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博士吃了多少苦,才从浩瀚书海里找到出路
哥刚上大学那会儿,网上热传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讲一个寒门学子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是件多么艰难的事。
十多年后的今天,又一个类似的故事全网刷屏,是中科院自动化所一名博士的论文致谢。
开头第一句便是: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面前。
一时间,这位博士成了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典范;
“知识改变命运”好像也从一夜暴富的网红手中抢回了风头,重新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哥觉着,这一次,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的逆袭。
先给没看过原文的朋友介绍下。
作者黄国平,出生在四川一个小山坳里,去趟县城都要坐2个小时大巴。
12岁时母亲离家,17岁时父亲和奶奶先后去世。
生离死别让他痛苦,贫穷的家境更是令他吃尽苦头:煤油灯下苦读、竹笋壳塞瓦缝防雨、钓鱼养猪凑学费。
难以想象,小小年纪跑遍了方圆十公里,每一分钱都是一颗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
穆旦说,我用尽了全部努力,才过上这平凡的一生。
黄国平博士应该深有同感。
对他而言,想要争取那些别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已经耗尽心力,更别说强自尊下,从小就如影随形的自卑感和羞耻心,差点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
上了高中,学校免除了全部学杂费,好心长辈帮助解决了生活费;
在大学里,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计算机;
本科毕业后进入中科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师从行业大佬,现在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继续博士时确定的研究课题。
总听人说要感谢苦难。哥不认同。
苦难只会让人既无力又自卑,甚至想破罐破摔堕落下去。如果说有人遭遇苦难但依旧通过努力成功了,那他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
不管是黄国平博士的致谢,还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大篇幅地回忆了经历的苦难,但让人感受最深的却不是苦难本身。
而是他们面对苦难依然奋发向上的信念,和没有被苦难击垮的从容。
我们该歌颂的也从不是苦难,而是这种“希望重新认识世界、让生活更美好”的精神力量。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各位都知道。
从以前到现在,黄国平博士这样的家庭并不少,但真正“走出去”的,永远只有少数。
想起郑琼导演的那部纪录片,《出路》,6年时间跟拍3个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看他们的生活天差地别,却都在自己的困境里,寻找出路。
海报从下到上,依次是山村辍学女娃(马百娟),小镇高考复读生(徐佳),和都市叛逆少女(袁晗寒)。
我猜它的灵感来源是片中一个画面,马百娟跟着父母干农活,扛着糜谷走在山间。
看上去像一队蚂蚁在搬运食物。
事实上,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跟蚂蚁一样在讨生活。
2008年,这个家庭的年花销不超过50块钱。校长软硬兼施,才让马百娟的父亲放人,让12岁的马百娟读上小学二年级。
每天天没亮,她就走进厨房拿一块干馍,撕几块泡水里,就着水囫囵咽下,之后背起书包往外飞奔,走上五六个小时去学校。
一路尘土飞扬,但她的笑容充满希望。
放学后,还要喂猪、做饭、打水、干农活。
最放松的时刻可能就是坐在土坡上,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念自己写的作文:
“长大了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给家里买面,因为面不够吃,还要挖水窖,因为没水吃。”
然而没多久,马百娟被哥哥带去办了辍学手续。
老师夸她作业按时完成,非常认真,可哥哥说,她太笨了,加减法都要数手指。
她回家是践行父亲的观念,“女娃不用读书,反正都要嫁人”。
讽刺的是,辍学后的她去找工作,听到酒店前台1000块的工资,眼睛都亮了,但酒店经理说要有学历会操作电脑。
还问她:这么小为什么不上学了?才15岁,去洗碗都没有人要的。
马百娟只能尴尬笑笑,低头离开。
再之后,团队被制止拍摄,导演只知道她16岁就怀孕生子了,丈夫是自己表哥。
她应该再也没可能考上大学,看到纪录片的另一个主人公,远在湖北咸宁的徐佳,高考三次终于圆了一家人的梦。
毕业后在武汉干着一份不咋地的工作,但也成功买房、结婚。
她更不可能知道,北京女孩袁晗寒跟她一样,也辍学了。
但是在读完了最好的小学初中,从最好的高中辍学的,之后独自创业、留学,最后回北京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折腾一生就为“对抗无聊”。
《出路》并没有告诉观众,这3个孩子的出路到底在哪儿,你只能从中看到他们为“走出去”付出的努力和挣扎。
导演郑琼曾给小镇青年徐佳,讲过北京土著袁晗寒的生活和选择,得到的回复是:
“我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会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然后努力改变它。”
他希望,在他的努力下,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的起点。
哥不好评断他的想法是不是太过天真,但也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我们当中有着那么多的“徐佳”,这个社会才没有彻底变坏。
就像走出小山坳的黄国平博士那样。
P.S. 完整版纪录片没找着链接,“一条”拍摄的导演叙述版送上。
不管身处哪种困境,愿你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