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疾和病
小编按:
这几年因心脏或脑溢血猝死的事情时有耳闻,也有很幸运的,正好被人所救。能发展到这个地步,一定是很多身心不适的信号被忽略了,所以对自己的身心保持觉察是最基本的健康保证。
只是保持觉察,和俊基医生讲的病后恢复、不断提升健康水平的建议,还有一定的差距。原文在这里《俊基医生讲吐气法的应用,中医视角,必有收获》。
上中学时,我们都学过《扁鹊见蔡桓公》,但有多少人真正能意识到治未病?
一个小伙伴说,原来感觉身体发紧,打个哆嗦就过去了,根本不在意,哪儿会和受寒联系起来,更不会特别去处理。学了吐气法之后,觉察力提高了,感觉灵敏,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吐气就能处理掉。
联想到听《内经》课时,杨博喻老师讲到疾与病,和恙,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从文字上解,非常小的毛病叫恙,小病叫疾,比较重的病过去就叫“病”,所以 恙<疾<病。恙已经是小病小灾了,体表受寒还到不了叫“恙”的程度,处理起来其实很容易。到了恙和疾的程度,就需要一定的治疗才能解决了。
比如受寒没有及时处理,感觉全身发冷,有一定经验的吐气法习练者可以通过吐气解决,或者还可以再加上点姜汤,大概也就把这点寒发出去了。但如果万一赶上特别忙、有事脱不了身,等寒深入,成了感冒,吐气排寒有还有帮助,但想好得快,就得吃药、休息了。
这还是疾的程度,再严重,有些综合性或是恶性的“病”,就需要更长的治疗、甚至彻底改变人生模式才能解决。当然,从这个角度看,病也不见得全是坏事,可能就是提醒我们,得检视自己的生活了。
我们上中学时,都学过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文章中扁鹊三次谈论蔡桓公病情,第一次说的是“疾”,后两次说的是病。最后,扁医生预见蔡桓公的病没得治了,赶紧跑路,再不走估计要被杀头。说的就是疾病由表及里,由小变大的过程。
我们有练习吐气法培养起来的觉察力和吐气调动气血的能量,第一个阶段,就是不能让不舒服变成恙,更不能再让恙演化成疾甚至病了。对于每天坚持练习吐气法的小伙伴,事情就简单了,反正每天练,有啥不适当天就清理掉。第二阶段,不仅可以把当天受的污染清理掉,而且可以将之前身体里存下的垃圾、寒湿燥热都去掉,有余力还可以把身体里的宿疾也慢慢清理掉,第三阶段的目标,就是逆生长。终极目标,就是无疾而终。
来,下面和小编一起喊个口号:
练吐气吧,不只是不生病,更是越来越健康。
《如何给自己的身心状态“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