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读懂《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讲堂]
综述: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四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本章可与八章、四十三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
通解如下:
普天下再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谁可以胜过它的,正是因为它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没有什么能改变它的秉性。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却没有人去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能够承担一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主宰,承担一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说出来好像在反说一样。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再说“柔弱”:
柔弱是一种不争谦让的生活态度,一种善念利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软弱,不是唯唯诺诺。胜刚强,不是仅仅指战胜,而是前进发展的趋势更符合自然之道。
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没有任何力量是它不能战胜的。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弱,指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生活哲理。
通行本为:受国之垢。帛书本为:受国之莜,是谓社稷主。
大意是:能够像莜麦一样柔弱卑微,却生命力顽强,成为五谷之根本,可以为社稷之主,
莜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磨成面供食用。亦作“油麦”。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谨奉社稷而以从'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
正言若反。
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
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