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 我需要一把戒尺

一、概念解读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二、思想变迁

本人,割草牧羊出身,从教 21,担任班主任17年。2010年之前,我始终崇尚“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并以此为题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已在杂志上发表),以无限的爱心与责任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2010年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我越来越发现,“学校成了培养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了——一级不如一级,越是往下的一级,有不良习惯  的学生越多。比如个别学生的迟到、不交作业、自习课说笑和下位等,成了家常便饭,关键是老师说了还不听——虽然我有无限的耐心,依然无法忍耐。

有时我也 反思,为什么有此转变?

后来想明白了,之所以养成这么多孩子有这么多不良习惯,源于从小学到初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管学生。

为什么不敢管学生,我们看看身边的和报道的“教育事实”:

教师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学生跳楼的,家长找老师算帐;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学生把老师砍死的;教师严厉教导学生,被辞职并要求公开道歉,最后不堪其辱自杀身亡的……现在社会上,关于教师管理学生付出惨重代价的新闻报道,不胜枚举。无数案例已证实,现在只要发生“师生问题”,社会舆论便会一边倒地指责“教育”,最后则有当事教师承担责任;无数案例警示,管得越多,带来的“祸害”越多,甚至“被开除”、“被打”或“被杀”。

所以教师成了高危职业,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管学生,也不想再去管学生。正由于教师的放纵,导致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严重到不知荣辱、无法无天的地步。因为“问题学生”就知道你老师拿我没办法,不能把我怎么地!

三、我需要一把戒尺

作为班主任老师,作为自认为还是比较合格的一名教师,面对着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我认为“教师必须是学生敬畏的人”、“教师手中应该有一把戒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是目前的教育,有了规矩,依然难成方圆。

举例说明:

学校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不准迟到,但是就是有个别学生不但迟到,而且一次、两次……N次迟到。多次批评教育就是不改,也家长结合也是没什么成效,你怎么办?现在的教育,对于学生打不得,骂不得,批评教育越发显得苍白无力。

允许他迟到,就允许我迟到~~~如此一来,方圆难成!

长此以往,最终受损害的,就是家庭和社会。

我曾做过一个关于“就教师惩戒学生”请家长发表看法的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当孩子老师向您说他需要一把戒尺时,你会——”选择“送老师一把戒尺,上面写上自己孩子名字”的家长占92%,选择“对老师置之不理”的占7%。由此看来,绝大部分家长是支持教师采用戒尺惩戒孩子的;但也有少数家长觉得他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对的,不认同教师对学生的戒尺惩戒

有人曾这样说过,我们现在这样对于学生过于宽松的管理和教育,最终会害了这一代孩子。其实这话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学生在学校没有敬畏之心,不懂得遵守校规校纪,进入社会之后又怎能不违法乱纪,到那个时候,他们受到的将会是法律的严惩。如果真是这样,让他们在学校接受严格的管理,对他们的成长未必是一件坏事。

因此,我希望我学生的家长能将写着自己孩子名字的戒尺送给我一把,以便在孩子多次犯同样错误时、在说教不起作用时——让我有个期盼、让孩子有份敬畏。

如果真有家长送戒尺给我,说明您认可了我的教育理念,我一定专尺专用,并与您的孩子商量好戒尺的“使用条例”,对孩子严加管理,但一般不用。

最后,让我用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刚家小学卢秀红和马书强两位老师的话结束本文:戒尺,源自于佛教——就让我们的教师秉承一颗仁者之心,善用“戒尺”艺术,用“戒尺”敲击出爱的火花,把它变为学生走向成功的指路标;把它变为教师警戒、衡量自己教育的一把尺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