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华 史修身:陇西籍同盟会员何冠三将军的戎马人生(下)
2019年第122期||总第386期
辛亥革命先驱 抗日民族志士
——陇西籍同盟会员何冠三将军的戎马人生(下)
王长华 史修身
▼滑动查看更多
何冠三小传
1
辗转故里
1952 年 12 月 4 日,何冠三带病只身一人回到陇西。亲戚朋友几十年没见面,大家都来探望。因环境转变,心神为之一爽,病竟然没有吃药而痊愈了。于是,何冠三决定长住陇西。
当时陇西家中共有水地 15 亩,骡一头,车一辆,共有6口人。但儿子何清吸食大烟好吃懒做,住了三个月后,儿子何清、儿媳潘氏因他穷途潦倒、空囊回家,开始不给何冠三饭吃,并经常给脸色看。实在没有办法,何冠三只得从家中搬了出来。在亲房伙族大家的帮忙下,在陇西铁路苗圃北角旁自家地里修了一间面宽四米多的简易庵房。于是,何冠三就独自一人在此栖身。
1953年4月初以后,何冠三经常到亲房伙族家中去吃饭,到谁家谁就给他做饭吃。他想,这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于是,从 1953 年4 月至 5月间,何冠三就辛勤地开垦了一亩多荒地 (老同学马玉堂和侄子何恒可证明)。因为何冠三的住处离铁路居民区很近,于是,他又收拾了两家工人的厕所,所积粪肥略有七、八十担,他就种了一亩绿荞,地头还种了一些洋芋。到秋后,收获了绿荞一斗四升,洋芋一百多斤。这样,他大半年的粮食才有了着落,但生活方面仍然时时感到困难。
1955 年过春节,何冠三回了天水一趟,带回了一个茶几。
4月间,何冠三在东铺(陇西)火车站十字邮电局门口开始代人写信,风吹雨淋,严寒酷暑,很是辛苦,一月只有七、八元钱的收入,以此补助生活的不足。
在此期间,何冠三突然想起了时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的邓宝珊先生,因为他俩都在1910 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革命同盟会,早年还有些交往,特别是 1943 年至 1948 年间,何冠三任西安九军五十四师宝鸡办事处主任和西安十五军官总队队长之时,他俩交往甚密。邓宝珊时任二十一军军团长,率军驻守榆林,抗击日军西侵。在邓宝珊的引领下,何冠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始终和陕甘宁边区保持着友好关系。他知道何冠三的历史情况,于是,何冠三把自己遭遇的现实困难情况给邓宝珊主席写了一封信。
1956 年 5 月间,陇西县委统战部来了一个同志,叫他写一份自传,并交待他说: “明天写,写好了由邮局送统战部。”但是他想,自己老了没有用了,写自传干什么呢?于是就拖延着没写。直到七月间,在县上一部门工作的侄儿何恒(后任陇西县副县长)来铁路苗圃旁庵房处,找到他说: “统战部叫你写自传写了没有?何冠三说: “没有!”何恒说,统战部李部长对我说,叫您快一点写好送去!何冠三说: “我就写!”三天的功夫,自传写好后就送到邮局了。
7 月12日,有通知叫何冠三到统战部。刘继汉同志对他说: “定西地委办了一个政治学校短期学习班,你同意学习去吗?”何冠三说: “我早想学习,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叫我去学习,我是万分欢迎的,可是我已经老了,按我个人情况,我是没有力量的。” 刘继汉同志说: “领导上可以帮助你。”刘同志马上拿出 30 元人民币给他说: “你缺什么就置什么,你在家等着,何时有通知,你随他们走。”27 日接到通知,说 28 日走。当日就到定西地委统战部报到,10 月 1 日开学。
何冠三书法条幅
再立新功
到定西后,他们住在城关镇人民委员会大院,来往吃饭均在东关学校。领导上看到何冠三年老体弱,来往吃饭路途稍远,很是疲劳,就让他在城关镇人委会搭伙。后来搬到学校,因天气寒冷,领导又给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旅店,店里有热炕睡。
到了农历八月间,天气渐冷,学习班的班长、前统战部李栋部长对何冠三说: “别人都穿上棉衣了,你还穿的单裤?我看着很冷。”于是给了他十元钱,让他添置棉衣,因缺布票凭证,一时置办不到,只好在星期天买了一套绒衣穿上。在学习期间,定西地委统战部巩部长和郭专员、毛专员、尚专员,不时到学校,询问他的精神状况如何?饮食怎样?感觉疲劳不疲劳?在学习期间,何冠三因为耳聋的缘故,在老师讲文件时,十句中只能听到一两句,有时坐得远,甚至全都听不到。在讨论时,又听不到同学们的发言,也得不到同学们的帮助。但是在休息时间,他细心钻研文件的意义并做笔记摘要,也能得到较深的领会。
毕业时,李部长让他代表陇西、渭源的学员发言,他写好发言稿交李部长看后说: “行”。何冠三在发言稿的第一段,说了党对他的关心;第二段说明了学习后的领悟;第三段说他虽然老了,但是心还没有老,我们的制度是最新的,国家是最年轻的。我们要为建设新中国而积极努力。讲完后记录员只把他的发言稿留下了。散会后领导和同学们对他的发言表示非常满意。在毕业会餐后,领导对他说: “你不要马上走。”又给了他十元钱,并说这是暂时的零用钱,以后再想办法。学习期间,党和政府对他给予的极大关怀,使何冠三感动得潸然泪下!他经常想,这样的恩德我怎么样才能报答呢?
10 月 18 日毕业,19 日回到家后,何冠三仍在陇西火车站十字邮电局门前代人写信。
11 月 11 日,何冠三接到了当选陇西县人民代表的证书。12 日,他进城在老同学马玉堂处探听,究竟是谁选他当代表呢?他从探听中得知,代表们 14 日报道,15 日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何冠三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此后,何冠三就参加革命工作了,被分配到陇西县委统战部下属的文化馆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工作,工资级别每月 22 元。
1957年4月间,何冠三参加了陇西县民盟争鸣座谈会。他的发言以人民民主为主题,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5 月间,何冠三又参加了陇西县的争鸣大会,他的发言被全文刊登在《陇西报》上。6 月间,陇西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何冠三的发言材料,当日即发给参会代表每人一份。7 月间,何冠三参加定西行署政法财贸会议。11 月间,何冠三在兰州参加了甘肃省政协的扩大会议,他的讨论和发言登载在《甘肃日报》。1958 年元月间,何冠三当选为陇西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并被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1959 年 12 月,何冠三当选为甘肃省政协二届委员,时年 75岁。
何冠三幼承师教,喜欢诗词,酷爱书法。无论是军旅生涯,还是闲居乡野,他都临池摹帖,博采众家,笔耕不辍,几十年来从未间断。1951 年,当他看到毛泽东主席创作的《沁园春》词大气磅礴,从此,他对毛主席非常敬仰!他认为,毛主席不但是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位学深似海的大文学家。自 1953 年起,他给同族和亲戚朋友写字画,都写的是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号召,以及毛主席语录,也就是标语式的宣传字画。这些书法作品,一直流传到至今,现在还被亲戚朋友们收藏着。
1959年10月1日,国庆10周年期间,何冠三写下了《歌颂领袖毛主席》的诗歌,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10周年来所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的由衷赞美,以及对伟大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
伟大国庆十周年, 辉煌成就有万千。
任务完成还超额, 惊人奇迹世界传。
十载时光遍地芳, 百花齐放争荣光。
快马加鞭日千里, 高举红旗耀四方。
过去贫穷面貌残, 一年四季苦饥寒。
现在温饱如愿望, 各族团结笑颜欢。
一切奇迹不偶然, 党的领导是首先。
人民干劲冲天破, 子孙幸福亿万年。
1959年10月18日,他又写下《永远跟着共产党》一诗,表达了共产党领导的衷心拥护:
党的培养我亲尝, 时间虽短意义长。
关怀备至感心动, 永远跟着共产党。
党的恩情甜又香, 全民共沾全民康。
国家前途无限美, 政治活泼心情畅。
国际地位直线升, 我们朋友满天星。
和平人心都归向, 马列主义是路灯。
作为一名爱国爱民的将领,何冠三将军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他对农业社时期一些极左的错误做法也颇有微词,体现了一位军人的良心,这在他的诗歌中也有反映,如1960年8月11日所写的《无题》:
农业社干时荒唐, 虚报浪费贪污账。
上级威信受影响, 社员生活无保障。
1960年冬,何冠三到三台米家门一带,为地方宗教界人士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回来徒涉渭河时,由于年老体弱,路途劳累,被脚下石头绊倒,不慎跌伤,从此卧床不起。
1961年元月4日,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怀着对新社会、新生活的无限留恋和憧憬,溘然长逝,享年77岁!
何冠三先生在其《自传》中,对自己的戎马生涯做了总结:
青年时代,学习研究军事专业,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革命同盟会。从事兴汉灭满的革命工作,参加了武昌起义,继做联秦复陇工作。中年时代服务部队。虽在军阀一边,但是反对蒋介石北伐到底。不论平时还是作战,与士兵同甘共苦,共患难,到处爱护民众。老年时代参加抗日战争,尽保家卫国之责,又任游击县长。唯独信仰孙中山先生,推崇先生三大政策。以国家民生为前提,祸国殃民的事从未做过。
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这份革命工作,使我从国民党的旧军官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国家干部……
这就是戎马一生、追求进步、积极革命,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的何冠三将军,对于自己的评价!
现年93岁的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罗锦堂先生,对这位乡贤崇敬不已!欣然命笔,为之题词:“爱国爱民,戎马一生!”
这不啻为何冠三将军戎马生涯的准确写照!
(全文完)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罗锦堂先生为何冠三将军题词
1
(作者简介:王长华,媒体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史修身,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
题签:魏新河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