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家长从不“服软”: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胡子宏生命日记(1515)
衡中家长从不“服软”: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这两天,有一篇文章再次被衡水中学的一些老师、家长,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文章的标题是《神话?妖魔化?污名化?这才是真实的衡水中学》,来源是新华每日电讯。
实际上,早在7月份,该文章就已经火爆一时。文章的结尾处写道,有一批衡中毕业生已经崭露头角,如2015届毕业生王泰,喜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十佳大学生两大奖项;2010届毕业生窦琪获香港科学会青年科学家称号,全港当年所有博士毕业生仅评选一人;2003届毕业生姜长青,所参与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文章最后一段是:衡中前些年的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相信再有10年、15年,衡中毕业生在全球各地、各个领域一定会有领军人才。
前天,唐山市著名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发表了一篇文章《衡中最强势家长“服软”,我们的孩子终将平庸》。作者也是衡水中学的家长,他提到了我的姓名,把我视为衡中最强势的家长。他说,胡家大公子在北京找工作,老胡不再那么要强,开始“服软”了。
明珠絮语说,我们的孩子终将平庸,只希望我们走在平庸的路上,尽自己的能力做得优秀,用最积极的态度,过完普通的一生。
实际上,我的“服软”是竭尽全力拼搏之后的随遇而安。我只是感慨胡小鹄走出学校后就“泯然众人矣”,但实际上,我对两个儿子都不断地进行激励——能力和天资各有落差,但是,扬帆远航的勇气,绝对不能泯灭。
(二)
这些日子,我跟许多家长聊天,对方关心自己孩子的未来,也关心我家儿子胡小鹄的成长方向。有些家长说,衡水中学的毕业生,都经历过严酷的考试竞争,在京城考个职位,问题不大。
有的家长则说,老胡,你熬煎了半辈子了,给俩儿子每人都准备好了至少两套房子,为什么极力鼓励孩子离开自己呢?三线城市生存压力小,何必让孩子做北漂族,在大城市跟人家的土著族竞争?
我回答得很干脆。我说,以我在小城30年的生活经历,此处是一个很难出奇迹的地方,如果不遇到额外的机遇或付出超常的代价,年轻人在20几岁时,就能看得到50多岁的生活。
只有走出小城,到外面看一看,才知道世界之大,色彩多么五彩缤纷。如果甘心在小城熬煎几十年,这人生还有什么美妙的风景?我觉得,小城的安逸,只能是出外打拼、闯荡疲惫后的根据地,而不是驻扎一生的巢穴。
尽管我这个衡中最强势家长“服软”了,但是,我依然坚持,一个人的平庸是常态,这是因为生活中的强者太多了,就像任何学校的学霸,到了名校后,绝大多数难以继续独占鳌头,继续成为领跑者。
但是,培养一个孩子,就要激励孩子走出去,闯荡世界。因为,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造船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它漂洋过海,搏击风浪,航行出足够远的里程,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否则,船就成为安稳渡水的舢板了。
(三)
有一类家长,名为衡中家长,他们的孩子在衡中就读。在他们的孩子眼里,越是难以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的目标,越对孩子越有吸引力。决心、信念、坚韧,是他们精神世界里最强大的武器。
有人说,衡中学生眼中有目标,胸中怀壮志。也会有人说,衡中学生简直就是自虐狂,是应试教育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那些攀爬珠穆朗玛峰的人,在常人看来,有几个人是神经正常呢?那么冷,那么陡峭,那么危险,爬一座山峰,花那么多钱,有什么意思呢?可是,这些人有共同的特点,他们自信、坚韧、有足够的耐心。
这就不难理解,衡水中学的一些学霸,虽然高考发挥失误,只考上了稀松平常的211大学,可是,他们在大学里一咬牙,一努力,4年后就成了名校的研究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艘搏击风浪的船,停靠到舒适的港湾不是他们航行的目的。
如果没有出现非常意外的挫折,我对衡中学生一直心怀独具特色的信赖。我记得,2014年高考后,我和胡小鹄与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有个朋友还带着上初三的儿子。聊天时,朋友提到,我们的孩子目标是浙江大学,孩子一定要坚持不懈,努力下去。
这时,我家儿子抬起头来,很奇怪地问,你家孩子的目标是浙江大学,那他怎么会考上浙江大学呢?浙江大学根本不是那些目标是浙江大学考取的。顿时,一起吃饭的朋友和孩子,都向胡小鹄投去诧异的目光。
胡小鹄说,浙江大学是给那些目标是清华北大,且有能力考取清华北大,但是在高考中发挥一般,甚至失误,少考了一二十分的学生留下的。你的目标是浙江大学,大概率只能考个河北大学,发挥好一点,也顶多是一所稀松平常的211。
小子的话里,貌似渗透出一股傲气,甚至还有点狂妄,但是,听起来不无道理。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
经风雨,才能见世面。其实,想一想,如果你培养孩子,希望孩子留在身边,把自己的能力范围或人脉框架,视为孩子停靠的港湾,岂不是“取法其下,法不得也”?身为父母,你“造船”的目的,难道就是把孩子留在身边的“港湾”?
(四)
衡中家长、衡中学子值得尊重和钦佩,就在于未来成长的目标,置身于衡水中学里,万马奔腾、刻苦学习的场面,让孩子们理想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它蕴含了那种竭尽全力、坚韧不拔的人生理念,这与那种追求舒适和安逸的生活态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那句著名的“不努力,永远在底层”,就是偌多平民子弟逆境中的人生解药,它排除了投机取巧,拒绝怨天尤人和随波逐流。只有那些劣质的船舶,只有那些有裂缝、漏水的航船,才会永远停留在风平浪静的港湾里。
这些日子,我听多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困难,有的要考研,甚至已经是二战;有的在做北漂,已经准备迎接北京公务员的考试;有的在做各类应试考题,笔试之后,又要经历面试。
实际上,这就是冲出港湾、走向深海的过程。经历了风暴,才不会恐惧汹涌的浪花,如果总是陶醉于安逸中,意志就会在无止境的懈怠中消失殆尽。
我在社会上混了30年,前十年,那些拼搏的同龄人的境遇,与小城里的安逸相比,无疑显得艰涩和落魄。又十年,小城里的安逸显得无聊和陈旧,拼搏的同龄人依然在爬坡。近十年,那些爬坡成功的同龄人,忽然就变得光耀闪亮。人脉有了,财产有了,下一代也培养得前途平坦。实际上,这很容易理解,30年的风浪冲刷,他们这艘航船,到了一处像马尔代夫那样安逸的港湾。
孩子们,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唯有专心致志,善始善终,才能在貌似坎坷的征程上走得更远。衡水中学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之所以让人觉得放心,就是因为他们早就在校园里,经历过风暴的磨砺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