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即将来临,是补阳还是养阴?我们该如何正确进补?
广东的气温进入了湿冷的冬季,这几天冷空气夹杂细雨,整个气温降到了个位数。看了一下气象报告,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嗖嗖降温,暖气冬裤懒被窝,这是光明正大宅在家里的理由吖!
眼看着冬至都快到了,国人都不由自主动起了进补的心思。那么,该怎么进补呢?
1、寒者热之。
冬眠的动物都是在尽可能降低消耗、保留体力的。没有进入冬眠的动物都一早为过冬储存足够的粮食,准备好避寒保暖的空间。
万物潜藏,诸虫蛰伏,这是大自然在冬天所展现的规律。
寒性拘挛收引。“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我们身体的阳气,在寒冷的包围下,努力振作去跟寒邪做抵抗,从而防御寒邪侵犯我们的身体,损耗我们的阳气。
寒者热之,从这个角度看,既然我们要损耗阳气,损耗热能,在冷天气下自然是要温补吖,多吃点温补阳气的东西。
便宜的家常饭菜,可以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葱粥,或来点花生啜一点点小酒。
花点小钱的,可以是胡椒猪肚煲鸡、当归羊肉生姜、老广必备小火锅。
再下点本钱的,就人参鹿茸海马管饱管够,满汉全席轮番端上。
以热御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么直观的思维和方式,我们很容易明白和操作。
2、秋冬养阴。
有人提出,内经里面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怎么一回事?
冬天,其表述词就是寒冷、封藏。
刚才我们引用了“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一句话,它的上一句是这样说的:“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意思是说:阴,代表着把人体精血潜藏于体内,不断地扶持阳气,辅助阳气的功能作用。
笼统而言,就是阴在内,阳在外,阴负责粮草备战,阳负责抵御作战。
如果大家懂得“阴阳互根互存”的道理,就不会困惑了。“孤阴不长,独阳不存”,阴和阳是不能独立分割开的。一旦阴阳相格不能调和,人体就崩溃了,生机也丧失了。
圣人提出“秋冬养阴”,是在友情提醒后人别顾着盲目补阳,应该意识到阴是阳的基础,阴分不足够,再怎么进补阳,也只是没有根的“阳”,虚浮而不长久。
尤其是那些“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更是不可盲目吃太温补的东西,补阳只会造成虚火更旺盛,反而引发疾病,得不偿失。
想象一下:大冬天开着暖气,刚开始是暖,但然后你就觉得身体干燥,水分不足,然后就会觉得火很上头,睡不着觉。
因此,冬天补阳的同时,也勿忘补阴。这是古代圣人担心我们这些后人太愚笨了,所以才留下这些话以作耐心教导。
3、阴阳并补。
归根到底,进补是要根据时令季节、个人体质而合理选择的。
中医,讲破了天也就是“阴阳”两字。如需进补,就一定要看天气的阴阳变化,体质的阴阳多少来决定。
中医从不主张纯补阳或纯补阴的,大部分都是阴阳并补的。“阴中引阳,阳中引阴”说的便是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冬至”这个节气的含义了。
冬至,就是冬天的气到了极点。
“冬至一阳生”,是指阴极转阳,阴到了极点,阳气即将生发。冬到了极点,预示着春即将到来。
冬至,就是阴转阳的过度。阴寒欲去还留,拼尽全力将剩余的寒冷之气尽情释放;阳蓄力待发,但由于初生稚嫩,未能尽情舒展。
冬至即将来临,冬天还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才进入春季。而要一直到惊蛰,春雷初响,万物苏醒,才正式宣告春气降临,这就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走向(大灾大疫之年除外)。
题外话
我建议大家在这个冷冬天气里,可以选择鹿茸适当进补。
有一种说法: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鹿茸属于血肉有情之品,所以能生精益血,补髓健骨,从而有补肾壮阳的功效,这就是阴阳并补,略偏重于补阳。
当然,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酌情选择。一般人冬天可以进食鹿茸,但脾胃虚弱的、阴虚火旺的朋友应当谨慎考虑,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选择。
#快问中医超能团#@快问中医#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