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从我于陈、蔡者(11-2~3)

11-2孔子周游列国十多年,其间曾困于陈蔡之间。孔子回到鲁国后,当时一起患难与共的弟子们先后因各种原因离开,孔子经常怀念自己的弟子。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注释】
陈、蔡:均为国名。春秋时的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及安徽一部分,蔡国在今河南上蔡一带。
不及门:一说不在孔子门下;一说不在卿大夫之门,意思是指这些弟子都没有去做官。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共过患难的弟子,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弟子从陈国去往蔡国,途中被陈国人包围,绝粮七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在陈蔡受困时跟随孔子的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颜渊、子贡、子路,据《弟子列传》记载还有子张,《吕氏春秋·慎人篇》记载还宰予即宰我。《朱子集注》认为还包括有下章所涉及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弟子,但缺乏考据。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入仕而离开,颜回也离开人世。孔子在寂寞悲伤之时,时常想念他们,正是孔子心境的真实反映。
11-3本章记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列举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各具所长的弟子。大概是孔子弟子根据先生的日常评价所作的记录。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注释】
德行:道德、品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言语:宾主相对之辞,指善于辞令,能从事外交事务。
政事:治国之政,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文学:先王的文献典籍,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译文】
(孔子的弟子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以四科为标准评论自己的弟子,且四科排列顺序很有讲究。第一为德行,德行是根本。第二为言语,言语必须以德行为基础,如果离开德行这个根本,那就是夸夸其谈、空有其嘴而已。第三为政事,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优”就包括德行和言语之优。没有德行,无以善政;不善言语,难以为政。第四为文学,文献典籍就是专门用来记录古圣先贤的德行、言语、政事等,通晓文献典籍是政事、言语、德行的入门功夫。从最低要求看,一个人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担当起记录整理的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育人选人用人的原则和标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