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专业:找到兴趣与就业的平衡点
随着高三“一诊”考试的临近,家长们也开始为高考志愿填报,提前搜集信息或者寻求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帮助。今年的高考志愿咨询来得特别早,也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信任。但是在跟家长和考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比较突出,并且在考生和家长间分歧比较严重。首先就是专业的选择。
孩子更多地从自身的学科优势,兴趣出发,家长更多地考虑未来就业。当然,如果两者能完美结合,那就实在美哉美哉。
从家长的角度,为孩子选择易就业的专业,也是极好的,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过得好呢?但是,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现在的孩子们,早已过了衣食无忧的阶段,从马斯洛的心理需求金字塔就可以知道,当他们已经满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后,就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了。一个人不能长期为了活着,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很痛苦。其实,在跟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们都很有想法。他们不只是会刷题,他们会去关注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也关心世界经济发展,关注全球大事件。他们说,他们无法以一己之力去撬动地球,但他们可以努力使之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想法,他们不敢给老师说,更不敢告诉父母,害怕被嘲笑。在拼分数的关键时候,说这些,恐怕会被人笑话。
2020年有30多所高校开展了“强基计划”招生,报名的时候,非常火爆,等到录取结束,很多高校的“强基计划”没有招满。“强基计划”主要针对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文科主要针对古文字学等专业。这些专业都需要坐冷板凳,需要持续地努力,深入研究。但这些专业又都是应用类学科专业的基础。每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几乎都是颁发给了这些基础学科。虽然,短时间内,比如本科毕业的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可能不如应用类学科专业的毕业生。但从长远讲,基础学科的毕业生无论从就业和收入讲,都不差。这点,我们可以从华为开给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工资单,就可以知道了。
说到专业兴趣,我们也要帮助孩子去了解并深刻地认识自己,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去观察他们,看看他们更擅长什么。例如,是擅长跟人打交道,还是动手能力比较强,抑或是性格比较内向,喜欢思考呢?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学生可以考虑法学、师范、语言类等相关专业,动手能力强、喜欢思考的可以考虑理工类相关专业。家长们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细微的观察,了解孩子。
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有持续努力的动力,才会让人有幸福感!选择专业时,不妨把就业与兴趣平衡好,体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