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演讲】朱永新: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CE30第七届年会上的演讲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对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生态一般解释为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教育新生态应该是教育在新时代、新的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营造教育新生态,就是怎样让教育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这个环境,怎么能创造更好的教育。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呢?可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来看。

硬环境有三个大特点。第一,全球化或国际化;第二,信息化或数字化;第三,市场化或资本化。这是教育面临的三个重要的内部环境或硬环境。

第一,全球化。当下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想关起门来办教育已经不可能了,教育资源应该在全球的范围内来配置,中国的学生学习哈佛、耶鲁的网络课程也非常方便。中国的学校如何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拿过来为我所用,是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信息化。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已经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深度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次疫情也证实完全可以在一个虚拟的教育环境下,完成教学。

人类的知识储量发展非常快,信息化本身也带来了教育的新问题。19世纪是人类的知识储量是50年翻一倍,之后是30年翻一倍,到了20世纪90年代是每一年翻一倍。现在人类30年所创造发明的总和已经超过了人类2000多年发明的总和。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如何选择给教育提出了挑战。

第三,市场化或资本化。同时现在教育受资本的影响,也是难以想象的。在未来,市场资本对教育本身提出的挑战,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从教育的软环境来说,也面临很多新变化。

首先是人本化。以人为本虽然不是新概念,但在今天仍然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题。教育应该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应试为本,走向关注人本身的发展。

第二,民主化。民主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就是不均衡的问题,就是民主化的问题。怎样通过更好的配置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的公平,这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性化。教育在关注人的同时,教育关注的不是一个抽象人,而是一个具体的人。过去大工业时代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整体的人,不是把学生当作个体来看,而是当做机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来看待,所以这样的教育强调的是整齐划一与标准化,现在的教育更加强调个性化。当然,硬环境的发展,也为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能。

这是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变化。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它呢?我去年写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以及今年出版的《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这两本书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传统教育的房子,已经放不下现代教育了,我们要重新构造一个新房子,这个新房子要打破传统学校的构造,来实现真正的教育结构的变化。

从西方到中国很多人不断有人追问,我们在教育技术上花了那么多的投入,为什么教育还是没有我们所期待的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机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有教育结构重新发生变化,这些技术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我们至少从四个方面重新思考教育。

第一,构建学校新形态。
第二,制定课程新标准。
第三,探索学习新方式。
第四,形成合育新格局。

第一,构建学校新形态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在哪学的问题。过去只要想到学习就是在学校,教育资源集中在学校,除了学校几乎没有好的学习场景,有学问的人也会选择在学校当老师,反映人类智慧和思想的图书也集中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而现在,教育资源泛在化了,手机、电脑都可以学。学习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学校,处处可以学习,家里可以学习,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都可以学习。

其实未来学习的场景将会更加丰富,会出现更多的学习中心,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都可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所以未来教育是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学习共同体,时时处处可以学习,学习者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出现的在家学习,还是已经初见端倪的网络学校,已经告诉我们学习不一定非要在学校,这就对传统学校的改造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未来的教育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弱势群体,政府可以用补贴的方式,让他去学习中心。

第二,制定课程的新标准

制定课程新标准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现在的学校学的内容跟100多年前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100多年来人类知识的发展如此迅速,所以不得不不断做加法,在每门学科中不断做加法。虽然学科没有改变,但是每门学科的深度、广度增加了,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

中国孩子的学习时间差不多国外发达国家的1倍左右,虽然我们的孩子成绩更好,但所花的时间成本要比他们高得多,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如果学习更简单一些、更容易一些,和生命、生活结合更紧密,学得更有效率一点,跟每个人的发展、成长结合更紧密一点,我们的教育可能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所以未来国家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从1949年到现在我们国家进行了四次课程改革,但这次的新课程改革必须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甚至应该是引领世界课程变革的一次探索。对此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要整合学科,我们的孩子不能学那么多课程,学生应该学什么,这是一个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新教育实验从五年前就开始研究未来课程,建设的第一门课程是生命教育,学生首先要爱护生命,学会和别人和谐相处,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这就是生命的长宽高。教育是为生命存在的,没有生命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生命课程之外是大科学课程和大人文课程。哲学、历史、语文、地理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逻辑去整合到大人文学科,科学课程也是这样。其实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需要的是基本的整体知识,需要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不是很具体的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某一学科的科学知识,应该是个人的选修课。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有50%的时间留给学生来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要学的方向。

第三,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在哪儿学变了,学什么变了,怎么学当然也要变。我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听老师讲45分钟,这是很难受的事。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那么长时间吗?老师也很难做到恰恰在45分钟的时候结束课程,课堂时间的弹性化可以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所以教育变革的空间是很大的。所以未来的学习中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式探究是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向。

第四,形成合力的新格局

现在我们把教育的责任单一的压在学校身上,这是不对的。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0到3岁,这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候,也是孩子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养成最关键的时候,这个阶段恰恰我们没有让他进入学校,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父母进行陪伴。

所以未来的父母将会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疫情期有暴露了家庭教育一些问题,本来疫情期间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反而更紧张了。这和父母对教育的认知、对孩子的理解、和孩子的感情有很大关系,未来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所以我们要花更大的精力去提升父母的素养,提升全社会的素养。

教师也是这样,未来的教师是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将会被打破。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一定要通过师范教育的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来。而当下的师范教育存在很多疑问:

首先,这些课程能不能培养出真正需要的高水平教师。

其次,高水平的教师经过什么样的路径,才能真正实现?我认为一个社会教育水平要达到高水准的话,必须是社会最精英的人才从事教育。我们希望家庭、社会、学校、政府携手合力,来推动教育发展,这样教育生态才会更好地形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