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跃过汀江 ——《清平乐·蒋桂战争》赏析
汪建新
2021年04月11日08:42 | 来源:解放军报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1929年)秋,在红四军攻占上杭之后,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一片大好形势,填词《清平乐·蒋桂战争》一首:'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一
这首词非常简短,只有46个字,总体风格平实,但内容丰富,可谓字字珠玑。该词上下两阕一反一正,对比强烈。
上阕写军阀混战的突发性、频繁性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对军阀进行谴责和嘲讽。“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概括说明了当时的国内环境,时局变幻莫测,军阀之间又开始混战。“重”字表明军阀混战频频发生,无休无止。“洒向人间都是怨”,军阀混战导致生灵涂炭、民怨沸腾。“洒”字渲染出战争恶果的严重和深广,“怨”表露出百姓对战祸频仍的不满与怨恨。
“一枕黄粱再现”,亦即“黄粱一梦”,典出唐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后人常用“黄粱美梦”讽喻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毛泽东借此来嘲讽各路军阀企图独霸天下不过是白日做梦。
词的下阕描写红军乘势开辟闽西根据地,推进土地革命,分田分地的景象。“红旗跃过汀江”采用借代手法,“红旗”是革命的象征,喻指红军打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一举攻下龙岩、上杭。龙岩、上杭,均在福建西南部。1929年3月,红四军挺进闽西,在长汀附近消灭了土著军阀郭凤鸣部,占领长汀;5月再度入闽,消灭了土著军阀陈国辉部,三次占领龙岩;9月,消灭军阀卢新铭部,攻占上杭。毛泽东在此意在强调红军进军的神速和锐不可当的气势。
“收拾金瓯一片”,瓯,原指盆盂类器皿,引申出河山社稷之意,典出《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军阀割据致使山河破碎,红军占领闽西,犹如收拾了金瓯的一块碎片一般,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珍视。“分田分地真忙”,语意直白,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使“耕者有其田”。“真忙”二字既本色又具神韵,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喜人场面。
二
《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发表毛泽东的《词六首》,此词题名《清平乐》,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词题改为《清平乐·蒋桂战争》,并标明创作时间为“一九二九年秋”。
《清平乐·蒋桂战争》上阕写军阀混战,下阕写革命根据地发展。蒋桂战争不是发生于创作该词的“一九二九年秋”,更不是当年爆发的唯一一场军阀混战。毛泽东为什么要专门挑选蒋桂战争作为词题而内容又并未描述其过程和细节呢?很多读者对此难免疑惑不解。
辛亥革命之后,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中,祸国殃民的军阀一直飞扬跋扈、横行一方。他们之中,有大军阀,也有小军阀;有旧军阀,也有新军阀。军阀之间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而1929年三四月间,蒋介石和桂系军阀争夺华中的战争(即蒋桂战争)只是其中之一。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要各国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协,所有妥协都是暂时的。今天的暂时的妥协,即酝酿着明天的更大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
毛泽东写于1930年1月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到了1929年4月红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其中写道:“蒋桂部队在九江一带彼此逼近,大战爆发即在眼前。群众斗争的恢复,加上反动统治内部矛盾的扩大,使革命高潮可能快要到来。”毛泽东分析了南方数省的力量对比之后,提出向闽赣发展,特别指出:“且福建现在完全是混乱状态,不统一。”基于这样的形势判断,毛泽东决心开辟闽西根据地。换言之,1929年三四月间的蒋桂战争便成为这首词的直接背景,这合理地解释了在若干次的军阀战争中,毛泽东有意识地选择了蒋桂战争作为这首词的标题。
毛泽东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敏锐地洞察到“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因此,小地方红色政权得以乘时产生出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揭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而《清平乐·蒋桂战争》下阕正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光辉思想的生动实践。
三
这首词本身并不复杂,语言简洁明了,所用典故也不玄奥,对其内容的解读不会产生太大偏差。况且词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已被后来的革命实践变成现实,并且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毛泽东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状态来写这首词的呢?或者说,毛泽东想通过这首词来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诠释这首词的思想内容,而忽视了围绕这种思想所发生的种种纷争以及毛泽东所遭受的人生境遇。很多专家认为这首词是“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一片大好形势”的感怀之作,将其定义为“胜利凯歌”。而事实未必全然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可能仍没有完全读懂毛泽东这首词的本义和深意。
1929年1月,为粉碎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朱毛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千里征战,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就在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之时,一场争论也在红四军内部悄然爆发。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根据地如何巩固与发展。6月下旬,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党的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否定,落选前委书记。8月初,陈毅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在这期间,红四军内部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泛滥,前委会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难行。一些人的流寇思想严重,“不顾主客观条件,犯着革命的急性病,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只想大干,充满着幻想”(《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在7月上旬以红四军前委特派员身份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他深入调查研究,指导闽西特委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指出:闽西党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同赣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会后,闽西在600多个乡进行土地改革,80多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在这期间,红四军打破了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队对闽西根据地的第一次“会剿”。
总体而言,1929年秋天,闽西根据地曲折发展。一方面,正如毛泽东1962年4月在《〈词六首〉引言》中所说,包括《清平乐·蒋桂战争》在内的六首词“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但另一方面,红四军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必然导致毛泽东的忧虑。《清平乐·蒋桂战争》既是对根据地大好形势的赞颂,也是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同时表达了对“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局面的热切希冀和深情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