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福地 常来常熟》(9)
兴福禅寺
在国内外的旅游中,宗教建筑也是旅游的一个主要内容,到东南亚或南亚,佛教寺庙是非常常见的;到欧美则是教堂,到伊斯兰国家自然是清真寺了。参观寺庙对信教或对禅学有兴趣的人来说是非常愿意的,而对于一些不感兴趣的游人来说,总觉得参观寺院之类的旅游项目有点乏味。确实,国内的众多寺庙其布局都是大同小异的,看过大的寺庙再参观其它寺庙,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常熟作为江南福地,虞山是江苏少有的山,虽然地势并不险要,也不是很高,但真的是江南腹地少见的地理状态。因此,在面积并不大的虞山范围内就有不少的寺庙,著名的就有宝岩寺、兴福寺、藏海寺和三峰清凉寺等虞山四大名寺。兴福寺是和宝岩寺差不多同期的,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资料介绍:“兴福禅寺位于虞山北麓幽谷。南齐年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改名兴福寺,唐贞观后称破山寺。唐代诗人常建作《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描绘古寺景色,脍炙人口,使此寺名声愈盛,成为江南名刹。寺内名胜古迹很多,主要有唐幢、兴福石、空心潭、米碑亭等。”从中可见,早在唐朝年间,兴福寺已经声名远播。
使兴福寺长期香火鼎盛的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就是兴福寺,今天的兴福寺内仍保留有常建题诗的遗迹,游人可以一边吟诵常建的诗句,一边亲身体会常建诗中的意境。我先把常建的诗录于下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意思也不深奥难懂,确实能让我们体会进兴福寺的意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充满了禅意与哲学的味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空心两个字居然成为兴福寺中的一景——空心潭,这空心的“空“字并不是空心菜的空,而是令人爽神净心的意思。所以把虞山上的破龙涧流入兴福寺内潴留而成的一个葫芦状的清潭命名为“空心潭”。寺内还有一座空心亭。
兴福寺内还有几样令人津津乐道的名胜古迹,也是值得到访的游人一探究竟的,所以进寺不光是参观大殿拜拜各位菩萨,还要在寺庙中寻找有意思的看点。兴福寺中的看点主要有唐幢、兴福石、空心潭、米碑亭等。
唐幢为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石刻之俗称,在兴福寺山门前,石幢高4米,底座及幢身呈八角形,所刻经文及莲、狮、龙,刀法圆熟有大家气,堪称珍品;
兴福石在兴福寺大雄宝殿内,大如伏牛,纹筋纵横,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称此寺为'兴福寺';
米碑亭在大雄宝殿东小院,亭中立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碑。清代乾隆年间,邑人言如泗守襄阳郡,得大书法家米芾书写的此诗真迹,带回故乡,请石刻名匠穆大展刻碑立于寺中,唐诗、宋书、清刻集于一体,人称为'三绝'碑。
兴福寺内还有许多大家题咏,常建以下,诗则有唐吴融;宋李光、真山民;明吴讷;清钱谦益、吴伟业、翁同龢、陈三立、杨云史等诸人之作。
此外,兴福寺内还有救虎阁、白莲池、君子泉、廉饮堂等景点,一一看下来,导游可要哇哇大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