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能否给孩子一点点缝隙?
看到一个妈妈的来信,非常难受,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有说一说的必要。
王老师,您好!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到我的留言?对于您这篇文章的观点我深有同感,我想到崔永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中国的教育让小孩聪明伶俐的进去,最后呆若木鸡的出来。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看浙大教授郑强同志关于教育的讲座,深受影响,所以孩子小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束缚他,只要不违反道德法律,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自由成长。我又深受尹建莉老师书的影响,从小引导小孩阅读,按照这样的思路一路走下来直到小学毕业,我觉得我家小孩发展的很好,有个性,有思想,不是我我自夸,我有他从小到大的记录为证,(我会附上图片)。目前我孩子在江西南昌市最好的公办学校就读,虽说成绩还过得去,但是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灵光,过多的作业填满了课余时间,随心阅读变成了一种奢侈,孩子问我,“妈妈学习为什么要这么功利性呢?考什么读什么,我想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我现在很痛苦,很困惑,也很心疼孩子的这种状态,我自己都快抑郁了,我和孩子都特别希望得到您的帮助和指点迷津!!!
作为老师,我很挣扎,我无法回答这样的提问。我能说什么呢?让孩子随心阅读?鼓励孩子不做作业?让孩子学习不要功利?不要考什么就读什么?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兴趣?
但孩子成绩下降怎么办?成绩下降,会不会使得孩子自信受到影响?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综合评价?老师对这孩子会有什么看法?这些看法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其他孩子会如何评价他?家长会不会不允许自己孩子与他玩耍?学校会不会用成绩评价代替了价值评价?如果不能考取理想的学校,孩子走向社会会不会吃亏?夸大一点说,会不会能有一口饭吃?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获得清晰的解答之前,我们很难做出选择。我不能,那个妈妈不能,包括这个孩子自己也不能。他还小,在这样重大人生问题上,一个孩子还不具备选择之后负责的能力。
在这位妈妈的一再追问之下,我简单回复了几句。“高中考是一种选拔性的高利害考试,出于竞争目的,必须最大化使用好时间,力拼考试,兴趣化阅读和非功利性学习要等这以后。”
我知道这不是最好的回答,但我只能这样。现实就是如此,一不小心孩子将来就不是吃瘪,而是吃土。我们不能像清华的刘瑜一样,轻轻松松地看着孩子的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清华教授眼里的普通人与真正的普通人怎么可能一样?
即便是真正的普通人,她这样的家庭背景也不在乎。刘瑜常常自嘲她自己也是普通人,但她的履历能够把我们吓死。她是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讲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副教授。这样的人还称自己是普通人,让我们这些人还怎么活?所以她的孩子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会比我们高出很多很多,这就是所谓的阶层。
作为寒门家的子弟,如果要想改变自身命运,靠天天不语,靠地地无言,靠父母靠不着,父母砸锅卖铁也没多少钱,还弄得生活无着,最终的华山一条道还是要高考。高考是天堂扔给农民的一根绳子。我喜欢这个比喻,因为我就是紧紧抓住了这根绳子,没能攀上天堂,但与父辈相比,差不多就是天堂。高考不是打破阶层的利斧,但却是挣脱固有阶层的垫脚石。
尽管有这么多无奈,但我还是呼吁,一定要给孩子一点缝隙。这个缝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能够从泥土里挖一个小孔,苟延残喘,不至于窒息。
第一,给孩子一点点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能够独立自主,能够暂时有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散步时所说的,“白天里一天要做的事,一点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便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成年人尚且感觉到压抑,需要一个空间来放松自我,更何况孩子?总是满负荷,总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光亮,孩子很可能会支撑不下去。当孩子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世界无趣,无可留恋。比如望江那个跳水的女孩。
在看“中国好声音”节目时,看到黄勇和梁博对阵唱《北京,北京》,绝对是巅峰对决,两个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其他评委都觉得两个人不相上下,无法取舍。但刘欢有一个绝佳的评价。他认为黄勇唱得太满,失去了空间感,没有了空虚的想象。所以处理得不如梁博。这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如果占满了孩子所有的空间,给孩子的东西太满,孩子也会失去空间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让孩子保留一点点爱好。孩子本来是灰色的,因为有了爱好,然后才变得彩色,才有光。在爱好之中,孩子们学会和兴趣相处,也学会与自己相处。他们的身体越来越饱满,精神越来越愉悦。他们的眼睛会发光,心灵会充实,灵魂会飞翔。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心灵的小天地,有了灵魂的滋养,他们挥汗如雨,乐此不疲,如此就能抵御寒冬,战胜挫折,并且歌唱着迎接挑战。如果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为兴趣而学,为未来而学,为人生而学,那他们就更没有理由觉得痛苦和折磨,因为这一切都变得值得。反之则相反。
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因为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爱好中都是天才,这符合加德纳所说的多元智能理论。我有一个重要的判断,这个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参差百态,正是幸福之本源。但孩子必须要有自己的特长,至少要有自己的爱好,然后慢慢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人生所长。未来没有爱好的孩子,可能才是真正的差生。
第三,允许孩子做一点白日梦。
记得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奥勃洛摩夫,一辈子都在睡觉,连做梦的时候,都梦见自己在睡觉。当时,觉得可笑,现在却感到可悲。因为很多孩子现在不会做梦了。或者所有的梦千篇一律都是考高分。很多孩子完全失去了自己,成了应试的奴隶,考试的工具!
其实最完美的教育就是鼓励学生做梦,然后帮助学生实现自己梦想。而最重要的教育过程无非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你自己”、然后“成长为你自己”的过程。
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在几栋新楼之间,撒满青草。然后,在人们踩出的大大小小的路上,修建起大大小小的路。教育者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在空地里种上草,然后等待夏天的降临,让孩子们自己的脚,印在草地上,踩出人生的痕迹。这就是属于他自己的,也就是最好的道路。
我们的教育的口号却是:让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栋梁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逼迫青草、玫瑰、桃李充满这样的幻想,却未尝不是一种悲剧。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梦幻也是五颜六色的,我们为什么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梦想牵引孩子发展呢?让青草长成青草,并进而覆盖大地;让玫瑰长成玫瑰,并进而带来芬芳;让橡树长成橡树,并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栋梁。这有什么不好呢?
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点底子的,这个精神的底子应该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周作人说:“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青年时代应该是做梦的季节。”鲁迅虽然运交华盖,却也不愿“把自己的痛苦传染给那些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别林斯基更是说:“年轻的时候应该追求虚幻的东西,不能过早的把人培养成太现实的人,要敢于做梦。”
在成熟之后,美梦破灭,在破灭中升华,这样才能达到永恒的精神和谐。
因此,教育应当提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色,有了更多的亮色,在遇到沉重的黑暗时,才不至于走向毁灭。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真善美的梦想追求打下底子,否则,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
然而,我们教育的学生过于懂得现实,过早的面对世俗丑恶,过早的学会世故,这是很可怕的事,由于缺少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终极关怀;缺少一种精神的砥柱,我们的学生会因为缺少内在的骨骼支撑,在现实前行中猝然跌倒,或者干脆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社会的浊浪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