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轻诺必寡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我们一起颠覆式破解《道德经》全部奥秘,复兴黄老正统传统文化,欢迎加盟合作!

老子.公刘版

下卷

中国哲学第六问:

爱民治国,能无智乎?

怀抱着一颗真正爱民的心治理国家,能不采用庸俗低下的智慧吗?

中国哲学第六答:

第十三篇 , 小国寡民 

采用使国家的强权意识减弱广大民众的欲望减少的治国理论

第七十六章,国民文化自信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夫轻诺必寡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说明

1“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在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十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道经》卷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行本主流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2“小国寡民”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八十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通行本主流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七十五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通行本主流译文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在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十九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道经》卷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通行本主流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故终无难矣”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六十三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通行本主流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6“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在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十七章和第二十三章中重复出现。
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通行本主流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通行本《道德经》《道经》卷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通行本主流译文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7“是以圣人犹难之”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七十三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通行本主流译文
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8“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六十六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通行本主流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公刘本经文注解

①,爱民1治国,能无智2乎?
②,小国寡民3
③,民之饥4,以其上食税之多5,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6,是以难治,民之轻死7,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此三者,以为文8不足,故令有所属9,夫轻诺必寡信10,信11不足焉有不信焉12,多易必多难13,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14,处前而民不害15。
1,爱民:爱,真爱,真心爱护。
2,无智:无,没有。智,庸俗低下的智慧。
3,小国寡民:小,使……减少。国,国家意识。寡,使……变寡。民,民众的欲望。
4,民之饥:民,民众,人民。之,文言用语,用以调整音节或表停顿,没实质意义。饥,受到饥饿的威胁。
5,以其上之食税之多:以,因为。上,上级官府。之,表领属关系。相当于“的"。食,供食。税,苛捐杂税。多,繁杂多样。
6,有为:有所作为统治政治。
7,轻死:轻,轻视。死,死后的葬地。轻死,轻视死后的葬地而远徏他乡,背叛祖国。与“重死而不远徙"相对。
8,文不足:文化建设的方向。不足,存在缺陷,不正确。
9,令有所属:令,法令,这里指治国理念。有所,有的地方。属,属虑。
11,轻诺必寡信:轻,轻易。诺,本义为答应,引申为顺从。寡,缺小。信,自信。
11,信:文化自信力。
12,焉有不信焉:前一个“焉"为语气助词,表示停顿。有,表现出。不信,不自信。后一个“焉",用于句尾,补足语气。
13,多易必多难:前一个“多"为太多。易,轻视,不重视。后一个“多"为很多。难。诘难,诘问驳难。,
14,重:沉重的负担。
15,处前而民不害:处前,身处闲难的前面。害,伤害。
公刘本译文
1“爱民治国,能无智乎?”:怀抱着一颗真正爱民的心治理国家,能不采用庸俗低下的智慧吗?
2“小国寡民”:采用使国家的强权意识减弱使广大民众的欲望减少的治国理念。
3
人民受到饥饿的威胁,是因为供食上级官府苛捐杂税繁多,正是因为这样才受到饥饿的威胁,
人民不容易控制和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有所作为的统治政治,正因为这样才难于控制和治理,
人民轻视死后的葬地背叛祖国,是因为统治者求生欲望厚重,正是这样才轻视死后葬地背叛祖国,
造成以上三种情形的根本原因是现今文化建设方向的严重不足,所以治国理念必须有所属虑,
轻易顺从有所作为的统治政治缺乏自信,文化自信力的不足导致人民表现出不自信背叛祖国,
太多不重视必然会遭到很多诘难,因此圣人犹为重视诘难文化的难题,所以最终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这样所以圣人身处上位而民众没有沉重的负担,处置诘难走在前面而使民众不会受到伤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