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被推崇为千古第一完人,为何被易中天评价“姿态大于思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易中天有个评价,说王阳明是姿态大于思想。觉得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说“致良知”,确实都是一种姿态。告诉你,如果立志做圣人,该用怎样的姿态去做。但并没有很清楚地告诉你,圣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人,你应该怎样一二三四步去做到。

无意中看到有人发的帖子,看他洋洋洒洒写了一通,我只能给他个评价:狗屁不通。

有些人对王阳明都没了解一丁点,就凭着别人一两句评价,就能立论了。我今天就要从理论和逻辑上来反驳这些观点。

姿态大于思想

如果抱着偏见去看,那世界只剩下一种颜色

在此之前,我必须先讲一则小故事:

小明和小华两人在学校总是争吵,偶尔的一件小事也会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了解了情况的老师决定,趁此机会给两人一个教训。

于是在一堂课上,老师把小明和小华叫上来,分别站在自己左右两边,这时他拿出了一个球体。然后问小明,这个球是什么颜色,小明想也不想就答“白色”,这时的小华就喊到:“你胡说,明明是黑色的。”小明也据理力争着,只有下面的同学在哄堂大笑。

见两人谁也不服谁,老师让两人换一下位置,待两人换了位置后,老师又问:“这球是什么颜色。”两人看了一下,都羞愧地低下头。原来这球两个面的原色是不同的,老师趁机教育道:“这球就如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一样,如果你总抱着偏见不放,那永远看不到它存在的另一面。”

为什么这些人会觉得王阳明就如同易中天说的那句“姿态大于思想”。因为从一开始就被偏见蒙蔽了眼睛。从字面上理解,易中天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并没错,但你说的一句正确的话并不能否定王阳明的思想。如果我问你:“做人是否要慷慨点?”你回答“是”,那我让你把家产都给我,是不是很慷慨,显然你没那么傻。

奥哈拉说过:“鉴别力衰弱时,偏见就会占上风。”

先摸清良知,才能行事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为心即是理,也就是说一切不用向外求,内心就能找到答案,而这个内心就是良知。比如说看到这一个人受难,你的良知就会告诉你要去帮他,如果你不去帮他,那良心就会受到煎熬。作恶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即使你有很多理由必须去作恶,但你内心仍然知道这是“恶”,是一件不道德的事,这就是你的“知”,即“良知”。而只有通过修炼,不断地在事上磨练,重复去做,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也就是到了这里,可能引起很多人的吐槽,因为他们觉得王阳明并没有告诉他们要怎么去做,所以还是个姿态。但我必须告诉你,必须要有这个姿态,而且要先端正姿态。

如果只是单纯想要知道怎么去做?那根本不用了解“心学”了,要知道,在王阳明的“心学”之前,早有人给出了具体方法,那就是程朱理学,而他们给出的方案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简单理解就是,做上天喜好的事,灭绝人类的欲望。落实到行动就是,别住太好的房子,能睡就行,别吃太好的东西,填饱肚子就行,也别想太多男女之事,生了孩子就行。总之人类该有的欲望,尽量斩断。这就是在王阳明“心学”之前,儒家所要求的样子,既然那么多人想要具体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方法,那你们就按朱熹说的去做吧!存天理去人欲。

不是王阳明的“心学”不行,而是你的理解不行,只要理解不来的东西,就要把锅甩到作者身上,而且提出的理由还无理取闹。说句简单点的,没有一个人说的理论是绝对完美的,只要你有心挑刺,总会挑出点问题来,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有矛盾。

遇事不决,遵从良知

王阳明的“心学”究竟是不是口号?那得看使用的人有没有真正理解。我们回到刚才那个调侃上,如果我让你“慷慨”把钱交出来,你要怎么解?不给不就证明你不够慷慨。

这时候王阳明的“致良知”给出了答案:给不给看良知,如果跟我讨要的人是个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的人,那就不需要给他,因为良知告诉我“他不需要被可怜”,可如果面前是个可怜无助的小孩,即将被饿死,虽然我没有义务帮他,但不帮的话,良知过不去啊!所以顺应良知去帮助他。这时旁边有人说:“那你把家产都拿出来救助穷人。”那又要怎么解?良知告诉我,要帮助这些可怜人。但是,良知又告诉我,我有自己的父母和妻儿要养,得先对自己家人负责,所以我可以拒绝这种要求,我的良知不会被谴责。

看到没有,这就是“心学”的伟大之处,它没有给你唯一的答案,要求你必须做到怎样的事,但它给了你一个基础,也就是做人的底线,叫做“良知”。王阳明从来都不会要求你,一下子就成为一名圣贤,他和程朱理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做他人眼中的“大善”,只行自己内心的“小善”

程朱理学会给你定下一个极高的标准,一开始就要求必须做最有道德的事,如果你不做,就会招来唾弃,高标准的情况下也就形成了两派对立,有的做不到就放弃了,有的坚持下去并成为德高望重之辈,但这类人少之又少,更有甚者,成为了徒有其表的伪君子。

阳明心学不同,它一开始并不要求你行大善,只是给了你一个最低的要求,遵从“良知”。只要在遇到事情时,先问问自己的“良知”,就能找到答案。而且在“知”以后,就得“行”了,也就是“事上练”。第一次看到别人有难,你可能无法出手,但良知上过不去,第二次可能给了点帮助,第三次可能就顺其自然了。也就是当你顺从良知去做的次数越多,也就越能随心所致,就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同于大多儒学所倡导的,用高道德来以正其身,“心学”更加随心所欲,它允许你有欲望,但不代表你能放纵欲望。

王阳明其实并不反对“去人欲”,即使是已经顿悟如王阳明这般,还是每天都保持自省吾身。但他也不把“存天理”看成最高的一切,没有什么是一开始就定好的道德标准。

所以,即使过了这么久,王阳明的“心法”依然是经久不衰。到了现在,国民的道德标准已经不同了,但王阳明的理论依然适用,因为人的良知一直都存在。理解了这点,你就知道理解王阳明其实不难。也能解答,为什么“阳明心法”像个姿态?为什么“阳明心法”不需要按一二三四的步骤去实行?

因为人不是机器,给个指令就能完全照做。人所处的环境会变化,道德会变化,情感也会变化。只有人的良知不会变,因为它所追寻的只有内心的安宁。所以不管你身处哪个时代的哪种环境中,良知都会帮你做最正确的选择,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却不会让你迷茫。

(0)

相关推荐

  •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一.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由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 ...

  • 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 仅凭八字真言,王阳明逆袭成千古第一完人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 ...

  •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绝对是个狠人,打仗的时...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绝对是个狠人,打仗的时候为了让士兵玩命地往前冲,王阳明在后面安排了一排的刀斧手,只要后退格杀勿论.而且士兵溃逃,杀掉中队长,中队长溃逃,杀掉将军,难怪战无不胜.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完 ...

  •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行书手卷欣赏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用自己跌宕人生顿悟出的,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 ...

  • 王阳明凭什么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完人”?

    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完人的不过两人,一是万世师表的孔子,二是创办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完人曾国藩.孔子不必说,作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至今的儒学创始人,"完人"称号当之无愧. 王阳明 ...

  • 王阳明凭什么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完人”? | 探索网

    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完人的不过两人,一是万世师表的孔子,二是创办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完人曾国藩.孔子不必说,作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至今的儒学创始人,"完人"称号当之无愧. 王阳明 ...

  • 一代圣人王阳明,书法原来这么好,不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一个人的书法水平,是有两个方面决定的,这两个方面不仅适用于书法,还同样适用于其他的艺术领域. 一方面是书法的技法完备程度,只有在技法上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你的书法才算入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格修养和 ...

  • 王阳明,千古第一完人

    五百年来,唯一做到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之圣人! 01 1905年,日俄战争.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用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全歼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成为闻名全日本的战争英雄. 因作战有功,天皇召他回日 ...

  • 这草书有灵气!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若耶...

    这草书有灵气!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若耶溪送友诗稿>,笔意清新,瘦劲坚挺,随意为之而无飘浮之嫌. @李汀婉 @头条国风

  •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你可知道他到底有多牛

    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 他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 1 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王云出 ...