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做到这几点,完全超越别人

假如让你说出脑海中第一个和格局相关的印象,也许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某个人胸怀宽广,有容乃大,不计前嫌,舍身忘已,亦或者能够放弃短期利益而追逐长期利益。

对,但这些都是对格局的诠释,并不是格局的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其第一性原理,事物的本质就是其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其根基所在。

如同盖房,如果根基不稳,房屋建得再好,也是危房。

如同拆掉一座大厦,只需要破坏其根基,顷刻间大厦就会浑然倒塌。

想要理解格局的本质,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来看:

“格局”的动宾结构

格作为动词的时候,其意思是推究,认清,如格物致知;

何为局呢,局代表的是资源关系,是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在关系,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必然又实时变化的关系。

所以,格局的意思是认清资源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只有认清了这种关系,才能具备真正的格局。

就如同: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是因为他能够看清楚在当时的局势下各诸侯实力及相互间的关系,这是格局。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远交近攻”为策略,先后灭掉韩赵魏燕楚齐,这是格局。

毛主席带领红军四渡赤水,冲出包围圈,挽救共军与危难之间,这是格局。

项目经理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站在总监的位置看全局,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看执行,这是格局。

能做到有格局,其前提条件是“认清资源之间的各种关系”。

2. 如何认清资源(人、事、物)之间的关系:

  • 从长度看:能够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即使我们的一生与人类历史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有一句话却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不会重复,却是惊人的相似。

最近有很多家长,咨询我如何给自己的孩子选个好专业,当我问他孩子喜欢什么,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以后想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家里能给孩子提供什么资源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并没有考虑过类似的问题,想的什么专业未来挣钱多就是好专业。

大学的意义并不是大学四年,而是未来的一生,好专业固然重要,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和孩子的特长、兴趣结合在一起考虑。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方向,可不见得每个学生都喜欢人工智能,也不见得其他的专业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历史告诉我们,积累和沉淀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变化。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不管是毕业于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三年以后,就会发现,差距逐渐在拉开,当到了5年,8年,10年的时候,差距会越来越大。

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未来3年、5年、10年或者一生拉大尺度,放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自然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格局。

历史给我最大的感悟是:没有速成,唯有虔心向前,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从量变到质变。

  • 从高度看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站在山上往下看,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当你去玩迷宫游戏的时候,身在其中,你没有办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找不到出路和方向,眼前除了碰运气以外,剩下的全是迷茫。

可如果站在高处往下看,哪一条是死路,哪一条是通向出口的路,一目了然。

所以,能够站在高处看问题,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记得以前做项目经理的时候,领导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产品的定位是什么?能为公司带来什么?

起初我想,我的责任是把产品做好,至于产品的定位是什么,并不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

领导又说,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你会如何看待这个产品。

我突然明白,打造一款产品,没有站在高处看的思维,产品就失去了目标和灵魂,什么是好产品,并不是项目经理说了算,也不是老板说了算,应该由市场说了算。

站在项目经理的角度,做产品只是一种执行;

站在老板的角度,做产品是为了盈利和布局;

站在市场的角度,做产品做的是品牌和未来。

有一次老板在开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想当领导,就得先有领导的样子,这是向上对标思维。

如果你想做总监,就得先去研究总监应该是什么样子,从衣着发型,到做事风格、演讲能力等,不断提升自己。在做事的时候站在总监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同的高度,看待问题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曾经迷茫困惑的地方好像打开了一扇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又有了另外一种解决思路。

  • 从深度看:多问几个为什么,远比多问几个怎么办更加重要。

有一次,我给总裁汇报项目问题,我知道总裁非技术出身,应该对技术问题不是很懂,但我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软件bug的问题,我在汇报前和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再给总裁汇报的时候,一针见血,直接汇报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周期。

比如: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bug,因为看门狗没有起作用;

为什么看门狗没有起作用,因为集成时检查不足;

为什么集成时检查不足,因为检查规范没有规定上千秒的检查;

为什么没有规定,因为供应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由OEM输入检查规范。

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在深度方向的修炼,一个人能够缕清资源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一直认为,为什么远比怎么办更加重要,而很多人更加注重怎么办,往往忽视了为什么。

在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之前,制定的怎么办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写在最后:

格局的背后是一个人的目标和梦想,可以概括为三个问题:要什么,为什么要,怎么实现?

如果把事业看作一次狙击任务,狙击的对象就是目标,瞄准镜和狙击枪就是格局。

格局的本质在于认清资源之间的关系,格局是一种思维方式:

长度:历史不会重复,却是惊人的相似,发现规律。

高度: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换位思考;

深度:为什么远比怎么办更加重要,洞察本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