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溪城隍庙
风雨中的信仰 ——汤溪城隍庙的历史
城隍神——中国古老的民间俗神和古代城市的守护神,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作为传统的民间信仰,它蕴藏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并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从神圣走向世俗。此行,我们历史调研小组将赴“江南第一庙”——汤溪县城隍庙,寻迹历史的踪影。
汤溪城隍庙建于明成化八年,是当时汤溪县第一任县令宋约按朝廷规定所建。宋约在任时期清正廉洁,治理有方,生前县人已为他立生祠,死后,他被奉为城隍神,并认他的生辰四月十六日作为出巡庙会之期。这就是汤溪城隍神的由来。540余年的历史更迭,城隍庙几经风雨,几多修缮,曾坍圮于岁月的风化,也曾毁于太平军的兵火,但是国家权力对信仰的铸造,百姓对信仰的坚守,让它至今屹立。现如今我们所见的城隍庙为清同治五年知县王日新捐资重建。
驻足城隍庙大门,其轩昂气派顿生威严,肃静雅观确乎神圣。在牌楼翘首的顶额上竖置“城隍庙”三字,门开三扇,大门门额上横置“金汤巩固”四字,东侧门额上横置“宝婺屏藩”,西侧门额上置有“仙舟保障”。注视庙门,我们已无法想像宋约初建时城隍庙的模样,民国二十年铅印本《汤溪县志》也仅用“莫详其制”四字概述,但当时朝廷指示修建的文书,知县宋约指导修筑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进入城隍庙,正对主庙的是方形舞台。台上悬置“庙貌重光”题字匾额,意思是经1995年重修后城隍庙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所谓历史原貌,查阅《汤溪县志》,说的应是清同治五年知县王日新倡捐重建后的面貌。至于为何重修,大概与1989年此庙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在此之前,古庙在1949年后一直作为国家粮库之用,暂停了一切祭祀活动,因此也幸免于文革之乱。
1995年重修期间,众乡亲八方应和,筹款百万,挥巨斧、选良材、聘名匠,历三载,终于修旧如旧,为百姓风雨中飘荡的信仰寻落了栖居之地。明清时候的修缮大致也是如此,有文献记载的修缮仅清朝就有五次,在城隍庙发现的多块石碑印证了我的猜想。带队的李义敏老师在求得负责人的同意后,用食用面粉抹开《修建武庙西北乡捐银碑》,原先刻字磨损的碑文内容就清晰展现在眼前,它记载了城市和乡村居民修庙宇的捐资情况,分布之广,捐银之多,实为震撼。
匾额下是松鹤图,两侧柱上有楹联“古今来多少角色,天地间大小舞台”,台顶是八卦形图。此舞台是为宋公诞辰即农历四月十六酬神演剧之用。“届期,庙中悬灯结彩,设供演剧,务极华美,又盛陈仪卫舁神像出游,街坊谓之出巡,城外农民插秧甫毕,争先入城游览,骈肩错趾,填塞通衢,商肆利市三倍,此为邑中赛会之最。”当时庙会的盛况被还原在《汤溪县志》精简的文字之下,而今,庙会的排场气势也绝不稍逊于前。“摆胜”,作为庙会祭祀中最为隆重的礼仪,始于明,盛于清,一直延续至今。飞禽走兽,笔墨字画,万类供品,独出心裁,每件供品都要按照吉祥如意理念命名,供于正殿,祈求一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摆胜:庙会祭祀中最为隆重的礼仪,始于明,盛于清。(本图片由开发区提供)
过了奈何桥,便是三大庙堂。此处现在的规制与王日新所建大致相同。“又正殿左右隔墙各为别室,曰东斋,为有事于庙者宿之,所西斋之右为平屋,以居庙祝。又二门左右有达生庵,龙王庙。”“庙中为正殿,奉城隍神像,其后为寝殿。正殿为轩、为亭,其上为飞阁,左右为两庑,肖彰善阐恶二司。” 城隍庙正庙,头门,二门,轩廊,正殿,寝宫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正门高悬牌匾“冥冥有主”,小篆金漆,屋柱有330根,柱子上刻有十一字联楹联,所言皆为劝导世人积德行善。如“行些善事天知地知鬼神钦,锄强扶弱千年永奠山河图”;“福善祸淫万里高悬日月鉴,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城隍神宋约,四月十六生日(注意大算盘的数字4-16)
据这里负责人介绍,这些楹联都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文字。这不仅让我想到了邑厉坛(厉坛:祭无祀鬼神)的祭文,“凡我县境内人民有顽恶奸邪不良之辈,神必报于城隍,发露其事,俾受刑宪,如有孝顺父母、和睦亲族、遵守礼法良善正直之人,神必逹之城隍,阴加护佑。此则鬼神有鉴察之明,守令非谄谀之祀,尚飨。”以此观之,深层的文化内涵已寓意城隍之神,劝恶扬善已融入百姓的信仰之中。城隍庙多次修缮,修之乡民必有所捐,大概也源于此吧!
历史尚未风化墙垣斑驳的痕迹,战火也未摧毁百姓虔诚的信仰,历经风雨的汤溪城隍庙,延续几百年的庙会习俗,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构建下,为信仰的栖居辟一处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