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红梅槛内人,妙玉清韵何处寻
作者韩雪丽,河北石家庄人,自幼喜读《红楼梦》,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中国诗影响》、《石家庄日报》、《当代歌坛》、《齐鲁文学》、《现代诗歌》等60余篇,另有《诗歌网》、《长江诗歌》、《短文学网》、《人人文学网》、《诗歌大观》。
贾府里有四块玉:宝玉、黛玉、妙玉、红玉,妙玉是其中的一块。这一块,不是贾府里的玉,也不是贾府里的亲戚,是十二金钗中唯一和四大家族没有亲戚关系的人,但是在十二金钗中的排名却非常靠前。
府里有三个从苏州来女孩子,香菱黛玉妙玉。香菱是莲花,黛玉是芙蓉,妙玉清高孤傲,唯梅可匹。三个人都是和尚要度去的,香菱的父亲不肯,所以香菱一生坎坷,黛玉是父母不舍,所以黛玉从会吃饭起开始吃药,让她不要见异姓亲友,可偏偏要住在荣府,都是外姓,所以一生眼泪不干。妙玉出了家,虽然不再生病,不再流泪,却是红尘难舍。
妙玉出场时,介绍说祖上也是世宦之家,读书识字经文极好。贾府下贴子请来的,也算是有本而来。贾母带领大家去游园时,妙玉舍了众人,单请了黛玉、宝钗,另煮新茗。
宝玉尾随而至,她用自己的杯子请宝玉喝茶(像袭人做派),却要扔了刘姥姥用过的茶杯。她的清高与心思,比之黛玉更甚。黛玉也是坐了一会儿就约了宝钗离开。妙玉独重宝黛,眼光独特,无论气质才华,这二位皆是高于贾府千金。看来妙玉不在红尘,红尘琐事皆知。她和惜春常相往来,因惜春有出家心意,自然亲近妙玉,倒不见妙玉对惜春有何厚待。又或者她觉得宝黛和她一样是客人,并非主人,有些同病相怜的亲近。
宝玉乞红梅,她慷慨相赠,众人皆知,只有宝玉能要来。后来宝琴又拉着宝玉去寻,妙玉又单送了红梅与宝、黛。妙玉对宝玉的另眼相看是贾府皆知的,只是大家都沉默着。
宝玉过生日,妙玉寄贴相贺,贾母过生日也未见妙玉如此心意,她待宝玉如是不同。妙玉倒也未想过和宝玉有什么结果,宝、黛的情义她也自知,金玉之说想必也听过,她对宝玉是无所求的牵挂,明知这一生没有缘份,可还是无欲无求的牵挂,只是希望他好,哪怕远远的望着。
中秋夜黛玉、湘云联诗,妙玉出来续诗,又请她们喝茶,是她少有的热情,想是二人的诗拨动了她心中的弦。她静听了许久然后走了出来,那时的情怀,也如天上的月一样清莹明净吧。难得的是黛玉对好些人挑剔,只是对妙玉却从无贬义,那是不是前生的自己?今生恍若看见了曾经的影子,依然是孤单。
妙玉的出场不多,但是每次出场必让人意外,可是细想之下,又是意料之中的事。她的个性里于冷辟中有着难以言说的热情,只是不能说不能表达。她连表达伤悲的权利也没有,她只能淡淡的看着,让心中的热情融化寒梅的冰雪,于氤氲的茶香中眷恋着红尘。
妙玉、黛玉,一字之差,槛内槛外,好像一面镜子的两面,一边是红尘中一往情深,一边是红尘之外的清冷情怀,中间是宝玉,一个能够懂得珍惜女子之美的怡红公子,可惜都是命里无缘。
镜中花水中月,花开过月圆过,都是回想中的灿烂。
一个住在潇湘馆,一个住在栊翠庵。潇湘馆是竹与芭蕉,是绿意天然;栊翠庵栊翠不是绿意盈盈吗,好像不同又好像一致。
红尘中的黛玉“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万般心思终虚化,一场风月惹相思。
妙玉,她是否另一个黛玉?是那个父母舍了的、出了家的黛玉呢?避世的黛玉,其结局也还是风尘肮脏违心愿。顺笔提一句林红玉,也就是林之孝的女儿小红,从奴才到次主子,她的命运确是一个转折?是否暗示着什么?我们试图寻找答案,却雾里看花,始终眼迷离。
隔槛相望,也许只有妙玉最能懂颦儿的心事,也最能理解“花谢花飞飞满天”的美丽飘零和凄惨眼泪,最能理解那一份情缘的珍贵和无望,“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盼佳期,银汉迢迢鹊桥归忍!甚时节?博一个地久天长好姻亲,方不误,这美好韶华三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