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肉体和谐共存

房产公司董事长英年早逝,原本是一件不幸的事,却被当成现世蔡桓公群嘲,直接上了热搜。

这位董事长,年龄不详,有人说50岁左右,打拼多年,名下几十家公司。

4月6号半夜12点深感不适,去看了急诊,说是二十四年来第一次上医院。医生警告他,不住院随时可能猝死,但董事长先生签字拒绝住院。还把这事发了个朋友圈,:“钱还没花完,事还没做完,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老天爷不收的。”

估计4月7号症状严重了,没办法,还是住了院,又发了条朋友圈: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据说住院以后,4月9日还参加了一个网上的党员活动。4月11 日就去逝了。

董事长的同事们看到网上舆论,觉得董事长被“污名化”了。董事长非常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大多数舆论引用董事长的朋友圈截图,有选择性,不全面;个别人将朋友圈截图发出来,不够朋友。

小编刚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心里先是一声叹息,一念之差啊!

再想想,这一念之差背后,一定是当事人一套错误的逻辑,才会造成误判。

据《健康时报》的报道,“深夜就诊,说明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胸痛等明显症状,这本来就是一个高危提醒。”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告诉记者,但可惜的是,这位患者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拒绝住院,导致了一场本可以挽回的悲剧。

张健主任说,大多数患者都是出现了症状才去医院就诊,如果检查报告也指向了心肌缺血,在“有症状、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说明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心肌缺血了,缺血面积可在10%以上,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董事长先生拒绝住院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不信任医生,医院经常开些没必要的检查项目;也有人说因为他特别忙,住院要做冠状动脉造影,需要几天时间,所以不愿意。

不管啥理由,反应出来很多人都有的一个健康误区,就是对肉体不够尊重。原本肉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主体、能体都是以肉体为物质基础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是,人们却常常认为能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控制、战胜肉体的需要、软弱和病痛;或者反过来说,肉体任何超出必须的需要,都可能被视为一种软弱。

还有人觉得肉体不就是一堆物质,要听命于我的指挥和控制。

实则不然。

大约距今5万〜4万年前,人类的体质已经发展到与今天的现代人没有太大差别的程度,称为现代智人。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肉体至少经过了4万年的进化,堪称一部精妙的机器,各个组成部分完美结合在一起,又各司其职。别的不说,肉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说明它知道如何运行才最有利于自己。如果忽视肉体的智慧,而强行用意识去控制它,结果可能就是破坏了肉体自身秩序。而主观上,一个人对肉体的运行又了解多少呢?即使现代医学的研究早已进入分子水平,无法认识、解释的现象仍然很多。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尊重肉体发出的信号。主体与肉体,要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以期更长久地共生共存。

我们在打卡群里的分享,很常见的一类,就是说自己困了,累了,不舒服了,没法好好练习,自责不够努力,不够自律。

这就是我们对待肉体发出的信号典型的一种应对,认为它累了,困了,都需要克服,可以克服。

如果我们能尊重肉体的需要,我们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不是更自然的选择吗?

电影《后天》大家都看过吧?为了取暖,人们把图书馆里藏书都烧了,当年看到这一幕真是心痛啊,对未来绝望了才会烧藏书吧。

可是,当人们严重透支自己的身体,难道不是和烧图书馆藏书是一样的吗?小伙伴,当你极度疲惫还打算继续工作的时候,也许就应该问问自己,到了要烧图书馆藏书的地步了吗?休息一下再工作,天会塌吗?

天不会塌的,严重透支自己的人,塌的可能性更大。

蔡桓公与扁鹊的故事流传二千多年,因为蔡桓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出现,只有大家都重视自己的健康,并且具备相应的判断能力的时候,蔡桓公才会自绝于世吧?小伙伴们,至少我们都不要做蔡桓公吧!

附图照片摄影  行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