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
水肿一证,多由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所致。气不运行水湿,水湿聚而成肿,聚于颜面而见面肿;壅于胸腹而见胸水、腹水;积于胫肢而见肢肿,此其常也。《金匮要略》言“血不利则为水”,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亦言:“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本病辩证正确,用药得当,是以治愈。
用药治疗不同部位所引:
麻黄与黄芪治疗水肿的区别:
1.麻黄治疗的水肿,是实性水肿,按之硬、无凹陷,多为细胞内水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过敏性水肿、甲减水肿(粘液性水肿,水肿不随体位变动而变化,水肿处皮肤增厚 粗糙 干燥 温度下降)。
2.黄芪治疗的水肿,是虚性水肿,按之软、凹陷如泥 久久不起,多为细胞外水肿,见于低蛋白血症水肿、慢性肾病水肿、心衰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水肿通用验方:同调肺脾肾:太子参15克,山药15克,炒白术10克,猪苓15克,茯苓皮15克,苡仁20克,泽泻10克,桂枝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炙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加减:若晨起面部浮肿,加防风10克,麻黄6克;胸闷腹胀加苍术10克、厚朴10克、木香8克;心慌气短加黄芪15克、远志10克;小便短少加车前子30克(布包)。
脾肾阳虚验方:制附片60克(免煎颗粒兑服),茯苓30克,白芍20克,白术30,干姜20克,砂仁10克,桂枝20克,葶苈子15克,回心草20克,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炙黄芪6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
功效温阳利水,补肾健脾,益气宁心。
主治心源性水肿、肺心病水肿等证属阳虚水泛,兼有气血不和者,症见全身浮肿,形寒肢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等。
中医诊断各小肿辨症施治:
风水泛滥型: 浮肿起于眼睑,继则四肢及全身,甚则目合不能开,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赤等。治疗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型: 身发疮疡,甚则溃烂,或咽喉红肿疼痛,继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等。治疗: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型: 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治疗: 胃苓汤合五皮饮。
湿热壅盛型: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治疗: 疏凿饮子。
脾阳虚衰型: 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脘腹胀闷,纳差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治疗: 实脾饮。
肾阳衰微型: 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短,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治法: 济生肾气丸和真武汤。
水肿秘方:
1、治臌胀水肿秘方
白术、泽泻各25克.研为细末。 煎服15克, 茯苓汤调下.或服三十丸。显效。
(此方来自《保命集》白术散)
2、治水肿、小便不利秘方
泽泻、白术各12克, 车前子9克 ,茯苓皮15克,西瓜皮24克.水煎服。显效。
辨症施治水肿各验方:
益气化淤补肾汤
【组成】生黄芪30克,仙灵脾3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断10克,淮牛膝10克。
【用法】本方须用益母草90~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化淤,温阳利水,补身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已久,肾气亏虚,络脉淤滞,气化不利,水湿潴留,肾功损害,缠绵不愈者。
【来源】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朱良春验方。
瞿附通阳汤
【组成】瞿麦9克,熟附子6克,淮山药9克,茯苓24克,天花粉9克,车前子9克,椒目3克,枫树果(路路通)15克,淮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通阳利水。
【主治】慢性肾炎(水肿病),小便稀少,腹部膨大,手按之腹软而不坚,脉象沉迟或软弱,舌色淡红或舌质淡白干燥,血压高,气促急,体温低。
【来源】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魏长春验方。
辛凉解毒消肿汤
【组成】连翘10克,射干10克,银花30克,霜桑叶12克,杭菊12克,板蓝根12克,生石膏12克,薄荷3克,蒲公英15克,杏仁10克,鲜茅根6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宣降肺气,调整三焦。
【主治】急性肾炎风热型,症见头痛发热,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口渴喜饮,全身浮肿。尿少赤涩,大便干。舌苔白,中心黄,舌质红,脉沉滑数或弦大躁动。血压升高。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姚正平老中医验方。
风水饮
【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30克(先下),苏叶、杏仁、陈皮各10克,苍、白术各12克,茅根、大小蓟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宣肺透表,消热和水。
【主治】急性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
【来源】著名中医专家董建华教授验方。
土茯苓茅根汤
【组成】土茯苓200克,白茅根、益母草、爵床各50克,桑寄生30克,女贞子35克,党参、栀子各25克,炙黄芪、熟地各20克,川续断、牛膝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益胃,分清利浊。
【主治】慢性肾病,蛋白尿,腰痛乏力,眼睑浮肿,尿赤,汗出,五心烦热,舌淡苔白,脉沉弦而虚。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任继学教授验方。
白茅根汤
【组成】白茅根30~60克,薏苡仁15~30克,赤小豆15~30克。
【用法】上药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利湿热,滋养阴液。
【主治】肾炎水肿,症属湿热伤阴所致者。
【来源】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著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验方。
消肿汤
【组成】生黄芪30克,防己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车前草30克,旱莲草15克,泽泻10克,石苇20克,阿胶10克(烊化),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健脾利湿,滋阴养血。
【主治】脾肾亏虚之水肿。
【来源】全国著名名老中医祝谌予教授验方。
老年下肢水肿,用健脾温肾法治疗,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方中用太子参、白术益气补脾,燥湿利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猪苓、茯苓皮利水渗湿;配泽泻增强利水消肿之功效。实验证明,泽泻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其利尿作用更为显著。苡仁健脾渗湿;桂枝温经通阳利水;杜仲、仙灵脾温补肾阳;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具有健脾温肾、利湿消肿的作用。
水肿有急性与慢性:
急性水肿属于实症急症:表现为水肿从面开始,眼皮肿,肤色肿得发亮,并伴随着发热,便秘现象。
慢性虚症水肿:表现为下肢开始肿,足踝处肿明显可压出一凹陷,肿处肤色暗,舌头胖大,淡白,食欲不好。
经常水肿的人来说(或者已经形成水肿体质),除了做到这点,养好脾肾才是重中之重。
中医认为,水肿多是由脾、肾二焦功能失调所致。体内水液滞留,泛滥皮肤。
所以,从长远来看,想要彻底告别水肿,在兼顾利水渗湿的情况下,护肝养肾,健脾益胃才是关键。
食疗方
药补不如食补,给大家调配了一个食疗的方子。
葛花茯苓饮
材料:葛花、茯苓、葛根、荷叶、枳椇子
做法:取这五味,共计8克,开水冲泡,直至味淡,每日一次。
葛花、荷叶都有养肝之功。葛花还有清热、解毒、养颜、补肾之作用。能益胃健脾,对于腹胀、反酸都有疗效;
茯苓和枳椇子是利水渗湿的。能促进身体多余水分排出,改善水肿。茯苓还可养心安神,有助于缓解心神不安、睡眠不足等问题;
葛根是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夏天嘴巴老口渴的,或者有脾虚之证的,都适合吃之调恰;
消肿利尿,很适合经常水肿的人食用。日常喝来调养脾、肾、肝三脏,也是不错的。是任何人都适用的养生茶。
另外,经常喝酒的人,把这几味泡来喝,能起到醒酒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酒后头痛、呕吐等症。睡不好,精力差的,也可以拿它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