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饰(1)

簪是中国古代男女最常用的首饰之一,但簪究竞出现在何时,是一个不易搞清的问题,发簪的前身是发笄,两个名称的交替时期估计在战国以后,汉代以前。战国末年的《韩非子》一书中,已见有"簪"字。

簪的最初用途,仅仅是缩束头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则逐渐演变成炫耀财富、昭名身份的一种标志,无论在选材、设计、制作等方面都日趋完善,上古时期的石算、蚌笄、竹算、木笄、骨算等相继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玉簪、金簪、银簪、翠簪、犀簪、玳瑁簪或金镶宝石簪等,在各类的发簪中,王玉簪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一件上等的玉簪,价值会超过金簪数倍,甚至几十倍,一方面固然是良玉难得,另一方面也和玉的质地有关,玉的表面看似坚硬,但却很脆弱、稍不留意,就会断裂。金玉簪也是非常昂贵的饰品,一般人家很少用得起,而银簪多为中下阶层妇女使用,虽不如金簪、玉簪价值高,但被广大的人群所用,在设计和工艺上,仍有不少佳作精品。由于银饰品被多数人群使用,传世品也较多。本书系列地介绍了银头簪、头钗、耳挖簪、步摇簪、点翠簪钗、珊瑚簪、珐琅彩簪等多种头饰品,仅供鉴赏与收藏。

蝴蝶纹在民间被人们视为吉祥图案,恋花的蝴蝶又常被喻为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蝶"与"耋"同音,耋在古时候指八九十岁的老人,蝶又为长寿之意。有关蝴蝶的吉祥图很多,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寿居耄耋"、"蜂蝶戏猫"、"耄耋富贵",在吉祥图案中,我们经常看到以牡丹、蝶、猫组成图案,寓意长寿富贵。民间常以""耄耋富贵图"赠送老人、族长。因此银饰中的蝴蝶纹很多。

在清代麻花纹的头簪十分流行,多使用于中下等家庭妇女使用,制作简单,纹饰规整,而这三件头簪有意思的是都有个小动物,从左往右数,一个是上面趴着松鼠、一个趴着青蛙、一个是蛔蝈,三个动物的出现一下把这制作简单的麻花纹头簪烘托起来,粗中还藏着细活,鼠在十二生肖为大,在民间认为鼠是财,蛙民间视为是神灵之物,人类的始祖为女娲,"蛙"与"娲"谐音,也与娃娃的"娃"谐音,蛙是益虫,中国的陕西地区视其为神灵,能降福于人,辟邪镇宅,还能赐子,蛙与莲花组合构图,称"蛙戏莲",有生殖崇拜的寓意,蛔蝈民间视为吉祥之物,由于"蛔蝈"与"哥哥"谐音,民间又称"喜叫哥哥",意在祈求多生男孩,蛔蝈善跳,且"蝈"又与"官"谐音,寓意生迁快,仕途发达。真是小小头簪隐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

龙纹婆金红玛瑙头簪(左)龙纹白玉头簪(右)

"万事如意"字面解释为满意、如意,古时称为如意的器物有四种∶一是挠痒的"搔杖",俗称"痒痒挠";二是用以指画或预防不测的器物,古人将其悬挂于墙上;三是顶端像纹的僧具,用于佛家礼仪或记事,四是官廷的吉祥玩赏物。清中期以后,作为官员朝晋的仪衷与标识,也是皇族贵戚的馈赠品,民间美术的如意多取第四种造型,S型曲柄,柄端多云头或灵芝造型,寓意吉祥、顺合心意。

此三件如意头簪采用錾花工艺,然后镂空,十分精致,但由于经历岁月沧桑,流金部分掉落,尤其挺部分流金大部分脱落,让人产生一种思古之情,是清代早期作品。

四艺,由古琴、棋盘、线装书和立轴画组成。琴棋书画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必备的技艺与修养,它体现了天下太平,象征生活安逸,具有清闲高雅的文化修养。

头簪中间有一花瓶,插着牡丹花,在吉祥图案中喻意富贵平安,追求美好的生活,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NTC-D筒

很多花卉一到秋季就会凋谢,而菊花在秋季开放,菊花在民间寓意长寿、夫妻和睦、永保青春、白头到老,吉祥图案中的"长春白头"就是此意,有两只白头翁与长春花或菊花组成,象征着白头长寿。

这只菊花纹簪的主人在购置或定做这件菊花簪时,也不过就是此意吧,也可能是一件定情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