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的识玉口诀:12条铁律帮你玩转和田玉
玉雕大师的识玉口诀:
1.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在同等品质下,玉石的价格是从左到右下降的。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E1MTgvMjEwMDg0MDc2XzFfMjAyMDEyMTUwNjUxMzA4Njg=.jpg)
2.宁青勿灰——如果想要选购和田白玉,一定要选闪青的,而不要选闪灰。切忌:买和田玉不能只看白!油润和细腻度才是更重要的,不管是任何和田玉种都是一样的。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E1MTgvMjEwMDg0MDc2XzJfMjAyMDEyMTUwNjUxMzExNjU=.jpg)
稍带闪青的且末糖白料
3. 买贵好过买错。买错东西远比买贵更可怕,买错了等于浪费了所有的钱。而如果只是买贵了,只要不是贵到离谱,以和田玉的行情,还是很可能升值到理想位置的。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E1MTgvMjEwMDg0MDc2XzNfMjAyMDEyMTUwNjUxMzEyNzQ=.jpg)
4. 玩籽先看皮,皮聚、皮熟、皮浓,是决定籽料皮色品质的3个依据。玩玉首重质,玉质细腻、基底干净的就是好玉。而籽料就是先看皮,再看玉。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E1MTgvMjEwMDg0MDc2XzRfMjAyMDEyMTUwNjUxMzE0MDA=.jpg)
5.俄料白、韩料脆、籽料润、青海料透,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具有不同的特点。瓷白和细腻是判断俄料的依据,水足和亮透是判断青海料的依据,而温润和油性好则是判断新疆料的依据,容易崩口是判断韩料的依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青海料更透
6.你可能会赚,但商家永远不会亏。偶尔可能会捡漏,但这不是一种常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商家,做生意一直亏本,那么肯定是维持不下去的。
7.不管在新疆还是内陆,买家没有卖家精。不要以为你很了解和田玉,实际上,卖方总是比买方更懂,更不要以为新疆和田玉价格一定比内陆便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8.知行合一,收玉不悔——只要经验老道,买的玉肯定是值得的,不必再去反悔,再找商家。
9.多看少买——这是针对新手的劝诫。收藏路上,多看,多学习,而入手的行为要尽量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0.立德为先——要用良好的心态玩玉,首先要了解玉的美德,并将它内化到自身的品质里。
11.看不懂的不要买——如果您不了解某种玉料,不管别人说的天花乱坠,千万不要下手,否则一定会后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2.求玉最重要的还是看卖玉之人。如果玉商本身没有任何文化底蕴或内涵,或者干脆人品有问题,那么再看看其他玉商是个好主意!但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如果对于和田玉有很好的认知或文化了解,玉商很可能更愿意低价出售给你,而不愿意卖给不懂玉的人。对于我来说,也是更希望和懂玉有德之人交流。
和田玉收藏中的三个讲究
一、玩旧不玩新
要谈论的是,真正具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玉器,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很少散布在民间。但是古玉一般人不建议玩,确实水比较深。这里的“旧”指的是老料、老传统,比如老矿料、或者古人崇尚的黄玉和白玉。而像一些新料、新概念,则是看着火热,却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玩工不玩料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再好的料子,不经过雕琢也是顽石。,而经过好的雕工,才能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含义。
三、玩润不玩白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和田玉,那么就是“润”!就如同一个女人,妆后如果白里透红,那是惊艳,如果小脸煞白,那是惊吓。选玉也一样,玉的温润远比白度重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实际上,收藏的最可怕的事情是认假为真!有些人认为收藏是很有品味的行为,但却不认真研究和学习。最后自以为是,用错误的理念去进行收藏。不仅浪费金钱,而且会使他人发笑!这样,就丢掉了玩玉的真正意义。
我是从事和田玉雕刻30年的卫喜珍,在这里与你共赏国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