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可以这样读7】字字写景 处处寄情
字字写景 处处寄情
文/冰莲花
今天读的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雪》。
关于雪,我们并不陌生,那么我们若是提笔写写你看到的雪,你怎么写?你打算写点什么内容?
也许,你觉得雪不就是雪嘛,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写的,若是硬要写,完成五六百字,似乎有些困难。
那么,品读八年级下册鲁迅的这篇《雪》,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请特别关注鲁迅先生的《雪》选择了那些材料,请特别关注鲁迅先生怎样组合这些材料的,当然,也关注一下文章的立意。
且看我从写景和寄情这个角度的品读,希望能够给你一点帮助和启发。
为了方便理解,在此录入部分原文: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字字写景,处处寄情
文/冰莲花
读鲁迅的《雪》,下意识看看窗外的校园,因为春天的迟到,林下的积雪没有消瘦多少,还顽固地盘踞在那里,提醒着人们,还是穿厚点吧,别脱太早!
而鲁迅写雪的生花妙笔,让我如获至宝,心里有火焰点燃。
先生为我们描摹了两幅雪景图。
江南雪景图。
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呢?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那么如何体现滋润美艳?先生选择写了江南雪野里生长着的山茶,单瓣梅花,腊梅花,杂草,刻意突出了这些植物的颜色,山茶花是“血红”的,单瓣梅花是“白中隐青”的,腊梅花是“深黄”的,杂草是“冷绿”的。
稍稍有些美术功底的人都会知道,若把这些色彩的植物画在纸上,那一定是美艳极了。
植物长得如此美艳,与水分一定是有很大关系的。正是这些雪滋润的缘故吧!
由花自然写到与花如影随形的蜜蜂和蝴蝶。先生用了“飞”,“闹”,写不真切的记忆里的蜜蜂采蜜,让人多少感到生机和活力。这一点,正好是“那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最好的解释说明。
先生还写了江南雪地里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形。仍然用了浓重的色彩词“通红”“紫”,“洁白”,我想这也是在着力渲染雪的美艳吧?
能塑成雪罗汉,可见雪也是滋润的,否则怎么粘接在一块儿呢?
先生写到这里,没有结束的意思,笔锋一转,写北方的雪。
北方雪景图。
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
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先生用了“纷飞”“撒”“奋飞”“生光”“旋转”“升腾”“弥漫”“闪烁”来描摹北方的雪,而这些词,是动词。
让人感到这雪,活力四射充满激情。
江南雪,我想到一个字:美。
北方雪,我也想到一个字:力。
于是初读此文的疑问似乎有了答案。
先生是字字写景,处处寄情呀!
能发现美,是因为心中有爱。因为有爱,身边寻常之景,方能入脑入心,写入文字,就让人动情。
江南雪景,实际上就是一个象征,就是先生所向往所追求。就好比陶渊明所向往的桃花源。
北方的雪,实际上也是一个象征,是为寻美保美而战的斗士。这也许是先生的自我精神的外化和体现。
先生在文末吟咏:北方的雪,是“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这样描述,探寻一下,有助于我们理解。
如粉,如沙,不粘连。全部是个体存在,的确孤独。
雨,成为雪。雨就是雪的前世。自然是死掉了。
雨,成为雪。形体白色,质地坚硬,还散发一种光泽。还能随风飘忽,称精魂,很合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是发出自己的誓言:为美而战,为追求而战,不惜忍受孤独,不惜失去生命。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是文章主旨所在。
从构思布局看,思维开阔,既写江南的雪,也写北方的雪。
从描写景物看,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特点,并且所写细节均围绕景物特点,绝不节外生枝。
从立意看,采用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来蕴蓄一个象征意义。
写景的文章,这样写,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