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消失的曲艺——渔鼓说唱 文/荆树明
旧时光消失的曲艺--渔鼓说唱
作者丨荆树明
插画丨网络 编辑丨幽兰公主
旧时光消失的曲艺——渔鼓说唱
文/荆树明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我们古老的祖先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先后创造了上百种雅俗共赏的戏剧观赏曲种。能叫上名号的有京剧,越剧,昆剧,豫剧......等等,而各地方又有各自特色的民间流传演艺戏剧,真是数不胜数,特性丰富而多彩。
戏剧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过程中,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善良的赞美和对恶劣的鞭挞,更体现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广大的底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古时,就开始有专业的戏剧表演班子,他们辗转于全国各地的城镇乡村,好像当时的人们称呼他们为“伶人”吧?而组建这样的一个戏剧班子是需要很大的投资的,如戏剧服装的制作,交通的运输工具(古代是马车),以及演员的技艺培训等等。所以一般班主都是积累了足够资金并且在戏剧界很有名头影响的人。但是一般大的戏班很少去地区偏远而贫穷落后的散落乡村的,因为一般的乡村出不起那么高昂的演出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祖先文艺先辈们在积累了丰富的戏剧经验后,创作了一种低投资高效益,灵活方便走街串巷的单个或者几个人表演的戏剧,这样的表演邀请方只要很少的开支就可以了,极大的丰富了偏远山区人们业余的文化生活了。
这种淳朴古老的文化在中国很多地方没有通电前应该都还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吧,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器产品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的展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于是我们有了电影,电视,电视录像,录音机的诞生,更是满足了人们行走的随身听。
到了本世纪,IT产业的诞生,网络的普及,更是满足了人们极大的业余生活,每天都有新型的产品诞生淘汰昨日的霸主。
到了现在,很多的戏剧正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一些地方民间的曲艺更是已经消失绝传,在人们追求快感刺激的欲望下,科技的产品正满足着人们的欲望,如燃烧的野火,我们古老的地方曲艺文化竟是如此的脆弱,逐渐的消失,化作一捧记忆中的灰尘。
在古老的湘西,一个具有神秘传奇文化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比较知名能上大雅之堂的戏曲如辰河汉腔,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年正月都会到乡下的礼堂表演,一连要演到元宵节,很远的地方的人都跑来看,观众挤满了礼堂,热闹的很。现在,他们也只有在岁月的更替中寂寞无声了。
在我的家乡,怀化溆浦和辰溪,还有一种单个表演说唱的曲艺,我们叫做发渔鼓的剧种,现在真的应该是失传了吧。
这种叫做渔鼓的器具制作非常简单,它是用经年向阳的老楠竹砍下来,取中间较直长的部分有两尺多点足够,去其结疤,两头见空。把青皮刨掉,应该要放在开水里煮过,防止裂变生虫,这样阴干后,再在底部绷紧一块蛇皮吧,绑紧后就成了节奏的点击声乐器了,再加上半付钵子,一把二胡就能行走江湖了。
在我的记忆中,一般邀请打渔鼓的都是农村的老者在生日时,子女为了表示自己对父母亲的感恩和孝顺,一如今天邀请的演唱会一样,多是为了热闹,还有红白喜事就更要邀请了。
诚然,渔鼓看起来表演简单,其实真要以声动人,是需要非常深厚的艺术功底的,不要说拉二胡有多难,单就一个人同时表演三种乐器,就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了,还要具有丰富感人的说唱技法,才能让听众倾心,倾情,全场无声。
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打渔鼓的通常是一个老头,一般都是在晚上表演。当附近的听众都坐满了的时候,老人斜捧的砰砰渔鼓声和铛铛的半边钵子的点击声同时响起,像千军万马,有如疾风急雨,好一阵子后戛然而止,只听他清了在下嗓子,一段开场白:
黄花遍地开,道徒下山来。渔鼓一声响,大家安下来——,最后一声音调拉长。这里说的道徒不是道教的道徒,而是表演者自谦的称呼,即说道的意思。
这样,渔鼓声和钵声再次响起,一会后,悠扬的二胡声伴随老人柔韧而多情的唱腔在听众听觉的思绪飞扬弥漫。把渔鼓的制作过程和打渔鼓者的艰辛唱的催人泪下。我现在依然记得几句,什么渔鼓本是一根竹,长在南山青幽幽。有日我从山下过,砍下到家半个工。还有什么中间不打打两头的唱词,我现在差不多都忘记了,小时候听多了都记得的。
我记得这之后还要唱奉承主东家的吉利发财或者子孙满堂有出息之类的话,总之是要讨发红包之后,正式剧本才开始上演,说唱的都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评书,如《薛刚反唐》,《三祭白骨塔》,《三祭铁丘坟》,还有《薛仁贵征东征西》,等等,一般都是悲苦逃难的苦情剧,表演者通过他艺术夸张的说唱声乐,把人们的思绪带到遥远的故事情节里,或喜或悲的担忧着主人公命运的发展结局,唱到悲催处,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也不绝唏嘘声声,落下无声的泪水。这时候绝对无人大声喧哗的,真的是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
现在,还有谁记得那曾经并不算遥远的岁月?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给予我们精神食粮的民俗风情?在今天的人们,都在疯狂追逐物质享受的快节奏下,谁还记得来时的路径!但在我看来,那些逐渐模糊的岁月,那些民间淳朴原始的地方戏剧,才是我们最真诚的人生记忆和最无价的文化艺术。
逐渐远去的渔鼓,还有谁能记得?
作者简介:荆长群,笔名:荆树明。湖南省溆浦县人,毕业于珠海市华南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现于广州市花都区工作。酷爱文学,一边打工一边创作,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平台。诚交各界文艺爱好者朋友。
▼往期精彩回顾▼
狼性思维 诗韵汨罗江 风之沙城 剪一段时光入诗 【对诗二首】祁连阳光 旗袍,岁月静好里的别样风韵 一起奔跑 感动,感谢,感恩 明月清泉,绿色的神往 药问 丹枫絮语 千年风沙时光流 假如我们不曾相遇 谁不按规则行事,谁就是局外人 战友情 兰考处处桐花香 眼睛里最美的照片 你是一团火焰 神曲 兰苑文萃主播风采 滴滴相思,泪洒千行 佛前的一朵莲花 守着草原静静的月亮 江南四月杜鹃红、 明月清泉--绿色的神往 此生相约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 我爱你 念 我最亲爱的人 神弓
人生就是里程碑青春是把上膛的手枪 你要的我都没有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主编:幽兰公主
主播:欢灵儿、白云、金全、朱思聪等老师
顾问:丹枫、林瑞聪、周铁株、宁静致远、水泊梁山等老师
投稿邮箱 :py7610@126.com赞赏全额发放!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点击原文可以阅读幽兰公主最新小说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 主编:幽兰公主
主编微信:py761051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