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国藩学早起
我们知道很多人都非常崇拜曾国藩。
01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叫做“起床困难户”。
他们大多是上学和上班一族,夜里不睡,早上不起,每天早上都要和自己艰难斗争一番,不停地给自己定下“再睡几分钟”的闹铃,经常因为起晚了,连滚带爬地上学上班,经常迟到。
所以不少“起床困难户”在网上吐槽:“闹钟叫我千百遍,我待被窝如初恋!闹钟桑,放弃吧,我不会爱你的!”“尊敬的起床困难户,您此次起床共用了13分钟,您已击败了全国10%学生,寝室还有一位同学起床失败,正在重起,隔壁宿舍全部死机!”
在网上有很多人在探讨怎么起床,有各种办法,比如闹钟响了之后放音乐,在自己床头放一个暖色的台灯用光来慢慢唤醒自己,在床头位置放一些薰衣草会有一些醒神的作用。但是好象作用都不是那么大。
那么,怎么改变赖床的习惯呢?曾国藩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和方法。
曾国藩的生活习惯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曾国藩年谱》说,“公每日未明而起,甫明而食,凡十馀年如一日。”就是每天是天不亮就起床,天刚放亮就吃早饭,几十年如一日。
那么根据家书日记,我们分析,曾国藩的生活,大约是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六点左右吃早饭。这个和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比起来,实在是太早了。
为什么要这么早呢?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他在北京写信给几个弟弟,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修身经验,其中有一条就说道,一定要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也就是说,每天天亮就要起床,醒了马上就起,不能在床上赖床。
02
早起非常重要。
第一,我们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当中让人感觉充满希望的时刻,人类的生物钟,也导致人类在早上头脑最清楚,精力最充沛,做事效率最高。
打个比方,如果把一天比作一生,早上就是这一天的青少年时代,是最宝贵的时代。早上起床后的 2~3 个小时,可以称得上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而且还有一点,早起的话,我们总感觉有很多的时间在等着我们,这一天充满希望。
如果睡到快中午再起床,你会感觉半天已经过去了,你的时间凭空就比别人少了一半。就好比一出生,就已经中年了,这个人生感觉就不一样了。
哈尔·埃尔罗德写了一本书,叫《早起的奇迹》。他在书中总结早起的好处,说早起可以让人头脑清醒,调动起战胜挑战和逆境的勇气。早起可以提高你的生产力和专注力。早起甚至可以提升你的整体健康状况,减轻体重。
第二,更重要的是,早起,代表一种态度。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早起能振刷精神。”
创建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给父亲写信,其中说:营中吃饭宜早,此一定不易之理,系早起能振刷精神之故。
军营吃早饭一定要早,为什么呢?因为早起能够提振精神,让人一天都精力充沛。
确实,有一句话,叫万事开头难。还有一句话,叫良好的开始就代表成功了一半。
那么,起床,就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一件事。
如果这第一件事就失败了,那么你这一天可能就被一种挫败感笼罩,很难提起精神来。相反,如果做到了早起,神清气爽地开始了新的一天,那么这一天可能就过得很充实,很愉快。
03
不过虽然是早起提倡者,曾国藩自己也一度是起睡困难户。
曾国藩家从小有早起的习惯。前面提到他写给儿子的家书要求他要早起,其中就说“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我的父亲、叔父,都是黎明即起。
其实不光这两人,老曾家一家人,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所以曾国藩在老家生活的时候,也基本上是天天早起的。
但是曾国藩二十八岁那年中了进士之后,不久到北京当官,就开始起床困难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到北京,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叫翰林院检讨,打个比方,就是今天社科院的一个研究员,不用坐班,半个月到单位去一次就行,平时呢,就在家里自己做研究,而且研究任务也很清闲。所以翰林们的习惯,都是睡懒觉。
曾国藩寒窗苦读二十多年,终于中了进士,所以到了北京,他就开始放松自我管理了,天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起来之后也不干正事儿,成天就是串门,喝酒,听戏,聊天,天天混日子。
那么到了道光二十年,也就是曾国藩虚岁三十岁那年,曾国藩决定要改变自己,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再混下去,自己这个人就废掉了。那么要改变自己,从哪里做起呢?首先要早起。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初七日曾国藩在日记中给自己定了一下计划,说:兹拟自今以后,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
也就是说,从明天开始,每天要早起,起床后要练字,把一天的生活计划得不错。
但是曾国藩做到了多少呢?我们看这个月的曾国藩日记,从初八写日记起到二十四日,十六天中,他日记中关于“宴起”的记载是八次,起床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所以曾国藩和我们一样,也经历过起床失败的苦恼。
04
那么,后来曾国藩是怎么做到了早起呢?
第一,首先当然是早睡
为什么起床困难呢?当然是因为睡晚了。“起床困难户”基本上都是夜猫子,白天昏昏沉沉,一到晚上就精神。下了班,回到家,打起游戏,追起剧来,比谁都精神。
曾国藩在家书当中介绍自己的经验说: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以前的习惯是每天晚上都要出门去朋友家串门,聊天,吃饭。经常搞到很晚才回来。要改变自己,他首先要求自己晚上就不出门,不社交,因为这样会花很多时间,而且说话说多了,说兴奋了,不容易睡着。
所以他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计划,把社交安排到每天白天,特别是下午,晚上就不再出门,早早为睡觉做准备。
这是第一点。
第二,更重要的,是要有决心
要把起床这个事当成大事,要重视。
早起它本身是一种态度。一个人要改变自己,早起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一个人要彻底改变自己,你的人生想要发生重大变化,应该有一种仪式性的东西。
仪式性的东西对人生是很重要的。比如各种宗教都有仪式,一个国家,一个群体,要做出重大决定,实行重大举措之前,往往也会举行一个仪式。
仪式能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和兴奋度,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
所以曾国藩把早起,做为一项硬性要求,记入自己的修身十二条日课当中,发誓要做到。
第三,要强迫自己
改变习惯,不能顺其自然。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说有些事,必须强迫自己做。
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
不习惯早起,但是一定要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床,因为这就叫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在这样一个个细节当中。
曾国藩还在家书中说,一个人要想成事,必须有一股强毅之气。他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如果没有一股向上奋斗的气势,什么事也做不成。
所以有人经常给自己起床失败寻找各种原因,什么室温太低啊,什么室内空气不流通啊,什么需要在被窝里先热身啊,闹钟放得太少啊,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没那么复杂。重要的就一条,你要能强迫自己。一咬牙,一跺脚就起来了。
从曾国藩养成早起习惯的过程看,他也不是一天做到的,也有反复。但是强迫自己一段时间后,就渐渐形成了规律,晚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也向我们侧面证明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很多人说的,要改变自己,要形成新的习惯,你开头必须坚持二十一天。头二十一天是最困难的,之后就越来越容易了。
第四,联合朋友一起早起
曾国藩在北京修身期间,结交了一批同样立志改变自己的朋友,比如有一个朋友后来也是著名的理学家,叫倭仁。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是早起。于是曾国藩就和他们相约,相互监督。在多次起床失败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公开自己的日记,把自己的生活计划向朋友公开,让大家监督他早起。
我在日记当中已经宣布,我以后夜不出门,而且朋友们都知道了,那么以后我再晚上到你家,一喝酒就喝到很晚,那肯定就不会了,因为曾国藩是一个特别爱面子,特别自尊的人。所以这一点也帮助了曾国藩。
那么这一点对我们也有启示。为了解决起床问题,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想了很多办法。
北京大学有一个起床协会,号召会员早起集合、共进早餐,早起的学子会领到免费豆浆。不少上班族也要组织起来,“团结最广大起床困难户,为实现‘早起、吃早饭、打早卡’伟大理想不断奋斗。”
我感觉这个办法很好,就是和朋友们相约早起,相互监督,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们都早起了,你想不养成这个习惯都难。
第五,养成午睡的习惯
起床太早,也有问题,就是白天有时会犯困。那么配合早起,曾国藩又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午睡。
中午吃完饭后,不管在哪里,随便找个地方,躺一下,睡上那么一会,可能半小时,也可能就二十分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猫觉”,时间虽然短,但很解乏,很管用,保证整个下午都有精神。
有了这几点,曾国藩不久戒掉了赖床的习惯,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曾国藩从一个起床困难户,变成一个终身早起的人,有这么几点: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起床这个事儿的重要性,把它当成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来看。
第二是早做准备,每天早睡。
第三是要下定决心,先坚持二十一天。
第四是和身边的朋友们相约共同早起,大家相互监督。
第五是中午要午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