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秋记忆——打月饼
本文作者:马宁
(此文写于2018年中秋节)
今日正值中秋,这是中国人一年中除了除夕之外最重要的节日,家家团圆,人人开颜。
晚上,我把月饼和水果收拾了一下,突然就想起小时候家里的一个习俗。
我从七八岁开始就住在西南疙蛋的平房里,院子的前面是凉房。每年一到八月十五,我家都在凉房支起炉子自己打月饼。这个炉子是我们自制的,先像垒旺火一样,在铁片上用碳块垒一个炉子,中间是空的,然后再用胶泥把它整个抹住,只留上下两个窟窿,上面的窟窿用来出烟,下面的窟窿用来点火。在这个炉子中间放上柴火点燃,等到炭火冒过大烟之后将它抬到锅灶上,此时下面的灶火也已经烧好,这样一个完整的月饼炉就造好了。这炉子做好了能保证月饼上下的火候。父母按照三油三糖或者五油三糖的比例将素油、白糖、面粉混合在一起。这里我还要说一说素油,我们这里一般用的都是胡麻油。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适宜在凉爽、湿润的气候生长,主要种植在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胡麻成熟后将里面的籽打出来,拿到油坊,炒熟后用来榨油,榨出的油特别香。
月饼面和好后,揉成圆饼,或者用模具压出花纹。然后,父亲和叔叔们便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挑起很沉的锅盖,把月饼放进锅里,烧火开始烙月饼。我很难用语言把这个打月饼的工具描述清楚,估计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都见过。抓这个大家伙很费力气。记忆中,我家还要替街坊四邻打好几斤面的月饼,在中秋节前,父母有时候要一直工作到深夜。我常常睡眼惺忪地看着忙碌的父母,不肯去睡。
打好的月饼,要放在缸里或者瓮里。同时还要放一些槟果在里面。槟果,这是一种现在市场上已经看不到的果子,它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只要一揭开盖子就有一股夹杂着果子清香的月饼味儿扑面而来,那是一种幸福的味道,现在想来都无比满足。这些月饼要存放很久,有的时候要吃到过年。月饼放到长毛、有一点发霉的味道时,父母也舍不得扔,用刀将坏掉的部分刮掉继续吃,那时候的月饼就有一股怪味道,说不上来的难吃。
现在时代进步,人们也不再会储存月饼,更不会自己做月饼,与之相连的习俗也渐渐淡了,唯有以此文字怀念传统节日的忙碌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