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微课: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地球上发呆
我们的微课堂进入到第二年度后在人员组成上有点区别——有许多新鲜的血液加入,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
第一年度,学员的提问,大多和婆媳关系、职业发展、夫妻婚恋、婚外恋等等有关。
第二学年,新鲜血液进来后,有很多奇葩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回答录成了微课。
奇葩问题一:
老师,我每天都在发呆,怎么破?
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
心理学视角,
可以看到不同面
就个人而言,
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
——坐在地球上发呆
这件事,
我已做很多年了......
回想在我上初一时,特别喜欢坐在学校的操场上发呆。有时踢完足球,就坐在那里看蓝天白云,一发呆就很久。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可能是未来,或者是在看心里梦想的那个东西?
我也不清楚。
更早的时候,我喜欢看星星发呆,这个习惯又保持了很多年……直到在城市里,看不到星星的那一天,没法抬头看星空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最幸运的,就是在整个童年生涯里,我生活的地方实际上是有很蓝的天,能看到星星、田野、压的很低的白云。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天,而且看着天发呆。
经常可以看到咖啡屋叫“发呆”,有些时光被叫做“发呆的时光”。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发呆的时光呢?
其实,大家可能跟我一样都有发呆的梦想,都渴望有一天能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或田野上,周围有一些矮小的建筑物,或者只是大树、蓝天、白云。
你想不想坐在这里发会呆呢?
想。
有几种可能——
第一,我们对当下的城市生活厌倦了
整天看到的,几乎都是房子,我们把它们叫做钢筋水泥的丛林。即使是路边栽的树,也是按照一种非常有规则的方式排列的,在我们的眼中了无生趣,看不到任何自然生长的感觉。
我很喜欢那种不按照人类的规则生长的那些东西,那些无序的植物,铺满田野,铺满我眼睛能看到的最尽头的地平线。
第一种发呆,是人们在城市化后,生活在这种过度的、封闭式的、甚至虚拟的生活状态中,内心对回归自然的一种渴望。
第二,生活在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
每天早上一醒来手机就叫你,你该为信息服务了,就像一个皇帝一样批阅你手中的奏章。批完之后,你发现一个小时没了,而且不时的还有新的奏报奏上来,再重新批阅。更不用说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媒体信息,轰炸式的涌入你的眼帘,甚至你的耳朵,让你没有片刻的时间安宁。所以,这些年我有个培训叫随时随地睡。
我专门研究过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现在的时代由于信息轰炸,很多人在睡着、躺在床上的时候,大脑并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关于兴奋和抑制的切换。
人的大脑最基本的状态就是两个:兴奋状态和抑制状态。本来我们可以在白天充分的兴奋,晚上可以充分的抑制。但由于信息轰炸,大脑接受的信息过量和超载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晚上睡觉时大脑不得不处理这些我们来不及处理完的信息。最后的结果就是大脑信息过载,所以大脑到晚上无法切换到抑制状态,睡眠质量总是不高。
所以,在这个信息轰炸的时代,有时我们是需要发会呆的。看着这个东西,什么也不想,就想大脑能有一点点空白的状态。
大家都希望这样吧。
这种时光是不是越来越奢侈了?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点点时间,安排去看看大海,或者坐在咖啡屋里安静的什么都不想,只看着窗外,我会觉得这真的好奢侈啊。因为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人们真的拿不出这个时间,也不愿分配这个时间,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只能去发呆,给大脑留点空闲的时间。
第三,这个时代充满着巨大的变动和不确定性
我们已经从过去的稳定时期进入到了一个混沌发展时期,用数学来描述这叫做混沌数学。
混沌数学最大的特点是无法用任何清晰的数学公式来描述一个规律性,因为生活的状态失去了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可预期性,不知道明天、三年五年会怎么样,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
因为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在发呆的时候去看看未来会怎么样?因为在未来已经无法计算出来,无法通过任何理性的方法推测出来的时候,我们大脑需要用发呆的方法,来预期对于明天的感受。
所以,当我们对未来迷茫的时候,也会发呆。
以上三点,就是我从心理学视角看到的三种发呆的可能。
我想,你一定也有你发呆的原因,有我的引子在前面,你可以去思考一下:
你发呆的背后是什么呢?
(文字录入: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