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荣说酒:在茅台镇和老班章,谁才是有产阶级?
这是山荣说酒公众号的第513篇原创文章
去了趟老班章,就像到了趟茅台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虽然今天已是2020年,但讲究出身的年代并未真正远离。
我这么说,并非出于对老班章土豪村民的羡慕嫉妒恨。而是赫然发现:在茶、在酒这些传统行业里,阶级之间的流动也一样并非纯然自由开放。
这里说的不是茶、不是酒本身,而是那些种植、采摘和酿造好物的人。
因为一片树叶,今天的老班章村民,据说年入百万很是稀松平常。
在进入老班章的颠簸的乡村公路上,我留意到勐海县城的房产广告,贴得到处都是;农村信用社直接开到了老班章村口,据说这个126户人家的小村子,2014年的现金流就超过了1亿元……
深山里的老班章,过去注定是寂寞的,平静的,是中国最不起眼的那种乡村。
毕竟山头阻挡,森林覆盖,交通不便,物产单一,又没什么矿藏和名人,1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犹如一座香火不旺的庙宇,被充分遗忘是合情合理的。
但今天,一切都鸟枪换炮了。
如果要在酒行业找一个类似茶行业老班章这样的地方,还真有且只有茅台镇。90年前,今天茅台镇的建制也是个村(茅台镇1930年建镇)。
两地同属农产品加工,但白酒显然更加高度专业化分工了。从原料种植到销售之间的无数过程,都发展出专业的学科与部门。
无论是酒厂还是酒商,为了追逐利润,管理更加精益求精,管理者都尽可能聘任专业的人才来负责各项工作。
普洱或酱香酒的操盘人,都是住在城里的『资产阶级』。采摘、酿造等等,一般是当地人的事情,或者说由专业团队负责。
(图 | 替高小平炒茶的师傅)
老班章99号的主人高小平,在接待我们时虽趿着拖鞋,皮肤黝黑,双手也脏兮兮的,但递过来的烟却是中华。
就像茅台镇酒老板一样,老班章茶农高小平,只是现代商业流水线上的一环。
我这样说必然令某些酒老板不爽了。老班章茶农,大不了年入百万,茅台镇酒老板却是年入千万的啊!
别急。就像勃艮第的葡萄农自己经营酒庄那样,老班章99号茶农高小平也经营着自己的茶庄。他们都是一人兼任大小事务。
虽然不是每个年份都能酿成完美无瑕的葡萄酒,但也正因为这份不完美,让葡萄农酿出的葡萄酒,显得更具人性——高小平的茶农身份于它的茶庄,想必也是如此罢。
葡萄农、茶农如今成为了吸引人的浪漫职业,成为都市里『资产阶级』的逐梦行业之一。但是,如同茅台镇上的酿酒人那样,过去的几百年里,他们无疑都是行业最底层、最卑微的角色。
仅仅数十年前,茶农的主业是农业,酿酒人的从事的则是『世上三般苦,打铁烤酒磨豆腐』的苦逼职业。而勃艮第的葡萄农,他们的葡萄和葡萄酒,也只能卖给酒商,并不直接在市场上出售。
20世纪20年代,连年萧条使得勃艮第葡萄园和酒价大跌,自产自销的葡萄农葡萄酒(le vin de vigneron)走向历史舞台。
那么,老班章茶农、茅台镇酒老板的舞台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但『酒庄装瓶』意外地在欧洲葡萄酒业中留存下来,并且葡萄的品味喜好常因社会阶级而异——分属不同阶层的庄主酿成的葡萄酒,也常带着不同的阶级滋味!
高小平,开始和那些出身尊贵的葡萄酒历史名庄、茅台镇酒厂那样,成为带着光环的『明星』。
但是,这并不会改变社会阶层的分工与合作。而且,在阶层跃迁的进程中:
守好茶树,酿好酒,是老班章和茅台镇人的本分,甚至是核心竞争力!
(图 | 在茅台镇和老班章,谁才是有产阶级?)
山荣说酒好文推荐:
本文作者:周山荣,持续研究酱香型白酒逾18年,独立酒评人,私人酒文化顾问。著有《茅台酒文化笔记》《人文茅台》《山荣说酒》等,自称『品酒不喝酒,说酒不卖酒』,人称『茅台镇zui懂酒文化的人』。交流、转载、合作请联系:1398429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