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部分2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
长3.3、宽1.65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白玉。扁平体。尖喙,圆眼,双翅,宽尾。嘴部有一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长5.3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浅绿色。扁平体,呈弯曲状,以孔作眼,雕刻刀法简练。
兔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2、高2.4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有光泽,半透明。免呈蹲卧状,圆眼,双耳向后,前腿微伸,短尾。
兔形玉佩商代晚期长3、高1.4 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白玉,有浅褐色的斑点,有光泽,玉质上乘。免成蹲卧状,双耳向后,以孔代眼睛,短尾。
兔形玉佩商代晚期长3.2、高1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白玉,半透明,有光泽。兔形卧状,口微张,两耳向后,
短尾。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长3.8 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体呈俯卧状,口微张,两耳向后,尾卷曲。
蝉形玉佩商代晚期长1.9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浅绿色。体呈三角形、嘴和尾都有一孔,刀法简练。
蝉形玉佩商代晚期长1.9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灵石县文物管理所。青玉,黄绿色,有光泽。体呈三角形,嘴有一孔。
龙形玉饰商代晚期长3、宽0.9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灵石县文物管理所。青玉,有光泽、半透明。龙首,蚕身,卷尾。疵牙咧嘴,圆
目,两耳向后。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长3.6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半透明,有光泽。虎呈卧状,口大张,圆目,两耳向后。
玉璜商代晚期长3.7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两端有圆孔,素面。
玉管商代晚期
高24、孔径0.4厘米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乳白色。扁圆柱体,上有弦纹,端面中间有一孔上下贯通。
玉钺西周
西周上宽49、下览5号幕出土,现藏于山酬有一孔。可能为新石器时代遗留器改制而成长10.2、上宽4.9、下宽3.7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业等明,有光泽。片状,局部有黑褐色斑,上端右侧有一孔。可能为新石器时代遗留器
鸮形玉佩西周
长2.1、宽1.7、高1.2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慕地5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黄绿色,半透明,有光泽。大圆眼,尖喙,喙部有残损,足作榫卯形,榫中有凹槽,槽前部有一孔。应为商代遗留。
鱼形玉佩西周
长7.2、宽1.8 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浅黄绿色,半透明,有光泽。扁平体,单阴线刻,两侧有孔。尾部磨有刃,鳍刻斜纹。
鱼形玉佩西周
长7.3、宽1.2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蔡地5号套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有黑褐色斑。鱼身细长,头有一孔。
玉握西周
高9、顶面直径2.二理蒋地5号墓出土,现题上下贯通。龙纹自上向下缠绕,线条圆润流
高9、顶面直径2.7、底面直径2.3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考白色,略泛黄。圆柱形,束腰。柱端面中间有喇叭形孔上下贯通。龙纹自上向下缠绕,线各畅。采用西周内细外粗的雕刻手法。
玉柄形器百周
长75、宽1.1、厚0.5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基地5号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黄绿色。尖部有一小孔用以连缀玉饰片。柄部为束腰形。
玉柄形器西周
长8.9、宽2.4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浅黄绿色,器表有光泽。头部有刃。柄把处内弧。
玉玦西周直径2.8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蔡地3号蔡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1对。青玉,黄绿色,半透明,素面。应为对开成形。出土时两耳部各一件。
玉玦西周直径4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1对。青玉,深绿色,半透明。两面磨平抛光,素面。有明显的砣具痕迹。
玉璜西周
长9.5、宽2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蔡地5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浅黄色。弧长约当圆的三分之一,片雕,正面雕琢双阴线龙纹,背面为素面。
玉饰西周直径5.2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黄白色,半透明,有光泽。局部有残。扁平体,有逗点式镂空,盘龙咬尾。正面饰有双阴线,背面为素面。
玛瑙珠串饰西周
长0.5-0.7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由378颗组成一串,有红色、黄色,晶莹剔透。
玉圭西周
高12.8、宽2厘米
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地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灰白色,局部有黑色斑。长方形,尖首,中有一小孔。
玉覆面西周
口部缀玉长4.3、宽1.8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蔡地92号蔡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共23块,9块带扉脊的玉器围成脸部轮廓,中间自上而下分别为眉、额、眼、鼻,脸颊、嘴、腮、下颔等,由14块构成完整的人面形。出十时,刻有纹饰的一面朝下,紧贴在墓主脸部。无纹饰的一面,均有斜穿孔,用于缝缀。
玉组佩西周
最大璜长8.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92号蔡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土于墓主的胸腹部,过颈佩戴。由282件形制各异的玉器组合而成,主要有玉珩、玉璜、玉圭、束授形玉片以及玉、石、玛瑙、绿松石质的珠、管等。过预部分为三列,两侧为成串的珠、管,中间为珩和璜。珩、璜中有纹饰者单面刻有相交的龙纹,珩的龙首相反,而璜的龙首向对。
玉组佩西周总长68.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由镂空鸟纹玉牌、玛瑙管、绿松石管、煤精石扁圆珠共计500件组成。玉牌,青玉,梯形,镂空透雕双鸟,鸟尾上翘与华冠相连,身体阴刻线纹。上端有对穿小孔6个,分别维系6串料管,下端有斜穿小孔10个,用以维系下部串饰。
鱼形玉饰、玉玦西周
鱼长11.6、玦径2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玉鱼4件,青玉,呈墨绿色。位于墓主人头下,四鱼整齐并列,鱼头朝向脚端。每两鱼可相合为圆柱体。鱼嘴有小穿;玉玦2件,白色,位于玉鱼两侧。
人形玉饰西周
高9.1、宽3.3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玉质呈暗绿色。扁体,站立状。发饰为双龙纹组成,中间镂空,上端卷起形成一穿孔,下端二龙头至肩部。圆脸,浓眉大眼,宽鼻扁嘴。身着高领衣,领下右侧开短衽,均刻交叉斜格纹,束腰,下呈梯形,中有箭链形蔽膝;双脚的脚根相连,脚尖上翘。整体皆以斜切刀法刻成的阴线勾勒轮廓。
虎形玉佩西周长8.4 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白玉,受沁后呈土黄色。片状透雕,由虎与龙组合而成。虎作半伏状,隆臀卷尾虎目圆睁,龙附于虎头上,卷尾成穿孔。
玉组佩西周
大环直径14厘米,大璜长 13.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8号蔡出十,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土时置墓主的颈部以下呈"U"字形摆放,共124件。两端各为一环,环上放有玦,环下左右各有对称的两组串饰,均以绿松石珠、玉管 玛瑞珠构成。每一组之间由玉璜连接,琐分别饰有双勾的龙纹和卷云纹。
玉组佩西周玉璜长11.7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此串玉佩是成组佩饰中的一部分,由珩、璜及玉、玛瑙、绿松石珠、管组成。珩为青玉,立鸟横例%片状秀器,鸟喙回钧,高冠,双面均有纹饰,颈、尾、背共四处穿孔,用以维系串珠。双璜均残断名玉,纹饰为写实鸟纹。
玉覆面西周
缀玉最长6.2、宽2.9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31号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田79件形制各异的玉件组成。周边围绕大小间隔的三角形片。面部自上而下为眉、额 鼻 目,耳、脸颊、嘴、腮、下额。每件玉饰上均有对穿孔,位置大多在边缘。眉、额、鼻梁上部、脸颊是利用雕琢过的材料改制而成。
玉组佩西周
最大璜长 16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3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土于墓主的胸部,上端过颈、下端至腹部下,共有408件。由绿色料珠、红色玛瑙串连接六件玉璜。日上而下第一、二件,呈白色,璜上装饰龙纹。
玉串饰西周
玉牌高5.4、上宽3.3、下宽4.6厘米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现威于活考古研究所。
出土于基主的右臂处,由玉牌、玉蟠、冲牙郅玛瑙珠组成。玉牌为梯形,正中有一孔,两声卵双线勾勒双首鸟纹。玉龙头部有一穿孔.冲牙种件呈蚕形,有节纹。玉管刻有螺旋的姊纹。
玉串饰西周
通长22、璜长11.5、环直径3.8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3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整组串饰由环、煤精管、珠、璜组成。环为白玉,断面为圆形,素面。环下串珠分两条,下接玉璜。玉璜为片状透雕,单龙侧面,双面钻孔,身饰流线纹饰,双面工艺。
玉串饰西周
通长50、璜长10.8、环直径4、孔径2厘米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3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整组串饰由玉环、璜、煤精管若干组成。环为青五,泛黄色,完好,素面。环下系串珠,串珠以下是项璜为弧形片雕,白玉,土沁泛黄,表面残留朱砂,两端分别为龙虎侧面形象,共用一身。
蝉形玉饰西周
长39、览23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此慕出土7件玉蝉,散置于基主的腹部、胸部等处,形制基本相同。玉质受沁呈黄褐色。蝉双目突出,双翼掩合。纹饰均为单阴线,头尾两端有斜穿孔通于腹面。刻纹有朱砂痕迹。
玉柄形器酉周
03、宽3.8厘米1号慕出土,现藏于孔,平端也有穿孔。两侧与平端有校脊,双面均点长10.3、宽3.8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土于毫主的腹部。沁呈褐色。尖端有单面钻成的穿孔,平端也有穿孔。两侧与平端有格务有形制相同的凤鸟纹和龙纹。凤鸟昂首挺立,爪置于龙身龙身斯曲,吻前有一穿孔。内嵌每纲饰多以斜刀纹和较细的阴线相配合的技法勾勒轮廓,颇为精致。
玉璜西周长73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3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褐色,玉质透亮。两面纹饰相同,皆以双色阴斜线饰变形龙纹,两端的穿孔为眼,凸出的棱为口,躯干饰有卷云纹,身
尾相接
人形玉璜西周长9.2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雪地3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呈黄褐色。两面刻有造型相同的纹饰。一端为人首形,刻有简略的眼睛,扉棱为鼻和下颔,下颌处有穿孔。下为一龙首,变形"臣"字目。另一端残缺,有一穿插孔。纹饰以双勾琢刻。穿孔为两面钻成。
玉璜西周长8.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幕地3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褐色。形制、纹饰不对称,首屋两端穿孔。两面纹饰相同,以双勾的技法雕琢出龙纹。两端为回顾的龙首,变形"臣"字目,眼角线拉长日勾曲,体躯饰有麟纹,龙尾相互交连。此璜造型优美,雕琢精细,富有立体感。
人龙形玉饰西周
高29、长4.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土时置于墓主的腹部。褐色。两面纹饰相同,为羽人和龙纹合体。羽人置于龙的前端,头向前,身体自上而下与龙身相接。龙作回首状,椭圆眼,卷唇,吻部形成穿孔,尾略上卷。纹饰皆为双勾加单阴线,并运用透雕技法。
龙形玉饰西周
高3.6、宽4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褐色。龙作回首状。卷角有一穿孔,长鼻上卷,张口,下腭弯曲,椭圆形目,曲爪,尾内卷。细部以阴刻单线勾勒,并采用透雕技法。
玉玦西周直径4.9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
究所。
白色微沁。为其他玉件改制,工匠们在改制时精心保留了原器的部分主题纹样。两面均刻有双凤鸟纹。凤鸟相对而立,大圆眼,弯喙,长冠下垂,羽翼微展,饰有鳞纹。刀法细腻,工
艺精湛。
玉覆面西周
鼻形缀玉长8.5、宽3.3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蔡地62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由48件形制各异的玉片组成。周边围绕有带平齿的梯形缀片。面部有额、眉、目、鼻耳、脸颊、嘴、肥,共有24件。额为简略的人龙合体纹,眉为勾连纹,耳、脸颊、腮、嘴饰有式样不一的几何纹。纹饰多以双阴线琢刻。鼻的侧、背有小穿孔,其余玉件皆为正背穿孔。
玉项饰西周
最大玉饰长8.2、宽1.9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组。白色。一组由长方形带齿玉饰、玉玦、玛瑙管组成。玉饰为白色,正面饰双头龙,背面抛光,两端有六个牛鼻穿。另一组由盾形饰、玉兽面、玛瑙粒组成。盾形饰为梯形弧面,白玉碧玉两色间隔串联,每块正面刻双线几何纹饰,背面四个牛鼻穿。
玉戈西周长36.2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基地63号塞出土,现藏于山西公
考古研究所。
黄褐色。长援起脊,内有一穿孔,两边有校脊,体抛光。内部两面纹饰相同,为一侧面人首神约2 案。神兽以尾支地作踞坐状。"臣"字目,大耳,鼻下面有一向内弯曲的大獠牙,下颔有一缕直垂足的长髯。一臂曲屈,以手援髯。手除拇指为人手指形外,其余手指和足趾均为猛兽利爪形。神兽头发细密,每毫米并列5-6条阴线。
压戈西周长54.4 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幕地63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玉色黄褐,有沁,内部有墨绿斑。援长内短,援中起脊,前锋和刃边琢磨锋利。内前端中部有一大圆孔,后端上下各有一小圆孔。援近栏处刻有双阴线网格纹,内中部有两条并列的双阴线,后端有较宽的横列阳纹五组。
鸟形玉戈西周长15.9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选利为戈与立鸟的组合。戈的援长内短,有中脊和边刀。内下接立鸟,鸟为昂首,m 长颈饰有鳞纹,腹部微鼓,翼翅略张,足爪租壮,尾羽及地,足下穿孔。纹饰皆用单阴线
玉环西属
直径15.6、孔径6.8 厘米
凹西省曲沃县晋侯蔡地63号蔡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烤色。形制较大。两面纹饰相同,均饰有两条蟠卷的龙纹,龙自近环的外缘,体躯呈圆弧形、尾尖收于内缘,双龙首尾相传。龙鼻上卷,张口,"臣"字目,有利爪。双龙之间的空当列有卷云纹。
玉篇西周长7.8 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
究所。
玉质白色透亮,有黄色玉沁。整体造型作龙形,双面刻纹,近似圆雕。整体拱起,雕琢成螺旋状,一端为龙头,角尖上勾,变形"臣"字目,吻下有一穿孔。一端为爪。头、爪用双勾技法勾勒,并附以极细的阴线。
玉立人西周高9.7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63号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遥黄色。圆雕。玉人呈双腿曲立状。长脸宽额,"臣"字目。发式为两前耸的物角形,螺旋而上,后脑发式下垂微曲。双臂前举,双手抱拳,宽腰带。腹一侧佩一龙形器。玉人身上饰有卷曲的云纹、斜方格统,龙体饰有鳞麟纹。脚下有片状桦头,表明此器可能是插在某一物件上使用的。此器具有商代晚期风格。Standing Human Figure
人形玉饰
西周水31重米高出土,现藏于山的饰相同。整体为人、龙合体造型。人圆眼大!西周
高81、具晋侯墓地63今整白玉,片状透难,合活曲的团龙。后腰部附着一龙首,比较简路,头高8.1、宽3.1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井出土5件,造型大致相同。青白玉。片状透雕,两面纹饰相同。整体为人、龙合体造型后附着一龙,龙头朝下,尾上卷形成穿孔儿。胸部为一短曲的团龙。后腰部附着一龙首,比,,朝上,角下有穿孔。腿作蹲踞状。纹饰均为阴线双勾加单线。
玉立人西周高9.星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基地63号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常白玉,圆雕。站立状,背面平整。高冠上有小冠尖,正中有穿孔。密发中分,从耳后下垂,两侧发梢差。浓眉,椭圆形目,宽鼻,大耳。斜网格纹披肩,曲臂紧贴腹部,束腰下有箭头形蔽膝。腿脚分开,即尖上翘,一腿有穿孔。纹饰均为单线阴刻。
玉立人西周
3厘米是英出土,现藏于山因自了母向四周整齐垂下,发梢齐额,后脑刻有小辫高6.3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茶提色,头发部分用碧玉雕琢。圆雕,正面站立状。头发向四周整齐垂下,发梢齐额,后脑刻有州欢酸合客出土的铜方盒上的人形发式相同。面部细眉杏眼,阔鼻外凸。衣领齐肩,右狂,繁双臂下垂,下端略呈梯形。刻有三角纹,胸前有对称的圆圈纹。玉人有上下直通的穿孔
牛形玉饰盾周
售3.7、长7.1 厘米
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
究所。
树色,玉色温润。半圆雕。牛作站立状,昂首前视,尖角后,尖耳,肌体肥硕,短尾下垂。身体用几条阴线刻划,非常练。下唇有穿孔。此器是时代比较早的立式玉牛。
玉牛牲西周
长7、宽2.2、高4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墨绿色,玉质较纯。圆雕。牛置于一平板上,脖套上有绳子与板固定,牛正欲起立,前身前昂,前肢用力,将力表现于牵绳上,动感极强。通体素面抛光。
牛形玉饰西周
高2.1、长3.5、宽3.9厘米
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育玉,圆雕。整体造型为牛之卧状,头部轮廓清晰,身体夸张哥展成拱形。饰减地凸起阳纹,自口至尾有相通的贯孔。
玉马西周
残高5、残长7.7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白色略泛灰,圆雕。作站立状,目前视,鼻翼翕张。颈上刻有鬃毛。胸肌略鼓,臀腹紧圆。以双勾阴线纹表现马的肌体,纹饰琢刻婉转,表现了马的静态。耳、尾残缺。
玉羊西周高25、长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其日玉。圆雕。作回首卧伏状。头两侧大角内卷,圆眼,前后惑画据,蹄趾明显。饰较宽的阴线来分界四肢体躯。头部至部、背至尾部有隆起的棱脊,饰有排列整齐的阴刻纹。
鹿形玉佩西周
高8.3、长5.9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黄褐色。片雕,呈站立状。长角粗壮,分两权向左右平展,卷成两个大圆孔。鹿昂首观望,前胸挺出,后背拱起,短尾,体态丰润,蹄趾明显。体肌及后肢前曲,表现了鹿在起跑瞬间时的神态。
熊形玉佩西周
高5.1、宽4.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胃玉,略带黄斑。圆雕。熊团身呈蹲坐状。头微昂,躬背,前单孢抚于膝上,臀部有三角形短尾。后脑部有一穿孔。脊背两侧与上肢用简练的阴线勾勒出轮廓,古朴生动。此器疑为商代遗物。
熊形玉饰西周
高5.1、宽4.5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玉色较杂。圆雕。整体造型是熊坐姿。目视前方,竖耳正在聆听。腿曲踞,前爪抚膝,憨态可掬。身饰双勾阴线云纹,膝面至内凹处有一穿孔。此器疑为商代遗物。
鹰形玉饰香周
│真10i、克4.3厘米
有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得能,局部有褐色青斑。圆雕。作站立状,头上以龙为冠,龙首较大,有瓶形角,"臣"字目,体配不尾上卷,刻有鳞纹。玉鹰钧嗦,设胸作展翅状,尾下垂及地,与前爪呈"三足果立"状。颈部饰烧坟,胸腹饰卷云纹。此器疑为商代遗物。
鸮形玉佩西周
长6.9、宽3.8、厚2.3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浅绿色,玉质透亮。圆雕。作展翅滑翔状,体躯正面羽翼展开近似方形。圆目突睛,双眼之间刻有一排羽纹,勾喙内弯及胸,形成一穿孔。底为圆孔方座,两侧各有一穿孔,可供插嵌。纹饰采用双勾阳线技法,雕琢精细,为玉器中的精品。此器疑为商代遗物。
风形玉饰西周
上∶高5.2、长10.9厘米下∶高5.1、长10.8厘米
凹西省曲沃县晋侯蔡地63号蔡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日色,玉质透亮,有褐色斑纹及黑麻点。两面纹饰相同。状卧状,圜眼,勾喙,花冠后卷,鼓胸,短翅上翘。喙、、胸、爪、尾等处有六个大小各异的穿孔。两件玉凤的3项纹理基本吻合,系一块玉料横剖为二制作而成。
玉螳螂西周长7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白玉,玉质透亮。造型由一大一小两只螳螂组成。大者在上、体态修长,大腹宽尾,曲肢斜伸,以爪抚摩着在下的小螳螂头顶。小者躬着身,头尾及地,肢爪屈缩。腹部皆呈现节状。肢体只用几道单阴线表现,风格简约。
玉龟壳西周
长5.4、宽4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慕地63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黄绿色,圆雕。背甲隆起,中脊、缘板分明,共刻有33块。腹甲刻作9块。前后镂空,不见头尾四爪。纹饰均用单阴线雕刻。两端穿孔贯通首尾,腹甲一端有穿孔。此器疑为商代遗物。
鼓形玉饰西周
高5.7、宽6.2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
究所。
黄绿色。圆雕。椭圆形,鼓腔短于鼓面,造型扁阔,便于系挂。鼓腔上部为圆形冠,中有穿孔。两侧各有一立体兽首,兽首有两个瓶形角;鼓底部有三个打通的圆孔。纹饰均用单线阴刻而成。此器疑为商代遗物。
玉器西周高6.2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土于椁室西北角的一件青铜方盒内,这件方盒盛满各类玉质小件器物,可能是幕主生前的玩物。嚣为深绿色。圆雕。小只,圆肩、鼓腹,无底,内壁有砣麽棱面。肩部饰阴线凤纹,上腹饰浮雕涡纹间以四瓣目纹,仿自青铜器。
玉覆面西周
口部缀玉长4.3、宽1.8 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9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
究所。
由31件形式各异的玉、石缀饰合在布帛上形成完整的人面形。周边为15件三角形玉片,中间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玉石饰作额、眉、眼、鼻、颊、口、颌等人面部位,玉饰上均有
穿孔。
玉项饰西周
最大玉饰长5.2、宽29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10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田6件玉饰和玉管、玉珠、绿松石管、玛瑙珠组串而成。玉饰呈白色。单面刻纹,三件为双首龙纹,三件为龙凤合体纹。两种纹饰结构均呈"S"形,用双阴线勾勒。
猴形玉饰│西周
人厘米己蒿出土,现藏于山四有念日同样的花纹。上部为一龙,目呈菱形,张口,高9.4 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10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多名同幕出土共两件,形制、纹饰相同,均双面雕刻同样的花纹。上部为一龙,目呈菱形,业部下接除首,歧尾上扬,有一斜穿孔。猴首五官清晰,胸、腹为头朝下的龙,长尾下卷,M作煤状。侧面刻鳞纹。纹饰用双勾加单阴线技法刻琢。
梯形玉佩西周
高8.3、宽5.2、下宽7.6厘米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幕地102号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泛浅黄色。出土干慕主的左侧。梯形,单面雕刻两尔及首龙纹,龙身外轮廓部分镂空,整体构图对称完美,线条优物。玉牌上端有七个侧背斜穿孔,下端有九个侧背斜穿孔,用以穿系其他质地的珠、管串组合成组玉佩。
玉柄形器西周
长12、宽4.5、厚0.4厘米
山西省绛县横水西周墓地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业品解整器由柄和玉片饰组成,这是柄的部分。整体呈长方形玉片,三边有牙,另一边联系于片两面均饰有鸟纹,鸟高冠、勾喙、长尾上卷过头。是西周特色的大斜刀工法。出土时附着有大量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