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膻中
【穴名释义】
《经穴释义汇解》: “胸中两乳间曰膻,穴在两乳间陷中,又为心之宫城,故名膻中。”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用体表标志取穴法,先摸取左右两侧第5胸肋关节,两关节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简便取穴法:男性或尚未哺乳之女性,乳房形态无变化,可以乳头为取穴标准,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本穴。
【穴性特点】
本穴为心包募穴,气会。本穴善治心血管疾病,又具调气之功,擅长宽胸理气、平喘止痛。《针灸甲乙经·卷之九》: “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
【主治概要】
1.本穴在胸部,属气会穴,为调气要穴,为调理上焦心胸部气机的首选穴,具有较强的降气平喘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病症。
2.本穴为心包募穴,心包能代君行令,亦能代君受邪,故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穴,对冠心病所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胸闷等症状均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3.本穴位于两乳中间,为气之会穴,能行气解郁而通乳,故可治疗乳汁不足等。此外,本穴的调气作用极强,可用于治疗噎膈、膨胀、瘿气等。
【临床应用举例】
1.支气管哮喘 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发病是由于细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伴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腺体分泌亢进,产生胸闷、气急、哮鸣及咳痰等症状。急性发作时患者有气急、哮鸣、咳嗽以及多痰,呼气困难尤为明显。本病属于中医学“哮病”、“喘证”范畴。本病多因风寒、郁热、痰湿壅阻肺气,逆而作喘,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在发作期多为邪气偏盛,气滞血瘀,本虚标实之证。
埋针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麦粒型皮内针沿皮埋入穴位内,然后用方形胶布固定。一般可埋针2~3日,最长可达1个星期。本法对虚证气喘疗效尤佳。
2.支气管炎 指支气管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以及过敏反应等而发生的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常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临床分为急性、慢性2种。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喘证”范畴。
穴位贴敷法:以膻中为主穴,酌配风门、肺虚等。取生半夏、生南星、甘遂、麻黄、地龙、百部、肉桂、沉香、冰片、钩藤各适量,研粉装瓶备用。用时加少量白凡士林混匀成膏,敷贴于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 24小时换1次。7日1次, 2次为1疗程。
3.感冒 指感受外邪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本病属于中医学“感冒”范畴。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诸症。
艾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艾绒捻成底面直径为2厘米、高为2.5厘米锥状艾炷,放在附子饼上在膻中穴施行隔物灸,待艾炷燃至一半时点燃另一支备用,每次灸3壮。每日1次, 5次为限。
4.心动过速 一般是指阵发性心动过速,有房性和室性2种。发作时常有心慌、心悸、不安或多尿,严重者可出现昏厥或诱发心力衰竭等。本病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因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阴阳亏虚等引起心神失养或不安所致。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卧位,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28~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下快速斜刺入穴位,深约1寸,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2分钟依法捻转1次,一般10分钟左右心律即可恢复正常。
5.呃逆 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呃逆的主要表现是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患者不能自制。本病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等症。本病病机关键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且与肺之肃降,肾之摄纳,肝之条达有关。
(1)毫针刺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28~30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针尖向下平刺入1寸许。得气后,给予强刺激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扩散到剑突周围,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
(2)穴位注射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5毫升无菌注射器7号注射针头,抽取2%利多卡因2毫升,将针头快速斜刺入穴位。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可缓缓注入药液,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一般在注射完毕后5秒钟~2分钟即可见效,仍无效者可隔日依此再注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