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正式成立!打通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丨律新社在现场

律新社丨王思雨

能够被感知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而法治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共享、共治实现共赢。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世界格局、国家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尚在全球蔓延的疫情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也增加了风险管控的难度。为更深层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治理、管控企业风险,昨天(12月10日),以“危机中育新机——企业风险控制与管理”为主题的2020漕河泾开发区法治论坛暨上海市第三十二届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成功举办。论坛上,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正式成立,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动法治建设,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律新社了解到,上海区域型法治共建委员会尚属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论坛由虹梅街道、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徐汇区司法局主办,虹梅司法所、仪电集团法宣办、虹梅街道总工承办,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徐汇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民建徐汇区委漕河泾开发区企业会员委员会协办。论坛主持人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东方卫视首席主持人骆新。

律新社在现场观察到,参与此次论坛的主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来自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上海市律师协会、华东政法大学、徐汇区司法局、徐汇区人民法院、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徐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徐汇区人社局、虹梅街道等机构的领导、专家们与来自企业的代表们共处一堂,分享企业风险管控的经验,探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共同见证了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创立。

01

凝聚合力实现法治共建

# 应培礼 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论坛伊始,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应培礼发表开幕致辞。应培礼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开展企业法治建设、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完善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此外,应培礼提到近年来华政商学院秉承融法通商、创新兴邦的愿景,实现了多方面的快速发展未来,华政商学院将和漕河泾开发区开展进一步合作交流,在营商环境优化、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探索、优势互补,为法治园区、法治政府乃至法治国家建设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 陈靖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法律顾问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法律顾问陈靖表示,此次法治论坛是仪电集团连续第三年参与主办、承办“宪法活动周”主题活动。针对近期市场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多的趋势,结合漕河泾地区企业种类多、业态广的特点,论坛邀请到多方主体,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为赋能企业治理、管控企业风险展开跨界研讨。近年来仪电集团积极转型,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商务不动产和金融业务为支撑的新型产业框架,拥有打造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的独特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

# 蒲亚鹏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

作为论坛发起单位和东道主之一,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在致辞中提出,法治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也是最终方式。对于漕河泾开发区而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重要的工作方向,是在不确定的变局中可以确定的努力方向。
蒲亚鹏认为,司法机构、执法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企业在法律体系当中是不同主体,在大多数时间里存在相互制约、监督甚至是冲突。但是正是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视角,用更加全面、更加互动性的方式去讨论问题,追本穷源的解决问题,方能体现法治当中“治”的深刻内涵。
本次论坛上,虹梅街道、仪电集团、漕河泾开发总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应培礼,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法律顾问陈靖,徐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蒋克勤,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王海坚,微软全球助理法律总顾问、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法律事务总经理罗立凡,徐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蹇鲁走上舞台,一起伸出右手推动启动杆,印有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字样的卷轴缓缓展开,全场随即掌声雷动。
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设立旨在通过凝聚多家成员单位的合力,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更深层次上优化区域营商环境。通过形式丰富的法律活动,凝聚法治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据蒲亚鹏介绍,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主体既有司法部门和执法部门,也有法律服务单位,同时还有园区内的重要企业。共建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一是企业服务,实现法治宣传进园区、进企业,助力企业完善合规体系建设,探索调解庭、劳动仲裁庭、巡回法庭“三庭合一”模式,以较低的成本解决纠纷。二是员工服务,面向员工开展“菜单式”普法活动。三是建立企业各类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做好防范和预警。

02

以专业视角聚焦企业风险防控
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营商环境?如何发挥法律的最大价值,高效传递法治精神?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哪些要点、如何防范风险?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将怎样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如何规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来自不同行业的四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 罗培新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

“善良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善良也是最好的法律。”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三年间参加世行营商环境评估磋商的感受,这也是他分享的主题。随后,罗培新讲述了几个故事:一家餐饮企业的营业执照载明明天开始开业,但是今天就开门打扫庭院、散发传单,被人举报无证无照经营,被罚款几十万元;一家闵行企业虽有国家专利,但没有在产品外包装以及说明书上标明专利号,也被罚了几十万。
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但相关执法机关表示没有细则规定“违法情节轻微”的具体标准。后来,上海市司法局会同多家部门制定了五套免罚清单,故事中的几种情况都属于免罚情形。据统计,清单落实以来,适用于近2000件轻微违法案件,共免除约2.8亿元人民币罚款。罗培新表示这些免罚清单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先进案例,但其并不复杂,只要出于良善的目的把规则落实、落小、落细。
罗培新对论坛的举办及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建立表达了赞许,提出要多做实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法治宣传,不要唱高调、讲“穿靴戴帽”的话。中国企业应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和基础能力。

# 高富平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是企业转型必须要面对的趋势。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高富平教授围绕《企业数据化转型》的主题,从法律人的角度进行解读。高富平提出,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以网络/数据为基础,数据是社会的基础性资源,数据的价值在于分析。高富平认为人工智能其实是用算法来跑数据的一种智能分析工具,它是在传统的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创造知识之外,提供了另外一套观察世界、认知世界从而进行决策的手段。
基于数据的商业智慧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一点。数据支持企业作出决策,还可以直接变现,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提升竞争力。数据化转型要做两件事,一是数据集中,建设数据仓库;二是数据治理,实现数据资产化应用。数据是一个高风险资产,数据治理要解决质量问题与风险问题。最后,高富平谈到了数据风险控制,合规是治理的中枢。

# 许兵 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许兵以《借鉴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维度进行了分享。许兵认为,自贸试验区提供了制度创新经验,优化营商环境要整体推进、持之以恒。许兵提出,RCEP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缔约国政府需要按照协定要求实施监管,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 刘志毅 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主任

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主任刘志毅围绕《全球视野与双循环格局下的AI治理》进行了分享。刘志毅首先分析了双循环下的总体经济背景与几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他认为新的商业环境使企业固有的形态和地位发生变化,企业创新中最大的难题并不仅仅是技术边界,而是如何把技术放在一个新的范式中去运作,让传统行业降本增效。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商汤今年的研究重点之一。刘志毅提到,商汤建构了一整套的关于价值体系、红线及在文化领域层面的一些共识的分析体系,重点研究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参考欧盟标准提出可信AI的7个关键要求,给出负责任AI的几个层次。

03

成员单位对话法治共建
法治共建圆桌对话环节上,围绕企业创新与风险管控的关系、企业风险管控的要点、营商环境建设及热点法治问题,上海市政协常委、东方卫视首席主持人骆新与五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主持人骆新提到,今年一些企业经营遇到困难,产生了诸多纠纷,在这种情境下,应如何保障法律的实施既善良又公正?

# 蒋克勤 徐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徐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蒋克勤认为,首先法律崇尚的是公正、公平,从刑事角度来说是不枉不纵,从民事的角度来说是公平、正义、透明,可预期性是所有企业对法律的期望。公民对于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有明确预知,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清楚的判断,有底线意识。作为执法者要掌握执法尺度,要保证相对的平衡,对法律的解读应根据立法原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是政策的调整随意变化。

# 罗立凡 微软全球助理法律总顾问、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法律事务总经理

微软全球助理法律总顾问、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法律事务总经理罗立凡提出,对于企业来说,法治环境中最重要的是规则具有可预测性、透明性。企业要保证正常运行,最希望的是法律具有可预期性,从而能够合法、合规地经营并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 王唯骏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唯骏认为,商事仲裁作为多元争议解决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的侧重点是对商事争议的解决。回顾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近几年的发展,仲裁的受案范围像晴雨表一般,能快速反映出企业在经贸商事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风控方面的难点。与诉讼争议解决方式相比较,仲裁有更多的酌情处理的空间,尤其针对一些法律规定较为滞后的争议类型,例如债券违约、对赌协议。
嘉宾们分别表达了对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的期许。

# 李丹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丹首先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华政商学院的概况,创立25年来,华政商学院一直走在法商结合的前沿阵地,未来将建立法商管理学派,一方面是推动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对接企业,将理论转变为实践,用研究成果助力企业发展。

# 闫永胜 小米上海平台总经理

小米上海平台总经理闫永胜提到,小米是一家非常注重创新的公司,公司内部建设了完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有一支强大的律师团队,在创新的同时保障自身不会触碰法律的底线。在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的过程中,小米将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同时规范运营,起到示范作用。
微软全球助理法律总顾问、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法律事务总经理罗立凡提出微软将积极参与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活动,分享新的理念,让更多人受益。此外,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也能为包括微软在内的园区企业提供诸多帮助,如法律咨询与员工普法。
徐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蒋克勤提出,徐汇区人民法院一方面要为社区服务,另一方面也要走进园区,走进企业。通过云课堂授课,组织法律专家及优秀法官讲座,围绕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诉讼保全等问题组织法律沙龙等方式实现司法资源下沉,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打造特色的司法服务平台。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唯骏提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将继续积极参与法治论坛,为园区企业提供培训,不遗余力地帮助企业解决纠纷。最后,王唯骏以一句“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表达了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愿当好园区所有企业“陪跑人”的决心。

04

结  语
后疫情时代,法商结合的现代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构建共享式、共治式、共建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保障。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设立是一次重要创新,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法治建设,才能让法治真正被感知,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