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祸”之辨说开去

春节前夕,人民文学出版社向读者发出一封“致歉信”,原因有点邪乎:出版社想乘着春节推出一种“新年礼盒”,其中收录的名家手迹“福”居然错为“祸”字。虽然福祸相依,但是大过年的,误把“福”写成“祸”总是一件糟心事吧?这“祸”闯得有点大,向读者道歉,也算理所当然。

平心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点冤,因为他们闯的这种文字祸,其实当下已是并不鲜见的社会现象,只是没有赶在春节祈福的这个风口上,所以一般也上不了热搜,大家或不明就里,或见怪不怪,于是也就听之任之。比如说他们这次闯祸,直接的来源就是《启功书法字汇》,道歉信中彩笔圈出祸根字样,网友们直呼“甩锅”,我倒觉得这锅该甩,不能只是枪打出头鸟,分清责任嘛。再比如此祸事一出,好事者就用支付宝AR“扫福字集五福”去扫这个福冠祸戴的草书,居然也能领到福卡。不妨再举两个例子。

其一,上海教育电视台有一个《中国之最》节目,内容很好,但是节目有一个古文字印文形式的logo,却把“最”字写成了“

”。

这个字形看上去似乎与我们今天熟悉的“最”字很对应:上面是“日”,左下是“耳”,右下是“又”。错了吗?真错了。首先,“最”的古文字形最早见于睡虎地秦简,形体为

。其字《说文解字》小篆形体作“

”,解为“犯而取之。从冃、从取”,这是此字的本义。古文字形“最”的上部明显可见为“冃”旁,而节目logo中却按照现在简体字“最”的结构写为了“日”旁,所以从文字结构上看,是驴唇不对马嘴。其次,“

”这个字形,明显是模仿先秦古文字字形,而“最”字却是始见于秦代,这在字体(或曰书体)使用上又是关公战秦琼。须知,这可是出现在“教育”电视台传统文化类节目中的错误,这是不是也算闯了个文字“祸”呢?

其二,春节期间,上海一家“新雅食品旗舰店”推出促销合体字对联,其中有如下字形:

字显然不难认:第一个是“五福临门”,第二个是“恭喜发财”,第三个是“七星高照”。此种文字,其实属于一种传统民俗现象,所以被称为“民俗合体字”。作为一种文字形式的民俗艺术,“民俗合体字”就是要利用汉字合体字组合规律的框架,来表达某种有意义的语段。对这种艺术字形的评估标准,其实就是两条:一是要准确,即按照汉字合体的组合规律,可以清晰地辨识组成语段的各个文字字形;二是要精妙,就是通过偏旁组合的共享简省,出人意料地构成一个既具有外在美观性又内含美好语义逻辑的字符组合体。能够体现上述两条标准的传统民俗合体字很多,比如下图的“招财进宝”“好学孔孟”“反正都有”,只要稍加审视,观者自可体悟其中之精妙,不烦笔者赘说。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相形之下,上述“五福临门”“恭喜发财”“七星高照”等字形的问题立现。正确都做不到,精妙就更无从说起:“五福临门”的“临”在哪里?“恭喜发财”的“发”又是如何组合的?“七星高照”之“高”的那一点,又怎能变成四点?由此不免生出一些担心:此类民俗合体字,在当今商业广告宣传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如果随之出笼越来越多似是而非的不良字形,对于我们的文字生活而言,一定是祸不是福。

综合上述的几种文字应用的“祸”事,不难发现“祸”出有因,那就是人们一旦在文字的应用中涉及历史传统,就容易生出祸事来:以“祸”为“福”,是不辨草书,草书是王羲之那个时代成形的;“最”的误写,是误用商周时代的古文字;“五福临门”之类尴尬,同样是在效仿颇有历史渊源的民俗合体字传统。由此不能不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使用的是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文字,由于字脉未断,即使当今的文字使用,也往往自然而然地产生调动这种历史资源来丰富我们的文字意蕴表达的现实需求。这是我们独有的文化财富,是汉民族作为文字的“世家”的万贯家财,有了这笔资源不用,那是把自己降格为文字历史积淀的家徒四壁者,算是败家子。因此,运用草书、古文字、民俗合体字等传统资源来助力当今文字应用,无疑是应该得到点赞的。然而,事情都有两面,财富的另一面是负担。要想享用这笔历史财富,就需要有能力穿越历史隧道,恰到好处地消费这笔传统资源。然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又谈何容易。没有金刚钻又要揽瓷器活儿,时不时闯些祸,也就在所难免了。

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从根本上说,当然是要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母语文字水平。当然,这不是短时期可以完成的。远水到来之前近渴怎么办?其实也好办,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母语文字多一点敬畏之心,在运用文字的历史资源进行“创意”之际少一点天不怕地不怕,多一点学习、查阅、请教,消灾免祸还是大有希望的。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1年第4期《说文解字》栏目。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64370935订购。或到咬文嚼字淘宝店(http://yaowenjiaozi.taobao.com)选购。

(0)

相关推荐

  • 【文字课堂】一起写写甲骨文(十四)

    *图片文字仅供欣赏学习,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瓜洲渡 刀郎 - 弹词话本 接着聊,继续讲课>>> 如果您一直关注我们的平台,了解我说的故事,大家一定会了解甲骨材料,要不是龟甲,要不 ...

  • “文”和“字”是一回事吗?

    远古时代,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为了交流信息,有了共同的"语言",这是面对面通过声音交流的途径.为了把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不能面对面交流的人,或者要把思想留传给后世,人们就发明了可以表示信 ...

  • 汉字的结构

    "结构"这个词语,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是个被经常提起的高频词,一般出现在写字和记字的情境中.在记字的时候,学生会说,这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X,右边是Y,我用加一加或者换一换的方 ...

  • 说文解字 | 由“福”“祸” 之辨说开去

    春节前夕,人民文学出版社向读者发出一封"致歉信",原因有点邪乎:出版社想乘着春节推出一种"新年礼盒",其中收录的名家手迹"福"居然错为&qu ...

  • “都是湿热惹的祸”由皮肤病说开去

    这么多年来,围绕着皮肤病,处处是时代问题的映像,其中恐怕牵扯甚多.中医有句老话:治啥不治癣.说皮肤病不易治,且易复发.当今社会,皮肤疾患发病率高,名目繁多,已成为危害大家健康的一大顽疾. 君不见,在路 ...

  • 姚扶弱 | 福山由来说开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姚扶弱,1959年出生,常熟海虞人,江苏省楹联协会会员.常熟市诗词协会理事,曾任海虞镇文联副秘书长.新峰美术馆副馆长. 海虞史海拾遗 福山由来说开去 姚扶弱 "女娲补天穿 ...

  • 由宋词《菩萨蛮》的平仄格律说开去

    梅花探春 <菩萨蛮>盛行于大唐王朝,原是教坊舞曲."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引自&l ...

  • 清代文人的玩石风尚——从翁方纲说开去

    中国人有玩石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唐代白居易就喜欢奇石,把太湖石"待之如宾主,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宋代,玩石出现了高峰,艺术家皇帝宋徽宗痴迷于太湖石.灵璧石,大兴土木 ...

  • 【香港视界】从石柱坟说开去丨古梁

    (随笔)从石柱坟说开去 文/古梁 2019年6月10日,在壶山南麓,修建武义一中到城里的公路时,在石柱坟山上挖到一个古墓,后来得知是南宋徐邦宪的墓. 过去到壶山坑,出了永丰门沿西寺溪边往西走,过了公路 ...

  • 从“岸”字说开去

    从"岸"字说开去 近日热播有关抗美援朝轰轰烈烈的事迹,倾倒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后人,感天动地,感人至深.尤其是毛岸英三个字走进了人们的视线.窃以为毛岸英的名字叫的有水平,不必说英字,豪 ...

  • 从鱼吐泡说开去

    20200130 摄于湖南 -01- 五叔圈养了几条活鱼,作近日口粮.我无聊到蹲在桶旁看鱼吐泡泡,还录了视频,大概是这样的: 随时要被宰掉的鱼,滴溜溜的眼睛瞪得老大,撅着圆嘴吸气 ,"叭叭& ...

  • 从何家英的几幅人物画说开去

    前言 (文艺需要批评) 一一中国美术的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的大变改必然重重的在文化上打下她深深的烙印.显然何家英先生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尤其在工笔画上,而且是在人物画上.(其意义首先是要,客观即合理的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