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逐日:二爷爷光辉的一生(二十五)
第六章
集宁战役
第二十五节 溪春大同告急求救
作义绥远东犯增援
大同是著名的煤都,是平绥、同蒲铁路的连接点,连结晋冀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同被阎锡山控制,横亘在晋绥及晋察冀两根据地中间,拿下大同即可使两根据地相互联系支援。所以晋察冀、晋绥军区决定进攻大同,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以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为总指挥,以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罗瑞卿任政委,杨成武任副司令员,调集两战区全部主力,共五十个团十几万人参战,这是国共内战开始后最大规模的战役。
第二次集宁战役是大同集宁战役的一部分,战役的背景是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准备要召开“伪国大”。在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全面进攻中,傅作义为蒋介石很卖力气,先派了11师、17师、31师包围了集宁,由董其武负责;外围土城子、大六号、贲红一带分别驻扎着鄂友三和宝贵廷的两个骑兵师以及芦其格和乔汉奎分别领导的骑兵部队,总指挥是孙兰峰。我八路军参加这次战役的是晋绥军区的独1旅、2旅、3旅、358旅、骑兵旅和晋察冀军区的第四纵队,防守集宁城的部队是晋绥军区的第9团、27团和358旅的715团,共八个旅四万多人。
大同集宁战役首先于大同发起。我军于1946年7月31日开始进攻大同外围阵地,经过三十多天的激烈争夺,已占领大同外围所有重要据点和东关,消灭敌人二千余人,逼近大同城下,眼看大同危在旦夕,大同守将楚溪春连连向阎锡山告急,请求增援。阎锡山远水救不了近火,且太原到大同的铁路已被八路军切断,无法出兵,只得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这时兵力也陷在全国各个战场,抽不出援军,当时唯一可机动的兵力就是在归绥的傅作义部,而傅作义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大同采取观望态度。
蒋介石为了诱使傅作义出兵增援大同,使出其军阀内战中的一贯手法,给地盘、加官晋爵,把大同划归他的第十二战区管辖。对于久处贫瘠不毛之地绥远的傅作义来说,大同是全国著名的煤都,盛产乌金,又是晋冀两地的交通要冲,占据大同真是梦寐以求的好事。这一下傅作义来了动力,马上召集部下闭门开了七天会,最后定下了一个“围魏救赵”的计划,围集宁救大同。占领集宁一是可以迂回攻击八路军围攻大同的部队,二是可以威胁当时八路军唯一控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于是大同战役的关键点从大同变成了集宁。我军指挥大同战役的是贺龙与聂荣臻,前线指挥是张宗逊,他们同样意识到了集宁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也顺势而为地把大同战役变成了围点打援的大同集宁战役,围住大同,打集宁援军。
集宁城有着两丈五高、一丈多宽、方圆八里的城墙,有着宽而深的护城壕,有着水楼山、老虎山和卧龙山等制高点拱卫,城墙上配置交叉火力网点,并非易得之地。当时集宁守军为晋绥军区独立第3旅的第27团,加强晋绥军区第9团、358旅第715团和旅警卫营协助防守,也就是说集宁城内共有三个团加一个营配合外围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城内执行防守任务的三个团一个营由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和政委乌兰夫指挥,指挥部设在老虎山。
在城外,我军控制了老虎山、卧龙山等制高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集宁城内的具体兵力部署是:27团负责铁路西北门,715团负责铁路南门,9团五个连配合工人自卫队维持城内秩序,警卫营为预备队。
我军自大同战役开始后,为打击傅部增援,原驻绥东之晋绥军区独立第1旅配置在卓资山、福生庄,独立第3旅(缺第27团)配置在凉城,丰镇至集宁的交通线由9团一部负责,铁路沿线各车站及隆盛庄、玫瑰营等大村镇均由铁路警察与游击队负责守备。晋察冀军区教导旅两个团配置在凉城以北的毫欠地区,第4旅由商都调至卓资山、集宁之间的十八台地区机动待命。
骑兵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是当时我八路军部队一支重要的作战兵种。骑兵部(分)队的机动性、战略投送能力都比较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机动快速、攻击迅猛、整体使用突出力更强,而且极其不易被步兵包围,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候影响较小。二爷爷所在的绥蒙军区骑兵旅和第一次集宁战役一样继续配置在集宁城西北土城子一带地区,增修工事加强防御,执行外围机动作战任务。事后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到:“从兵力上来说,我军在集宁地区占有一定的优势(敌我之比0.8:1),只要指挥得当,完全可以歼灭来援之敌。”
1946年9月初,当晋绥、晋察冀两军区的主力部队正在全力围攻大同,并将外围据点基本肃清,大同城垣指日可下之际,蒋介石命令傅作义从归绥东进,以解大同之危。傅作义立即倾巢东犯,向卓资山、集宁进攻,并配合东线国民党政府军向张家口进攻。
归绥城东75公里外的卓资山,地处平绥铁路线上,北依大青山辉腾梁,是归绥和集宁之间的咽喉要道。傅作义部三万二千余人分三路东犯:中路为主攻,以暂3军11师、17师、第35军101师和新31师、32师、炮兵第25团共14个团一万三千余人,统归35军新任军长董其武指挥,由归绥附近地区沿平绥铁路向东进犯,企图攻占卓资山,扫清沿途障碍,然后再进攻集宁;北路以伪骑兵第1、第10、第14纵队,骑兵保安师等部共三千余人,统归暂3军军长孙兰峰指挥,从陶林地区向集宁进犯;南路以保安旅等部四千余人统归鲁英麟指挥,由归绥地区向凉城进犯。
敌人于1946年9月5日晨开始向我集宁外围的守军发起进攻,首先以优势兵力、火力向西山顶我二爷爷他们绥蒙军区骑兵旅第2团第2营的阵地发起猛烈攻击。霎时间,敌人的炮弹在2营的阵地上狂轰烂炸,二营的官兵们坚守阵地顽强抵抗,至12时许击退敌人数次进攻后弹药消耗已尽,西山顶阵地被国民党军占领一部分。这次战斗二爷爷所在的特务连和2团的1营3连担负该团的战斗预备队,骑兵第2团团长黄厚命令团预备队迅速组织反冲锋,夺回失去的阵地。预备队立即全力以赴投入战斗,无奈由于面对了敌人的几个团,敌人人多势众加之火力又猛,预备队光靠百十条枪势单力薄,敌人占领了我军阵地后进入掩体和交通壕,骑兵接近不了敌人,马刀就派不上用场,此时的骑兵当成了步兵使用,骑兵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步兵进攻不如炮兵威力大,区区百十人,几次反冲锋就牺牲了一半多,指挥员只好命令剩下的人固守阵地阻敌向纵深扩展。5日14时后,因各主要阵地大部分被敌人攻占,八路军决定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我集宁守军以4个营的兵力抗击国民党军3个师的进攻,激战8小时,伤亡五百余人,击毙、击伤国民党军一千二百余人。
且待下节分解:
国军部队大兵压境
八路官兵全力抵抗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66年出生于察右中旗元山子乡,1984年参军,转业前为陆军某装甲旅副政委,现在大同税务局工作。
【本期幕后】
策划:小娟
编辑:小超
校对: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