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输了,人类赢了
2017年5月27日,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以0:3不敌AlphaGo。其实在此前我认为已无悬念,正如棋手们所说“这是在跟上帝下棋。”跟上帝较劲,你还能有赢的机会?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要说柯洁虽然输,但人类赢了。此话怎么讲?对此,我们不妨先来想一下,人类为什么要玩这一场人机对决的游戏呢?难道只是证明自己输得很惨吗?绝对不是!赛后,好胜的柯洁哭了。作为棋手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其实是一场胜利。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让我们来追溯一下人类的发展历史。
农业社会,人类发明利用牛来耕田,比起原始社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工业社会,人类发明了蒸汽机,进而用来发电,生产效率更高了;信息社会,人类发明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效率的提高从体力跨进到智力,从而进入了人工智能的领域。这说明人类创造的工具在某一项能力方面超过人,这早已不是新鲜事。人的力气再大,也不可能超过举重机;跑得再快,也超不过汽车;如果数学计算代表着人类的智力,那我们早已输给了任何一部廉价的计算器。所有这些工具的发明,并没有成为人类的掘墓人,倒不如说是把人类从一些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那么,人工智能到底能有多大本事呢?目前人工智能研究能到达什么水平?人类需要设计一个个比赛来检测和证明,于是人机大战便应运而生。从机器人“深蓝”与人进行的国际象棋比赛开始,到人机中国象棋比赛,再到人类最高智力游戏围棋比赛,柯洁对决AlphaGo恐怕是最后一场人机棋类大战。因为人类已经证明,他们开发出来的机器人在算法应用与优化方面,已经可以超越人类。换言之,机器可以替代人的某些功能,而且这一功能可以超越人类,从而达到人的延伸。人类让机器人让自己变得更厉害,难道不是人类的胜利吗?
但是人机大战仍然让不少人感到担忧,这么厉害的机器人会不会有一日把人类干掉?有人在分答上问我:老师怎么看柯洁与AlphaGo的对决?是AI的胜利吗?那之后人类与AI将何去何从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就涉及到一个局部与整体的问题了。在局部范围,正如美国评论家Thomas Friedman在多年前所说:“人类和受软件驱动的机器可能正在日益变成替代关系,而不是互补关系。”我认为他说的不完全对,在局部可以是替代关系,但在整体上,人工智能与人类还是互补关系,机器人不能完全替代人!
就目前而言,机器人虽然很厉害,它是在现有规则内计算最优化方法,很多下法也是对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延伸,但它不会像人类那样打破规则或无中生有地创造——例如发明一种新的棋类游戏。机器人研究专家Hans Moravec观察到:“如果让计算机展示成人水平的智力测验或者玩跳棋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但当涉及知觉和机动性时,即使让计算机完成一岁幼儿的某些技能也是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的。”但是在将来呢?机器人会不会最终成为替代人的一个物种?
“人机对决”的设定似乎强化了某种错误的对立意识,仿佛是机器在挑战人类。或许,我们要用超越胜负的眼光来看待这场比赛,AlphaGo团队负责人David Silver也说“今天的问题无关输赢”,他认为这只是为了把人工智能这一工具更好地用于探索各种可能,来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或许,有人依然纠结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终极问题,会不会终有一天机器人被坏人所利用,发起恐怕袭击这类危害人类的行为?这是一个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福祉而非危害,这也是人类需要研究的又一个哲学命题了。
说到终极问题可能有点远,当下人们恐怕有这样的焦虑:人工智能让更多的人失业吗?其实这种焦虑不是始于机器人,而是始于机器。确实,在一些行业人工智能“已经”在替代人工了。AlphaGo并不是只会下围棋。围棋不过是AlphaGo选定用来测试自己的一个高难游戏。AlphaGo已经形成的先进算法,高智能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未来将在许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金融领域,在AlphaGo看来,炒股只是一个比下围棋容易得多的游戏。
中国围棋院授予AlphaGo九段证书,棋圣聂卫平说它的棋力有20段。
美国高盛纽约总部,现金股票交易柜台的交易员数量,从2000年巅峰期的600名,下降为如今的2名,其余工作均由机器人包办。
美国沿海联邦信用合作社,已经用机器人替代了40%的雇员;在其下属的16家分行中,“个人柜员机”被全面启用。
日本富国生命保险公司,正式“录用”了34名智能机器人,负责公司的保险理算业务,公司34名理算员(占理赔部的30%)因此将在3个月后正式“下岗”。
尽管这些只是个案,但分析家认为未来低时薪、中技能和非顶级的工种受人工智能冲击最大。但与此同时也会增加许多新行业新职位,如语言处理工程师、语音识别工程师、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等。但对于一些人工智能没有进入的领域,就业需求仍然是很大的。柯洁不用哭,大家也不用担心,AlphaGo的胜利即人工智能的胜利,人工智能的胜利即人类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