拜师学艺,辈分以入门时间为准,同年纪多大没有太多的关系。那么,我么可以从这里推断,申公豹是一位半路出家的主。他入阐教的时间,应不会超过四十年。也就是在姜子牙之后,而在此前,申公豹大抵游历江湖,也多和旁门左道有交集。而申公豹真身,《封神演义》碍于阐教正统身份,虽未明讲,但大抵可推测,或由豹子精的修行而来。
元始天尊一直以来就看不起旁门左道之人,但是为何偏偏要将申公豹纳于门下。对于这样一个门人,受不到重用几乎是肯定的。这在原著第五十二回,就有一个微妙的心理投射。当时商纣扛把子闻太师绝龙岭身亡,申公豹只得物色新的人选对抗姜子牙,行至夹龙山飞龙洞,却见一四尺矮人在那修行。此人便是阐教第三代弟子土行孙。
于是有了以下的对话。
申公豹问曰:“你学艺多少年了?
土行孙答曰:“学艺百载。
申公豹摇头曰:“我看你不能得道成仙,只好修个人间富贵。
土行孙被申公豹说的心动,便偷了他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下山助纣为虐。
土行孙为何轻易下山,一方面是有申公豹巧舌如簧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学艺百载却修不成正果所产生的困恼。
从土行孙后来下山做的一些事可以看出,强娶邓九公女儿邓婵玉,并且在洞房使用花花伎俩逼迫良家妇女,霸王硬上弓,最终得逞,可见其旁门左道的功夫。从这里可以推测出,土行孙应该和申公豹一样,是半路出家的修行之人。
也就是说,申公豹说土行孙无法“得道成仙”,其实正是看到了自己的处境,直叹“只好修个人间富贵”罢了。
我们可以想想,对于心高志远又郁郁不得志的申公豹,因自己身份的问题遭遇不能得道成仙,忿忿不平的情绪一直都存在,尤其在姜子牙领了封神榜任务之后,更到达了顶峰。因此,申公豹不知从何处听到姜子牙领了封神任务,出言讥讽,“姜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领,道行不过四十年而已”,我申公豹非要和你这位草包师兄扳一扳手腕。这也就有了后来三十六路兵马征伐西岐的故事。
一念成魔一年成佛,这是一个申公豹由执念入魔的故事。
或许并不是和姜子牙在斗,而是与自己的心魔在斗!
* 作者:李白,热爱历史,一起探寻历史的真相、趣味和良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