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中国

1

这些天爱因斯坦很火。

火的原因很有意思,外国人说爱因斯坦种族歧视,而且是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

起因是5月底出版的英文版的新书《爱因斯坦游记:远东、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

其实就是他1922年至1923年的个人日记,这本日记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册爱因斯坦英文版书籍,原来都是德文版。

书里面有对中国人这样的描述:

(他们是)勤劳、肮脏、迟钝的人。

(比较正常。)

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长凳上,而是像欧洲人在茂密的树林里大小便时那样蹲着。一切都安静、肃穆。连孩子也无精打采,看起来很迟钝。

(挺形象,现在中国人自己也有这样的地域歧视。)

如果中国人取代所有其他种族,那就太遗憾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光是这样想想,就觉得特别沮丧。

(这句确实有很强的歧视味儿!)

(中国的葬礼)在我们看来很野蛮,街上挤满了行人。

(不理解,中国人自己也对不同地区的葬礼模式不理解。)

即使那些像马一样辛劳工作的人,也不会让人觉得他们能意识到痛苦。这是一个牧群般的奇特民族……相较于人类,他们往往更像机器人,而不像人。

(现在依然如此,并越来越正常化。)

我发现这里的男人和女人几乎没什么差别,我不明白中国女性有什么致命吸引力,能让中国男性如此着迷,以至于他们无力抵抗繁衍后代的强大力量。

(爱因斯坦是很好色的,一生都在谈恋爱,他理解不了中国人结婚的目的是生孩子这样的农耕思想。爱因斯坦与爱尔莎结婚后,爱因斯坦出外旅行,几乎每天都要写信给妻子艾尔莎和继女玛格特,这也是中国人无法理解的。)

劳苦众生——这些每天为了挣5分钱敲打、搬运石头的男男女女……中国人正因为他们的生育能力而受到无情经济机器的严酷处罚。

(这是一个经济与人口之间的矛盾。)

2

1920年代,爱因斯坦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爱因斯坦夫妇从香港乘日本船“北野丸”号前往日本,于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时抵达上海,船在上海补给,这时爱因斯坦在中国的学术已经很出名了。

爱因斯坦到达上海那天就有好多人去码头迎接,也就是那天,瑞典驻上海总领事正式通知爱因斯坦,他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的大学生们在南京路上高高抬起爱因斯坦,并向他欢呼致敬。中午,好客的中国人在“一品香”为爱因斯坦接风洗尘,又去“小世界”听昆曲,游览城隍庙、豫园等地。

下午6时,书画家王一亭还做东设宴,于右任、曹谷冰、张季鸾等一些名流作陪。

席间,于右任致辞,给予爱因斯坦极高评价,称其为“现代人类之夸耀,不仅在科学界有伟大之贡献与发明”。当时的名人都喜欢拿青年说事,于右任也不例外,他代表中国青年郑重表达了对爱因斯坦的敬仰之情,恳请爱因斯坦结束日本讲学之后,到中国讲学。

次日凌晨,乘原船前往日本。

同年12月27日,爱因斯坦乘“榛名丸”号从日本返回欧洲,31日上午11时再次途经上海,当天下午3时,应上海犹太青年会及学术研究会的邀请,在福州路17号公共租界工部局礼堂,讲演相对论,当时有一些中国学者慕名而来。

不过,这次演讲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他在日记中称之为“一场充满愚蠢问题的滑稽戏”。1月2日11时,他乘船离开上海,返回欧洲。

3

爱因斯坦总共在上海只待了不足3天,他却敏锐地查觉到在那时期中国社会的阴暗。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到:“(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即五四运动)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他们是淳朴的劳动者,……在劳动着,在呻吟著,并且是顽强的民族,……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

这段话的翻译者是在美国教书的华人学者胡大年,他也是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史学会、亚洲研究学会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会员,2006年他出版一本书叫做《爱因斯坦在中国》。

今年5月出版的英文版《爱因斯坦游记》的编辑和翻译是罗森克兰茨,他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爱因斯坦论文项目的高级编辑和助理主任。罗森克兰茨认为,书中许多言论会让读者感到不适,特别是爱因斯坦对于中国人的说辞。这些言论与他“伟大的人道主义代表”这一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爱因斯坦在完成亚洲之旅十年后,因受到政治迫害,在1932年离开德国,移民美国。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里,爱因斯坦十分关心非裔美国人的境遇,积极投身于民权运动。

1946年,爱因斯坦前往宾夕法尼亚州的林肯大学参加学位授予仪式,这里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可以颁发学位的黑人大学。当时,爱因斯坦在演讲中批评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并表示:“美国正将有色人种与白人隔离。这种隔离不是有色人种的弊病,而是白人的弊病。我可不打算对此保持沉默。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证明爱因斯坦是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1932年,爱因斯坦和罗素、杜威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释放陈独秀。1937年,他又和杜威等学者致电中国政府,对“七君子”(1936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抗日七君子遭南京国民政府逮捕的事件)被捕表示深切关怀。从此,中国知识分子也一直把爱因斯坦当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看待。

《爱因斯坦游记》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从种族和女权的角度上,西方社会无法理解这样一个人道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言词,这其中也有翻译的问题。

胡大年在《爱因斯坦在中国》中的那段话,里面也包含了鲁钝的、不开化这样的字眼,但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也有美化的嫌疑。

4

事件是由英国《卫报》引起的,6月12日英国《卫报》网站发了一篇题为《爱因斯坦的游记显示他对中国人有着令人震惊的种族主义态度》的文章。

各大媒体纷纷用“震惊”“种族主义”“排外情绪”等词汇来形容这位一度被认为是“反种族主义者”的犹太裔科学家。

BBC中文网则用“相对震撼论——爱因斯坦原来这样看中国人”来形容他的这番言论给世界带来的冲击。

对种族歧视中国人是无法理解的,但在西方种族的概念相当于中国心里的祖国。无论有多少缺点,都不许你说,哪怕是黑或胖,或者你说一个人是女性。

相反中国人对爱因斯坦在游记的描述很接受,表示可以理解——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就是那个样子。

也有人说,“私人日记是个人思想的延伸,思想是无罪的。”

中国人的理解让西方人非常不理解,因为中国没有种族概念,几千年的民族整合,让中国人走出了西方的纠结,这是中国文化的进步之处。

《爱因斯坦游记》的翻译者罗森克兰茨在接受《卫报》采访时也提到,联合国难民署曾在活动中使用爱因斯坦的形象,并配以标语“难民为其新国度带来的可不仅仅是一大堆行李,爱因斯坦也曾是一名难民”。正因如此,他的旅行日记所揭露的一面才格外令人震惊。

其实这种分歧更多表现的是东西方文化上差异。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人权,而东方更注重集体、主权。

《环球时报》说,外国网友不该对爱因斯坦在那个时代对于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歧视性认知“上纲上线”。这就是中国的怪现象,人家为你说话也叫“上纲上线”。

5

1950年代初,爱因斯坦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主流媒体被批判为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他先前在二战时向美国政府提出赶紧研发原子弹的建议,现在也被指控为“事实上已经为美帝国主义服务,因为在美帝国主义者手中,原子弹成了讹诈和威胁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工具”。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爱因斯坦的焦点转向他的科学理论和他本人。196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里,成立了“‘批判自然科学理论中资产阶级反动观点’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且获得中国科学院革命委员会的积极支持。这个学习班的主要批判目标是相对论,因此又称为“批判相对论学习班”。

相对论被指控为“地地道道的主观主义和诡辩论,也就是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相对论的核心假设之一,光速不变假设,也遭到严厉批判:该假设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终极社会,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可超越,西方科学是人类科学的极限”。爱因斯坦本人的国籍也成了攻击对象:“他一生三易国籍,四换主子,有奶便是娘,见钱就下跪。有一点却始终不渝,那就是自觉地充当资产阶级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喉舌’”。

直到1978年,爱因斯坦诞辰99周年之际,《爱因斯坦文集》的译者许良英所撰写的序言刊登在《人民日报》,对于爱因斯坦表示崇高的尊敬与赞赏;这标志着中国终于结束对于爱因斯坦及其学说的批判。

1943年,物理学家束星北(李政道的老师)还致函爱因斯坦,邀他来华定居,以度余生。

当然,爱因斯坦最终也没有来中国,而是在大洋彼岸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岁月。

1933年纳粹上台,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声明,次年加入美籍,终生再没踏上德国的土地。他庄严声明:“只想生活在实行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的国家,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到了2005年,德国政府以特殊的方式纪念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他的政治信条刻在新政府大楼上:“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2012年12月24日人民网文史频道发了一篇题目为《德政府铭刻爱因斯坦名言:国为人设 人不为国存》的文章,结尾说,这不光是德国人对自己的鞭策,更应该看作对世人的提醒!

德国是个能反思的国家,因为反思得到了全世界人有尊重,我们现在好像与反思渐行渐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