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绘写老北京民俗
新春伊始,八旬书画家何大齐先生在《北京晚报》开的专栏精选结集成《北京的春节》一书出版啦。这本书是何家三代人的艺术结晶,由何大齐手绘33张彩图、儿子何浩设计制作、孙子何墨尘题写书名。祖孙三代为什么要一起绘写老北京、传承民俗?本报记者专访了何老先生。
何大齐,1940年生于北京,童年是在四合院里度过的,传统的民风民俗,浓郁的年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记忆里,北京的新年持续时间很长,从腊月初八到二月二龙抬头,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而且内容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一直到祭灶、办年货、写春联、买年画、做花灯、挂福字、做年菜、迎财神、穿新衣、放花炮、包饺子、团圆饭、压岁钱、拜新春、逛厂甸、抖空竹、吃元宵、耍龙灯、猜灯谜、看花会……热热热闹闹,充满仪式感。
他说:“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祭灶的时候,把木刻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画像贴在灶台上,上香上供,还要给灶王爷嘴上抹上关东糖,让他上天言好事。这些习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很可笑,但这是一种教化民风的习俗,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有着积极向善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很多民风民俗渐渐淡去了,何大齐决定拿起笔把童年的记忆留下来。“我画的就是我的记忆,在院子门前放鞭炮的小孩就是我,那个大门就是我家的大门。我拿起笔就能闻到那些味道、听到那些声音。我记得从厂甸买回来的风车绑在树上或者绑在房檐底下,风车迎着西北风昼夜哗哗作响的声音,好像隐隐还在我的耳畔回响。童年的春节,童年的风车,永远不能忘怀。”
何大齐并没有专业学过绘画,但是家学渊源(大伯伯何二水就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耳濡目染,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何大齐从小就喜欢用铅笔画小人儿,在菜市场拿着速写本画来来往往的人。他后来当了老师,讲《沙漠之舟》、《核舟记》,边讲边画,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退休之后画下了更多跟老北京有关的图画。相继出版了《烟袋斜街旧影图卷》、《京西古道风情图》、《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燕京往事》、《万有汉字》、《骆驼祥子》(注释插画版)、《茶馆》(插画版)等。
何大齐先生八旬高龄,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健康,记忆良好,他说自己的养生之道就是每天散步写字画画,想吃什么吃什么。他说:“我在练字画画的过程中领悟到艺术和生活的相通性,书法是在技术中包含着艺术。你看,隶书的线条像苍松翠柏,而行书又像柳条。我听理查德·克莱德的钢琴曲,仿佛能看到雨点的线条,而在书法的提、顿、快、慢中同样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每次给《北京晚报》画专栏,他先画一个速写,留一个黑白的底稿,然后再画一个彩色的。“这两者是有区别的,黑白讲究黑白灰的对比,而彩色讲究色彩的选择。”所有的文字都是他手写,然后再让夫人打印出来,儿子扫描图画,出版的时候孙子题写书名。他给我看草稿本,全都是铅笔写的,没有任何涂抹,写错了擦掉重写,纸面始终保持着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这是一个被艺术包围的一家,四壁的装饰都是一家子的书画作品。何大齐的儿子何浩是中央美院的老师,孙子何墨尘6岁开始习字。何浩也是著名的设计师,这次特意把《北京的春节》设计成大12开,保证里面赠送的“福”字不会被压上褶子。扉页有专门设计的藏书票。内文纸张每一页的红色点状装饰都不一样,仿佛是爆竹的碎片。
何家都是《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孙子何墨尘10岁时参加过北京晚报墨缘杯书法大赛。《北京的春节》已经是和爷爷合作的第4本书了。何大齐说孙子的书法有一种稚朴,“孙子写的汉隶质朴自然,我写的就更苍劲有力。”“我让孩子写字,不是希望他成为书法家,也不是培养特长,而是让他感受到一种文化修养,也是对他性格的锤炼,希望他能够沉下心来。”
一家三代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现在又合作继承老北京传统,图文并茂地讲述老北京的传统风俗,欢欢喜喜过大年。
何大齐先生认为,千年来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习惯会形成稳定的习俗,体现在礼仪形式中,春节的每一天饱含着对平安团圆幸福的祈求,比如说贴福字,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祈求长寿、富贵、康宁、有情操,子孙满堂,老有所依。今天社会发展了,家务劳动社会化,家庭也分解了,过年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不一定要聚在一起吃饭,很多礼仪习俗都淡化了,但是也会形成新的民俗形式,比如说以前拜年的礼数和现在就不一样,男人见面行礼和女人行礼是不一样的,见长辈见平辈也不一样,比如见长辈是行叩头礼,平辈是作揖。现在就没有这么多讲究。
“我们小时候,到了重要的亲朋家,先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最后才向屋内的长辈依次行礼,通过拜年把亲戚朋友们都走一遍,增进感情,互相关怀,也是一个老北京融洽人际关系的机会。但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变了,传统的拜年方式也淡出了生活,可能会用手机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形式虽然不一样,但是核心的价值观是不动摇的,这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脉,所以我画《北京的春节》这本书也是希望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