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
洪武(公元1368-1399年)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带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对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问题,目前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据文献记载,洪武时期曾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广,其设立年代有两说:一为洪武二年,一为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但无论御窑厂建立与否或建立在何年,赖以瓷业为生的景德镇,这期间不可能停止瓷业生产,尤其是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主要商品瓷的青花瓷的生产,更不可能停息。
美国学者波普在认定出一批元青花瓷的同时,还鉴别出一批洪武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他采用的是两头排比的方法,即认为元至正到明永乐、宣德之间的青花瓷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青花瓷,便是洪武产品。这种方法直至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南京为朱元璋建都之地,在南京明故宫的玉带河里,曾出土了一部分洪武时期瓷器。此外,在景德镇瑶里窑址也发现了洪武民间青花瓷标本,这为我们研究洪武青花瓷的面貌,提供了第一手可贵资料。以出土资料与传世器物结合研究,洪武青花瓷的基本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①造型:比较敦厚,器形有碗、盘、瓶、折腰碟气高足杯等。
②胎釉:胎呈白或灰白色,胎质较粗。釉面呈青白色,亦有青灰、卵自釉。底足往往刷白釉浆,呈乳白色。
③工艺:瓶、罐如元代一般为砂底,盘、碗少数已为釉底。挖足较浅,足壁厚。碗、盘足内壁呈斜坡状,足根平切,与元代足根斜削的方法不同,有的足底中心仍有乳钉状突起。有的民窑器由于采用“沙圈重叠装烧”方法,碗、裸内心留有一圈约1厘米宽的淡红色露胎圈,称为涩圈。
④纹饰:图案布局渐趋疏朗,基木以花卉纹为主,尤其多见扁菊纹。所绘缠枝或折枝莲叶纹,大都垒螺丝形,花叶明显缩小。云龙纹龙的形象不如元代凶猛,出现五爪龙,一但仍以四爪、三爪为多见,流云的云脚变短。民窑青花绘画简练紊放,一笔点划。绘画题材广泛,如松竹梅兰、水藻、卷云、花卉、八宝、鱼螺等,以及盘、碗器内心多见草书福、寿字。其次,还有器物一面青花绘画,丫面印花的装饰方法,这是元代卵白釉瓷的遗风。
⑤青花:青花色泽不如元代青花那样浓艳,多数青色灰暗,可能当时中断了进口青料的来源,采用国产含铁量较低、含锰虽较高的钴土矿所致。
永乐、宣德时期(奋元1403-1435年)
永乐历洪熙至宣德,虽仅33年,由于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促进了制瓷业的进步,青花瓷器的生产进入黄金时代,并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永、宣青花瓷基本摆脱了元青花的影响,开创了明代青花瓷的新面貌。
永乐(公元1403-1424年)
永乐青花在继承前代制瓷土艺的墓础上,有所创新。郑和七下西洋,有六次在水乐年间,一次在宣德年间,郑和船队带回了树作青花瓷所用的“苏泥麻青”钴土矿青料,为永、宣烧创富有特色的育花瓷器,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对外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中东、中亚伊斯兰文化的输入,使一些永乐青花瓷从造型到纹饰受到影响,带有异国的情调。泳乐青花瓷器的基本特扭和鉴定要点是:
①造型:优奖隽秀,灵巧端庄。器形多见梅瓶、玉壶容瓶、执壶、抱月瓶、鸡心碗、碟、嫩、高足杯、菱口或板沿口大盘等。龙浇、水注、无挡尊、卧壶等,显然是受了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出现的新器形。青花压手杯是永乐青花的杰作。
②胎釉:胎质细腻,胎体较薄。釉色基本上白中泛青,少数有开片、釉面平净,釉汁厚聚处,如圈足与器身交接处闪现较深的青色。有的底足施白釉。
③工艺:修胎讲究,瓶罐一类琢器接胎痕迹不明显。大盘底足一般都不施釉,为砂底,洁白光汾,抚摸时有糯米粉之滑爽感,砂底上往往有小块铁色斑。小器底足多数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纹。底足平削,足根较窄。圈足露胎处泛火石红斑;足内墙多泛黄斑痕。
④纹饰:改变了元代层次繁密的布局,多数器物装饰风格疏朗。装饰纹样以花卉、瓜果为主,少有人物及花鸟图案。花卉纹中以缠枝花卉多见,如缠枝牡丹、缠枝莲花、缠枝菊花等,但不见洪武朝盛行的扁菊纹。此外,还有部分龙、凤图案,龙身较肥,有三爪、四爪及五爪龙。永乐青花绘画开始出现双勾填色,改变了元代和洪武时一笔点画的风格。
⑥青花:用进口“苏泥麻青”钴料,色泽浓翠凝重。有的烧造时自然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在青花中呈现出黑铁斑,与洪武青花的青灰色调显然不同。民窑用国产青料,清淡发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