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为洲老师教你区别古体诗与近体诗(2)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特征与异同
第42期《掌上观文》,我们跟随姚为洲老师深入剖析高考语文上海卷中必考的一类知识点——中国古代诗歌常识中的古体诗与近体诗知识。在熟悉了中国古代诗歌有哪些分类之后,我们着手学习如何分辨它们。古体诗和近体诗各有哪些特征?彼此有什么异同?有哪些值得特别留意的点?且听姚老师慢慢道来。
二
区别古体诗与近体诗
学习了基础知识后,我们进入本期《掌上观文》的重点内容——区别古体诗与近体诗。姚为洲老师为同学们列好了一张表格,清晰地展示了这两者的异同。
我们先试试从句数、字数、押韵这些特征上来区别它们:
古体诗 |
近体诗 |
|
句数 |
不限 |
4句、8句、大于8的偶数句 |
字数 |
不限 |
每句5字、7字 |
押韵 |
自由 |
逢偶数句押韵,首句有时入韵, 一般押平声韵,中途不能换韵。 |
虽然近体诗在句数、字数、押韵上都有确定的规则特征,但由于古体诗在这三方面都十分宽松,因此也会存在许多具有4句、8句、每句5字或7字、或是押韵规律与近体诗雷同的古体诗。以句数、字数、押韵来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必定会造成很多误判。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对仗、平仄这两方面:
古体诗 |
近体诗 |
|
对仗 |
自由 |
律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其余均须对仗。 |
平仄 |
自由 |
每句之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 |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可以看到,古体诗在对仗和平仄上也都相当自由,而近体诗则规矩多多。如果要根据对仗来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需要牢记近体诗中的“绝句”这一特例——绝句在对仗上也是较为宽松的。别忘了,我们已经学过,绝句可以有四种对仗形式呢。这使得根据对仗来判断也有可能造成误判。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研究近体诗的平仄特点上。
近体诗的平仄特点
每句之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同。每句诗5个字或7个字,其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稍宽松些,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但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我们现在习惯用现代普通话读古代诗词,在现代普通话中,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属“平”声,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属“仄”声,四种声调分属平仄两边,记起来还是挺方便的吧?但是现代普通话的的读音与古音存在很多差异,古音的平仄我们也需要记忆。
古音声调也分四种,称为“平上去入”,听过S.H.E组合的《中国话》这首歌的同学,也许会记得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这句歌词吧?这四种声调中,平声属于“平”声,另外三种上声、去声、入声全部归于“仄”声。这四种古音声调经过千百年的变迁,现在已融合进了我们常用的普通话声调。古音念平声的字,现在部分念阴平声,部分读阳平声。而古时的上声,部分演化为今天的上声,另一部分和古去声一起组成了现在的第四声去声。古音入声的去向最为复杂,如今的四个声调中每个都能找到古入声的踪迹。
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近体诗则严格强调平仄。为了能完美判断一首诗的平仄,找出诗中的古代入声字,就成为了我们必须攻克的关键知识点。
这张图中的字,在古代都是读音短促、一发即收的入声字,而如今则已归入不同声调。使用南方方言、江淮方言等某些地方方言来读时,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它们原本读音的痕迹,可以凭借方言来判断某些字的古音。
我们再来看看这24组字。同一组字中,黑色的字和红色的字,在现代普通话中的读音是相同的。实际上,在古代,红色的字都是入声字。对于身处上海的考生来说,平时多接触一些沪语,在考试时也是可以帮上大忙的~回想一下题中关键字的沪语读音,也许你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近体诗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每句之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这样的规律推测,一首七言近体诗的平仄,可以出现图中的两种情况:
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确定后,整首诗的平仄就都跟着确定了,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掌握之后就能成为我们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好工具。
现在,我们掌握了古体诗与近体诗在字数、句数、押韵、对仗、平仄上的区别,就让我们趁热打铁,用这道30年前的高考真题来实战练习一下吧:
我们分别分析选项中的四首诗:
A
先来看A选项,杜甫的《春夜喜雨》。这是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诗,中间的两联对仗。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它可能是古体诗,也可能属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那它的押韵如何?
诗的第一联末字“生”(韵母eng),第二联末字“声”(eng),第三联末字“明”(ing),第四联末字“城”(eng),用现代汉语拼音看,似乎不能算是押韵。实际上,“ing”是“ieng”的省写,“ieng”和“eng”的韵腹、韵尾是一样的。在判断押韵时,可以不看韵头的“i”,而看韵腹和韵尾。所以,“明”和其他几联的末字是押韵的,符合近体诗的特点。要作出最终的判断,必须看它的平仄了。
诗中标红的字,都是古代的入声字,属仄声。将每一句的第二、第四个字的平仄标出后,可以看到,它的平仄分布完全符合我们之前学习的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所以最终我们得出结论,《春夜喜雨》是一首标准的近体诗,五言律诗。
B
《回乡偶书》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说明它可能是古体诗,也可能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从字数、句数、对仗这几方面,是找不出明显的判断依据的。所以我们主要看押韵,看平仄。
这首诗的第一、第二、第四句都押了韵。回,韵母是“ui”(“ui”是“uei”的省写),衰,“cui”,韵母也是“ui”,来的韵母“ai”,在古代和“ui”是同属一个韵部的,因此押韵符合近体诗的要求。
将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标出,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每一句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同,完全符合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C
再来看李白的《望天门山》。大家应该能很熟练地判断字数、句数、押韵这几个方面的信息了吧?这是一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的诗,第一、第二、第四句押韵,符合近体诗规律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是古体诗的可能,我们必须再次将重点放在平仄上。这首诗的平仄分布,同样完全符合我们学过的近体诗平仄规律,所以这是一首近体诗,也是一首七言绝句。
D
最后来看D选项。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作品吧!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句的“尘”(“en”韵)、第二句的“新”(“in”韵是“ien”的省写)、第四句的“人”(“en”韵)押韵。按具有相同情况的B、C选项的经验,我们再次将判断的重点放在平仄上。
将每一句的平仄标出后,可以看到,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相对,与近体诗“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同”的规则不符。因此可以排除这首诗是近体诗的可能性——《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七言古诗。
四个选项全部分析过了,我们再回头看看这道题怎么选。
解析
《春夜喜雨》:五言律诗
《回乡偶书》:七言绝句
《望天门山》:七言绝句
《送元二使安西》:七言古诗
除了A选项是五言诗之外,其他三个选项全部都是七言诗,因此,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A。但是,不难发现,A、B、C选项都是近体诗,只有D选项是古体诗,其实D选项也成立。这道题,是出题者不够严谨,产生了疏漏。
近体诗的平仄规矩严格,但太过严苛的规矩对诗人的创作也是一种阻碍,况且有时也会因一不小心,或是使用固定的人名、物名而无法调整平仄导致违反平仄规律,因此产生了一种变通、补救之法:
拗 救
拗救
“拗”就是违背平仄。“救”就是补救。
一个句子中某个字违背了平仄,该用平(仄)声的字却用了仄(平)声字,那么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平)声的字改用平(仄)声字,以便补救,这就是“拗救”。王维的五言绝句《鸟鸣涧》,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名篇,其中的第一句就出现了拗救。
第一句“人闲桂花落”,第二个字“闲”和第四个字“花”都是平声,违背了平仄规律。这时,我们就要看看通常情况下属于“不论”范畴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了。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共有四种平仄类型:
1.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可是,第四个字“花”是平声,“拗”了;把第三个字改平声为仄声,即用仄声的“桂”来救。这一句平仄就调整为“平平仄平仄”了。
这是“拗”在本句中“救”,还有在下一句中“救”的。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就不介绍了。
可以看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条口诀,是指导人们用变通灵活的方式处理诗作平仄,但如果要严格地追根究底,其实一三五位置上的规矩还是有很多的。如果我们“一三五要论”,那所要记的知识将非常复杂,在考试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已足以应对绝大多数的题目,一三五位置上的平仄问题,行有余力的同学若有兴趣,可以深入研究,而日常的学习中,还是请以这条口诀为准吧!
可以这样说,一首诗中个别地方违背平仄,有可能是“拗救”,而如果整个句子违背平仄(像前面讲到的《送元二使安西》的第三句那样),就另当别论了,需要认真判断这首诗是否应该归类于古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