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地球仅有3%土地未遭人类侵扰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据路透社4月17日报道,当今世界相比500年前的地球已几乎面目全非。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只有大约3%的陆地表面可能在生态方面未遭破坏——那些地方仍是各种本土物种的家园且未因人类活动而受损。

《森林与全球变化前沿》杂志15日发表了上述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要比科学家此前依据卫星图像给出的估测数字低得多,后者显示,约20%至40%的陆地生态系统未遭破坏。

报道称,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对森林覆盖率和物种损失情况等进行了广泛调查,以更好地理解全世界树冠下发生的事。

英国剑桥大学生物保护学家安德鲁·普伦特里说:“看到如此低的比率,我尤感惊讶。这表明,此类未遭破坏之地如今已少之又少。当今世界相比500年前已几乎面目全非,这非常可怕。”

生态系统这个术语描述的是一个自然区域内总体上有助于维持健康且均衡的生物多样性的复杂关系。而只要损失一两个重要物种,整个生态系统就可能崩溃。

报道还称,科学家发现,目前仍处于原始状态的栖息地(即物种丰富度与公元1500年处于相同水平)主要位于被认为不那么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及格陵兰和加拿大北部的寒冷地带。另有一些未遭破坏的栖息地则位于受到毁林和开发等因素威胁的地区,包括拉美亚马孙的一些地区。

研究报告的作者指出,这些地区应成为未来开展环保工作的重点地区。研究报告发现,当前只有11%的此类地区受到了保护。

普伦特里说:“把工作重点放在未遭破坏的地区,这样你就无需去消除人类的足迹。”

报道称,但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给出的极低数字表示怀疑。他们说,得出这一结论可能要归因于这项研究以极为狭隘的方式定义“未遭破坏的栖息地”——即完全保留过去动植物多样性的地区。

研究报告的作者呼吁对未遭破坏的地区加以保护,美国杜克大学生态学家斯图尔特·皮姆对这一点提出了质疑。他强调,冰冻或沙漠地区本身就不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他说:“鼓励各国去保护偏远且人口稀少的地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没有多大裨益。”

报道还称,联合国牵头开展一项工作,目标是在2030年前保护好地球上30%的土地和水资源——目前约有17%的土地和水资源受到某种形式的保护。这项工作去年获得推动,因为美国等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已承诺增加受保护土地的面积。

资料图片:巴西乌迈塔附近一处雨林内的树木被大肆砍伐。(美国雅虎新闻网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